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京津冀晋蒙是我国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晋蒙经济增长速度总体都加快,但是服务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和梯度差。充分认识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非均衡性和梯度差,遵循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积极有效地促进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晋蒙 服务业 区域经济 协作与发展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京津冀晋蒙是我国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晋蒙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据此,本文仅就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与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一、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基本特征

1 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京津冀晋蒙GDP占全国的比重为13.97%,其中,第一产业占全国比重为11.11%,第二产业占全国比重为16.3%,第三产业占全国比重为16.91%。从京津冀晋蒙各省市情况分析(见表一),201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3,323.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30.5亿元,增长9.1%。

2010年天津市生产总值(GDP)完成9,10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4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837.57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4,121.78亿元,增长14.2%。

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20,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5.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6,928.6亿元,增长13.1%。

2010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9,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4亿元,增长9.1%。

2010年内蒙实现生产总值11,655亿元,首次超过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38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365.7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4,187.83亿元,增长12.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京津冀晋蒙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服务业在全国的比重较大,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接近17%,当然这主要是北京与天津服务业贡献度较大。

第二,京津冀晋蒙省市中京冀蒙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晋津也有望在2011年突破万亿元。

第三,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万亿元,其总量远远超过其它省市总量。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北京的39.8%,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北京的67%,山西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北京的32.55%,内蒙第三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北京的40.53%。由此可见,北京在京津冀晋蒙服务业方面领头羊的地位十分明确。

第四,京津冀晋蒙省市中,津冀晋蒙第二产业增加值依然具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冀晋蒙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均在5,000亿元以上,其中冀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在万亿以上。

2 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

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静态指标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另一个是动态指标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的是服务业发展的快慢。

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析,近年来,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增长速度总体都加快,但是服务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以服务业占GDP比重为例,2010年,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5%,明显高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北京,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1.4%、9.5%和1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29.1:69.6变化为2010年的0.9:24,1:75。天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5.3%略高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然而,河北、山西和内蒙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4.3%、37%和35.9%。

从服务业增长率分析,2010年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增长率表现为“两低”特点(见表二):即服务业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服务业增长率低于第二产业增长率,但是与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长率相比一些省市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例如2010年天津服务业增长率14.2%,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河北省服务业增长率13.1%,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内蒙服务业增长率为12.1%,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内蒙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87.8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9%,比全国平均增速快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14位,比2005年前移5位。内蒙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5:52.5:38调整为9.5:54.6:35.9。“十一五”期间,内蒙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快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二、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梯度差

近年来,京津冀晋蒙服务业整体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区位不同以及发展阶段的差异,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在发展上出现明显的梯度差。我们按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水平或发达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层次:服务经济型、后工业化型、发展中工业化型和欠发达工业化型。

1 服务经济型。服务经济型是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第一层次,代表了中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北京服务业属于第一层次,即服务经济型。北京服务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和重点城市服务业(比重一般在60%-80%)的标准。目前北京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北京经济的主导经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服务业高度集聚区,其服务业的发展和变化基本反应了我国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变化规律。

“十一五”期间,北京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2010年,服务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十五”末翻了一番还多;占经济总量比重为75%,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北京已逐步建立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发展格局。

2 后工业化型。后工业化型是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第第二层次。后工业化型其特点:地区经济较发达,目前正处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阶段,但2015年后基本能够确定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天津市属于第二层次。目前天津正处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天津制造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開发開放,一些制造业大项目相继投产,使制造业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天津近10年服务业也发展很快,投资新建了一大批服务业项目,服务业年平均增长13.2%。按照天津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4%,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

3 发展中工业化型。发展中工业化型或者称中期工业化型是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第三层次,目前这一地区服务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2015年后则很可能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格局。河北省属于发展中工业化型。河北省正处于发展中工业化型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增长的依赖性较强,结构调整侧重于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升级。“十一五”以来,河北省服务业年均增长达到12.7%。2009年,河北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932.8亿元,居全国第七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9%,就业人员比重达到28.8%。服务业

