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柳冠中:系统论指导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知识社会的一些特征
社会通讯的畅通以及节奏的加快,是导致知识社会到来的原因。以前的社会也有知识创新,但是消化知识的能力远没有今天这么快,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没有今天这么畅通,所以以前的整个社会形态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相对缓慢的形态。实物生产正是在这种比较缓慢的社会中获得快速发展的,这种实物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流通,对于新知识的消化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加强,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很快就会在全球获得应用。
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人们如果想促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新知识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知识必须是以前没有过的,重复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理解下,我们来探讨―下实物经济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差异。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知识经济是从实物经济演化而来的,实物经济中必然含有一些知识经济的特征,但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不明显,不占据主要地位,而知识经济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实物经济而存在,只是知识经济相对于实物经济而言,显出其独有的一些特点。
我们将从知识产品的类别、知识生产的设备、知识生产的原料、知识生产的规模以及知识生产的主体五个方面来探讨知识社会的特征。
1、知识产品的类别
知识生产与实物生产有很大的差异,知识类型的产品应该分为三种,第一种融入了很多知识,但产品还有一个物质的外壳,如各种精密仪器;第二种,很多知识产品就是最终的消费品,如各种游戏软件。第三种知识是观念知识与管理知识,虽然这种知识也可以用各种载体进行记载与传播,但是这种知识关注的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用一个饭店作为例子,这种类型的知识不是关于盘子的,也不仅仅是关于人的,而是如何协调人与盘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协调盘子与碗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小看这种知识,这种知识实际上操控着整个过程的运作。化腐朽为神奇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手段的更新。
2、知识生产的设备
第一种知识产品与传统的实物产品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第二、第三种知识产品与实物产品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了,无论传统实物生产的投资,还是知识产品生产的投资,都要花很多的资金放在设备上。但是设备所承载的价值是不同的,以前设备的价值更多地体现的是设备本身的材料价值,无论什么厂家生产同样的产品,都要耗费同样的材料与能源;而进行知识生产的设备也很贵,但是这些设备更多地体现的是知识的价值,其材料本身可能价值并不高,但是如果没有关于这些设备的知识储备,则不可能生产出同等功能、质量的设备。一旦这种知识泄露出去,很多厂商就可以以很廉价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
3、知识生产的原料
实物产品生产每一件东西都要消耗同样多的物质和能源,而知识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这些物质与能源的使用效益,这种知识产品的生产对资源保护是十分有利的。在同等资源的情况下,采用新的知识产品可以造出更高效益的产品。知识产品在开发成功前,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开发成功之后,其复制生产的成本几乎为零。
4、知识生产的规模
进行实物生产的都是操作工人,只要增加工人数量、投入新的设备、增加劳动时间就可以无限制的生产实物产品。进行知识生产的都是知识阶层,一件知识产品的生产,不是投入更多的人、更多的设备就能完成的,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投入过多的人力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知识产品的生产。
对于生产实物的设备可以进行破坏性地使用,但是对人来讲,不可能对人脑进行破坏性使用,人脑在过度的压力下往往不能有效产出。脑力劳动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确定一件知识产品什么时候能完成,知识产品的投资是一件风险很大的投资。
5、知识生产的主体
在实物生产时代,资金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投入了资金,就可以扩大生产,就可以占领市场,就可获得利润。在知识社会则不同,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是知识生产的主体和关键要素。一般而言,这些人应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能力,有适合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够相互协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实物经济时代,生产的主体是机器设备,工人仅仅是操作者,产品的生产需要机器设备的大规模协同工作,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是刚性,一旦协调好就很少出什么问题。但是,在知识生产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替代了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动的关系,所以如何协调好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实物生产需要机器、设备、生产人员在时间、空间上的一致,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而知识生产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开始阶段的研发,知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件消耗很低的工作。由于知识生产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所有的知识生产者并不一定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工作,所以很多从事知识生产的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知识生产者自由上下班,只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目标。
二、传统人才与新人才的比较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人才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张屹教授在2001年第11期《全球教育展望》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一文中对传统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对于其图表中的一些内容,有一些是赞同的,有一些是不赞同的。根据这张图表,我们对于传统人才与新人才进行了以下的对比,其中有一些是直接引用了上面的图表,有一些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加以补充:
知识型、技巧型的人才是适合于工业社会的大机械工业生产的,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枚螺丝钉。社会要求这枚螺丝钉在为它设定的范围内工作。如果,这枚螺丝钉不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正常工作或在自己的工位范围之外也工作,将会给整个社会大机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当时的工业社会是在牛顿的静态力学体系下建构的,把这些不老实的螺丝钉看成是负面因素,是要清除的。基于此,整个社会就要求培养知识型、技巧性的人才,要求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在工业时代,知识过时的速度远没有今天这么快,学校传授的知识都是以前经验的总结。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尽可能好地学会这些知识,而不用思考这些知识是怎样来的。因为学习是获得已有知识最有效率的方式,远比自己摸索获得节省成本。所以学校传授的是经典的、长久的知识,只重视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不大重视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既然学校教授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当然可以采用工业化的手段生产人才,而灌输就成为十分高效的手段,可以面对大量的人群进行一次性教育。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技术的累积性发展,造成了今天的社会,知识获得渠道十分畅通,实物生产的主导地位让位于知识生产。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使得一些问题超出了传统的学科范围,仅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可能单独完成问题的解决。这种情况下,知识的获得再也不是把这种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使之能够完成工业化的生产,而是要应用以前已有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上。但是,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可能对于新问题做出回答。于是,创造出新的知识以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必需要做的事情。这种新的知识在形态上与传统的知识形态不一样。这种新的知识形态不是从外部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机械地添加”,结果产生“一个笨拙不堪、负重前行的知识怪物”,而是对于知识形态进行“内部的重新构建”,使之适应新的条件。针对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大规模灌输的方式显然就不合适了,必须是根据对问题的判断,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一个团队。老师并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因为老师也不可能知道答案。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启发与诱导这些学生产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只是有相对合理的。
毋庸置疑,知识结构创新将在知识的学习、应用与创新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讨论―下知识结构创新的含义。
三、知识结构创新的含义
知识创新主要包括知识系统中知识要素和知识结构的创新。知识要素是指分别针对解决特定问题所需的陈述性(如概念、定义、原理等)知识与程序性(如操作过程等)知识。“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构成状况,其中包括各种知识间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功能。由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的不同,人们形成的知识结构总是形态各异的。”
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越来越大,现代社会不可能出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人们又必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于社会是变动不拘的,那么人们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处于―种静态的平衡、静态的稳定性,而必须是动态的平衡、动态的稳定,是一种不断地打破、重建的过程,那么必须调整知识结构。因为一个人所有知识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在其中,孤立、破碎的知识单元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单元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意义,知识单元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识结构,而特定的知识结构能够实现特定的知识功能,解决特定的问题,从而具有现实意义。知识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都是通过知识结构体现出来的,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某种知识单一地起作用。
知识结构决定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一定的知识结构所能容纳的知识存量是有限的,所具备的潜在功能也是有限的,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就需要重组知识单元,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具有解决问题的功能。结构的创新是一种方向性的创新,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没有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要素也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以专业为例,对于专业结构的了解也是专业知识的一部分,知识结构与知识单元在任何一个层次都是水融的,不存在没有结构的知识。今天之所以再次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是因为以前社会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进一步造成的知识的细化,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了,需要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目前的知识结构。没有昨天的社会分工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发展,但是如果还要使用以前的社会分工,则不会有未来的社会发展。社会的结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结构性的变化可能带来全行业的萧条,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失业。一个人在这种被淘汰的行业中,知识再丰富,水平再高,也不可能避免失业,因为社会不需要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人们必须经常地了解社会的发展,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四、系统论指导下的知识结构创新
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是要有的放矢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个“的”是很难确定的。系统论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思路与方法。系统论是以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方法作为其特征。
