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磨课过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磨课过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一节的磨课过程,逐步确立了“情境为载体、问题为线索、探究为手段”的教学思路,解决了原设计中情境创设与教学过程“两张皮”的问题,在教学情境功能价值的挖掘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化学教学;公开课;磨课;教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公开课是我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研讨形式,但笔者在组织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会后,对会上―节公开课的反思却没有就此终止,而是经历了一次不平常的磨课过程。

1 事情的起因

2010年3月,笔者在市内某中学组织召开了一次教学研讨会,在会上孩校一名青年教师执教一节题为“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的公开课。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先引用某影视剧中的一段“战争中氯气泄放事件”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引出课题,然后围绕氯气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展开教学,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总结。课堂中不乏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着很好的体现。但笔者认为:用影视片段引课的做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影视作品大都具有虚构成分’其可信度往往令人质疑,学生对其中的毒气事件不能严肃对待,大大削弱了情境素材的价值。笔者建议,换用现实生活中的氯气泄漏事件(如2005年京沪高速公路徐州段氯气泄漏事件),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以给学生造成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思想震撼。

2 磨课的过程

2.1专家点拨――指明改进方向

2010年4月,笔者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会议期间,潘鸿章教授谈到:要注意解决情境创设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观念的建构。潘教授的话让笔者顿时感觉眼前一亮:此前不久的那节公开课,不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吗?情境创设与教学过程脱节,课始的教学情境只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而后却偃旗息鼓,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得不到持续的调动。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改进的目标自然变得明晰,笔者感到莫名的兴奋……

2.2观点引领――诱发磨课过程

青岛会议归来之后,经过几番冥思苦想,事情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笔者开始失去了当时的兴致,对课例的进一步研究就此搁浅了。2010年10月,笔者看到了一篇名为“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的文章Ⅲ,文中关于磨课的观点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对那节公开课例的真正磨砺加工才算正式拉开了序幕。笔者对教材内容又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开始动手执笔改进教学设计。为了增强引入的效果,笔者将“2005年京沪高速公路徐州段氯气泄漏事件”素材更换为“2010年7月四川广元游泳池氯气泄漏事件”新闻视频。以此引入新课后,笔者又设计了“事故中泄漏的物质是什么?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何危害?如何处理泄漏气体?”等一系列问题,试图建立情境素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继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在后续的磨课过程中,笔者又进一步突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尤其对于“氯气与水反应的性质”这一部分,让学生在科学预测、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但淄博六中的孟静老师认为:这些导引问题仍浮在表层,并未真正起到联系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作用,还是有撇开情境素材另起炉灶之嫌。虽然笔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怎样设计才能紧扣情境素材与教学内容,不使其呈现“两张皮”的形式,却始终困扰着笔者,很长时间也没能拿出更好的方案。笔者在倦怠之余打算退而求其次,于是将这一设计思路定位为“基于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想以此作为磨课的成果。笔者一度陷入了苦恼之中……

2.3课例启迪――激发灵感火花

正当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课设计的奇思妙想令笔者眼界大开:假牙病例贯穿始终,在课堂上生动“再现”了医生看病的全过程,不难想象,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求知欲望和思维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会是何等之高。对于“氯”这一节,还有没有可能从情境素材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贯通课堂始终,使其同样也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呢?笔者心中再次燃起希望之火。笔者将新闻视频又看了多遍,对其中与氯气有关的信息(如有毒、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将氯气罐压入水中等)进行了认真记录和反复揣摩。这些信息虽然能够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但要提出贯穿全局的有价值的问题是谈何容易啊!就在笔者几近放弃的时候,“指挥人员调集五百斤烧碱与其中和”的信息让笔者头脑中灵光一闪:氯气不是酸却用烧碱中和,这一点不正是可以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理想问题吗?但它仅能与“氯气与水的反应”这一教学内容建立联系,其他内容用什么问题作为纽带呢?经过一番分析和思考后,笔者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造成泄漏的氯气罐上,是不是可以在这上面作作文章呢……于是,一个个问题逐渐在笔者的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氯气罐中的氯是不是以气态形式存在?氯气罐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氯气不是酸,为什么新闻中说消防人员用烧碱与其中和?氯气罐投入水中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观看新闻视频后抛出这一系列问题,足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欲求通而未得”心理困境,大大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且可以打通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从而自然实现新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解决情境创设与教学过程“两张皮”的问题。

笔者将这一创意及时捕捉下来,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最终形成了下面这个“情境为载体、问题为线索、探究为手段”的设计方案。

3 磨课的结果――一个尚待评鉴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入]播放2010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一则新闻视频:昨天下午6点左右,四川广元市的一家游泳馆的员工在清洗游泳池淤泥的时候不慎发生了氯气泄漏……为尽快控制险情,消防官兵身着防护服,深入泄漏区域,一边用高压水枪稀释有毒气体,一边强行将氯气罐压在水中。指挥人员紧急商量应急对策,决定调集500多斤烧碱与其中和……

提出问题,明确任务

[设问]事故中泄漏的物质是什么?看了上面这则新闻,你对它了解多少?