4 欠发达工业化型。欠发达工业化型是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第四层次。欠发达工业化型其特点是,工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城市化进程较慢,服务业发展起来还有较长时间。这一地区当工业还不发达时,服务业比重表现为相对较高,但工业进入发展时期服务业比重開始下降。内蒙和山西服务业属于这一类型。内蒙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内蒙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03年以前,内蒙工业发展还很落后,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内蒙1998-2003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3年时达到了41.9%,但2005年后这一比重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以后,内蒙工业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重化工业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增长明显慢于第二产业增长。

山西省服务业比重变化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期。2001年以前为第一时期,为服务业比重较快上升期。该时期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85年的25.9%上升到了2001年的44.5%,上升了18.6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2个百分点。以2001年为分水岭,山西服务业比重開始迅速下跌,从2001年最高点44.5%下降到了2006年的36.4%,下降了81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6个百分点。2010年,山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8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900美元。山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56.8%和37.0%。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非均衡性和梯度差,然而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梯度差为这一区域服务业协作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当在充分认识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非均衡性和梯度差基础上,遵循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有效地促进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与发展。

三、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协作与发展的建议

1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们不再单从城市看城市,而是从城市地区或者更大的区域综合发展来看城市。如果区域的优势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不利于城市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区域的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大城市圈为核心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并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来看,国际上空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日本三大城市群(大东京区、坂神区、名古屋区)的GDP占全日本的份额则达到70%,因此,加速推进京津冀晋蒙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2 京津冀晋蒙服务业一体化是多层次的主体

京津冀晋蒙地区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京津冀晋蒙服务业的发展要更多地发挥主体的作用。推动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由核心层向终极层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认为,京津是京津冀晋蒙一体化的核心层次。京津在推动京津冀晋蒙服务业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北京和天津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地区。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全国的2.83倍。京津不仅作为京津冀区域的核心城市,而且也是京津冀晋蒙的核心城市。京津拥有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可以为周边区域城市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支撑。

京津冀的一体化是京津冀晋蒙一体化第二层次,也是中间层次。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龙头”之一,京津冀一体化已经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已制定出台了《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京津冀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的障碍。京津冀地区没有形成有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和长三角、珠三角的联动发展比起来,区域联合与发展的差距很大。

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晋蒙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认为,目前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或者叫初期和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理论与实践都不成熟,但是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具有很大现实合作与发展的空间。

3 加强京津冀晋蒙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区域协调的机构

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是京津冀晋蒙区域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的机构。例如长三角,它有市长联席会议,整个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会对共同的问题进行协调。同时,长三角理论与学术研究已近走在实践的前列,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珠三角也有类似的研究机制。我们建议,为了促进京津冀晋蒙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京津冀晋蒙定期召開协商制度,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尽快建立京津冀晋蒙省市长高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议定合作重大事项,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地区政策和措施;联合设立协调机构,落实省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因此,京津冀晋蒙区域必须有一个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服务业专项规划,构建区域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共同构建服务业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壁垒,扩大相互開放,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服务业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服务产业的合理分工。

4 津冀晋蒙应在服务业领域选择易于突破的领域開展合作

京津冀晋蒙的协作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件长期任务,鉴于各省市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现实的发展任务会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目前京津冀晋蒙应在服务业领域选择易于突破的领域開展合作。例如,一些服务业基础项目,如机场问题、有轨快速交通问题、港口问题,都不是一个城市能独立解决的,通过区域解决,只有区域协作才能完成。再例如,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问题,天津作为港口城市,是天津服务业的一大优势,但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一个现代化的、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需要周边更多的城市给予支持。北京现在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北京没有港口,在国际航运就是一个短板,北京就应当跟天津合作。同时,天津应当在空港与北京合作,缓解北京机场压力,弥补天津机场的不足。

总而言之,京津冀晋蒙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京津冀晋蒙联合開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服务业交通设施建设,联合開展区域旅游、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内行业及企业间的经贸服务、技术服务,将成为京津冀晋蒙协作与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