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情境中感受语文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情境中感受语文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体验源于情境,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具有创设情境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极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文章的情”创设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使课堂教学呈现张弛结合、起伏跌宕、意趣盎然的生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感受语文之美

关键词:阅读;生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70-01

一、 创设阅读情境,感受语言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阅

这门技能,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朗读是维系作品和读者感情共鸣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让学生融情于文的体验途径。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一个“读”字。叶圣陶先生在他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到“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例如,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体会诗歌不同意境。散文亦如此。散文语言流畅、优美,通过朗读散文能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所在。

其次,如果在课堂上只局限于课本,那么学生的视野将受到限制,思维受到禁锢。只有把学生从教材这个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添加新元素,学生的潜能才会激发,始终处于积极地思考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设定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由课本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阅读创新的能力,促使他们在课外开展研究性阅读。布鲁纳提醒我们,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阅读情境创设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向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现实之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情,让死板的课文、狭隘的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带来的情,把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情感融合起来,这也是情境创设比较巧妙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在课堂上虚拟特定的生活情景,设法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现场“经历”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内化为综合的语文素养。用形象来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有些作品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学生不易掌握,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便可以举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在虚拟的“真实”中借助再现情节来体验语文中的现实。在《孔雀东南飞》中有几幕精彩的情节,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将这几幕改编成对话式的话剧,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的精彩表演将鲜活可感的人物呈现在同学面前:善良美丽、坚贞、外柔内刚的刘兰芝;对兰芝一往情深却软弱怯懦的焦仲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焦母等等。这是对古代生活的现实演绎。

国外语文非常重视知识的运用。凡是重要的作业,都尽可能设计成各种生活情景,很少安排单项的听、说、读、写作业,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进行语文实践。这样的作业设计,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使学生真正在作业中有所得。将语文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地掌握语文的精髓。

三、创设问题情境.感受探索之美

情境教学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不同于以往被动地听老师讲解,主要依靠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对问题的领悟。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触发他们弄清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诱发他们探究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陈情表》,司马氏集团灭蜀后,李密作为西蜀名贤被征召,他顿时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于是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结果“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不但原谅了他,而且“赐奴脾二人,使郡县供养祖母奉膳。”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一张小小的“表”能使李密摆脱生死攸关的险境?请联系课文说明理由。这一问题涉及对文章历史背景和作者身世的把握,需要了解全文围绕“情”、“孝”展开的写作思路,细细品味文章“悲恸动人”的语言,还要设身处地地想象李密和晋武帝的心理,这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这就是一个统领全文的“纲”。课堂上学生沉浸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去探究,课外更是积极地查找资料,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文学的熏陶,吸取了语用经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喜欢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阅读情境、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地创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