[学生]描述从新闻视频中提取到的有关氯气的信息。

[设问]氯气罐(投影展示氯气罐图片)中的氯以什么状态存在?氯气罐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氯气不是酸,为什么新闻中说消防人员用烧碱与其中和?氯气罐投入水中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合作,释疑破难

[问题导引]氯气罐中的氯以什么状态存在?

[投影]播放氯气液化(利用干冰使氯气液化)实验视频。

[点拨]氯气在低温或加压时可以变成液态,氯气

罐的工作压力在10个大气压以上。

[学生]作出分析判断:氯气在罐内以液态形式存在。

[展示]盛有氯气的集气瓶。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点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提示学生闻有毒气体的正确方法。

[问题导引]氯气罐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大多答是铁制成的)

[指导学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请根据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推测氯气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学生]分析得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会跟金属、非金属、水、碱、其他还原性物质等发生反应。

[设问]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氯气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那么氯气还能储存在铁罐中吗?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氯气与小钠块、与细铁丝分别在常温、加热条件下作用的实验。

[学生]回答相关实验现象。

[点拨指导]点评学生的回答,明确氯气的强氧化性,指出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还与条件有关。氯气能否储存在钢瓶中呢?

[学生]常温下,氯气不与铁反应,因此,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投影液氯钢瓶的相关资料)。

[设问]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推测,氯气还可能与非金属反应,它会和哪些非金属发生反应呢(学生答氢气、磷、硫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回答现象,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通过刚才的几个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对燃烧条件及本质的认识(教师进行点评)。

[问题导引]我们再回到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投影工作人员将液氯钢瓶压在水中的图片):氯气不是酸,为什么新闻中提到消防人员用烧碱与其“中和”?氯气罐投入水中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设问]氯气是不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了反应,又真的有酸性物质生成吗?怎样来证实?(引导学生观察本组实验用品中的氯水的颜色)

[学生]通过检验氯水中是否含有氯气和水之外的物质来证明是否反应,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红,就可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分组实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除含氯分子和水分子外,还含有H+Cr-,也就是说氯气溶于水后确实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物中含有盐酸。发现新问题:氯水中含有能使石蕊褪色的漂白性物质。

[小组合作]讨论梳理氯水褪色的几种可能性,并设计探究方案。

[展示点评]各学习小组展示本组制定的探究方案,教师进行点评,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

[投影]探究方案

[演示]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布条的集气瓶A和盛有湿润红布条的集气瓶B。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由此得出结论: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点拨引导]氯气与水反应生成TCt/~物质呢?(生:盐酸)盐酸有漂白性吗?(生:没有),那么,具有漂白性物质又是什么呢?经过科学研究,我们得知它是另一种生成物,叫做次氯酸(板书其化学式),它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具有漂白性,同时也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作用。

[设问]现在同学们能够理解新闻视频中提到的“与其中和”的含义了吗?(生:中和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

[学生]尝试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化合价变化)。

[演示]展示一瓶久置的氯水,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两滴石蕊试液,并振荡。

[引导]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久置氯水为无色,加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振荡后不褪色)这说明了什么?(生:其中不含次氯酸)那么,次氯酸到哪里去了?(生:被还原了或者分解了)

[投影]次氯酸的分解实验视频。

[学生]总结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知识拓展,迁移应用

[设问]假如你在氯气泄漏的事故现场,你会教给周围的群众怎样的逃生措施?

[学生]用湿毛巾(有条件可用肥皂水或纯碱溶液浸湿)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现场或尽量往高处躲避(教师点拨: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反思评价,小结提升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弥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学生]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问]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学生]提出尚存在的疑问或困惑。

[引导]引导学生课下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小结]本节课研究氯气的思路是: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一迁移应用,这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4 反思与体会

4.1课堂在磨砺中升华

在此磨课过程中,课例经历了从粗糙到精细、从平凡到升华的过程,从最初的构思到基于“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再到最后确立“情境为载体、问题为线索、探究为手段”的教学思路,解决了情境创设与教学过程“两张皮”的问题,使情境素材不仅在引课时发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且由此引出的问题贯穿始终,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通过这一磨课过程,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上课并不是教学设计的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不仅要倡导课前磨课,而且有必要关注课后磨课,因为它可以实现教学设计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层次跨跃,促进教学反思的深入化和具体化,从而对其后的教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4.2专业在学习中发展

磨课的过程同时成为笔者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为了磨砺这节课,笔者翻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刊物,它们成为直接激发笔者磨课热情和创作灵感的源泉。在磨课、写作的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莫大快乐,同时切身感受到专业书刊在“探索化学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缪徐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J].化学教学,2010,(2):4~7.

[2]李胜荣,荆峰,“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探析[J].化学教学,2010,(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