系统一词,人们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只有在工业和信息社会,人们才开始觉察到它具有新的不可忽视的意义和特性。系统论中有几个核心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在这其中,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素通过形成结构达成一定的系统功能,正是依托这种结构的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也正是这些要素组成了一定的结构,实现了一定的功能,才可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区别,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性,此系统才有可能有与其他系统相组合形成新的系统。中国的系统论学者把很多新的理论(如突变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分形论等等)统合在系统论中。我们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下如何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以达到知识创新。
1、整体优化
关于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一个是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功能的表现,也是系统的立身之本;另一个是系统优化,系统优化则是系统更好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
a、目的性:
“目的系统则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为系统的复杂的反馈机制的建立,结果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环境向系统进行不同的输入时,系统能够通过自己的反馈调节机制去应付不同的环境影响,表现出自主性、自稳定、自协调,从而产生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输出,使系统仍然保持不变的发展方向性。”
这种系统的目的性告诉我们,一个特定的知识系统是指向一个大致的方向的,那么一个人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充分考虑到自己成才方向和事业目标要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紧密相连。虽然说完全认识自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但是还要有一定的认识。因为一旦对自己定位之后,自己的知识系统就有呈现出一定目的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知识系统所进行的构建与吸纳的知识要素都会围绕着目标进行。由于人的时间、精力的有限性,目标具有过滤器的作用,与目标不一致的就会被忽略,而与目标相一致的,就会被重视。
另外,一个人的观念对于知识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转化为―种目标,这样就会长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与要求,就可以长期的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
与活力。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大系统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和整体优化,而不仅仅是部分最优,强调从整体观察部分,而且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的总和,而是有机组合体,使得系统总体的能力大于各部分之和。“优化是系统演化的进步方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
一个人的各种知识也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也有一个结
构,如今的社会不是看你在某―方面又多么高深的学问,而是看一 个人具体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那么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实现的功
能也是这样。著名的短板理论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同样的,一个
人如果在知识系统上,有一个方面有很大的缺失,使得其他方面的
知识难以得到发挥,这样会导致知识系统的失灵。那么如果有某一
个知识的子系统很突出,是不是一件好事呢?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这个^为了保持这种优势
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这在无形中就挤占了其它的知
识子系统的更新,也将会对整个知识结构没有好的影响,进而影响
了整个知识系统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是
学机械的,但是英语成绩很优秀,这个人为了使得这种语言优势长 期保持下去,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荒废了专业,这就是一个知 识发展畸形的例子。
随着人的成长,社会的变化,必然有一些知识要被淘汰,而有 一些新知识进入到新的知识结构中来,新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容 纳新知识的能力。要调整知识结构,注意各个知识子系统之间的
比例、重要性,使得各种知识子系统能够进退有度、相互作用、彼 此协调,从而发挥出整体的优势,而不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差距而 望洋兴叹。
2、混沌的边缘:注意学科交叉
“混沌的边缘,是一个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无真正静止在某一个状态中,但也没有动荡至解体的那个地方。混沌的边缘就是生命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是自己名副其实为生命的那个地方。……这便是复杂系统能够自发地调整和存活的地带。”
在经典力学中,机械决定论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因一果,各个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而系统的复杂性告诉我们,正是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的自组织性,才为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学科间的交叉,学科间的边缘地带将是创新的重要领域,学科间进行划分,是为了人们认识的方便,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真正的事物是复杂地存在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做研究,进行创新,不应该过于重视学科间的界限,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更多的应该具有大学科的观念,敢于进行跨学科研究,敢于进行学科交叉。学科的名称仅仅是―种名相。有句话说:玫瑰不因为它叫玫瑰而香,也不因为它不叫玫瑰而不香。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对于原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原有学科的活力。
3、协同学:注意与别人合作
如果把哈肯在协同学中讲到的序参量借用到知识生产中,知识生产中的“序参量”就是指生产者在一起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各个生产者,但是一旦形成后,有支配着每个知识生产者。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不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整个团队,整个组织的生产能力、效率与质量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所以,在知识生产者的知识结构中这方面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仅不是没用的,而是对整个团队很有影响的。如果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将会极大地限制知识生产者的能力发挥,进而还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能力。
在知识生产的团队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一个组织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个体间的差异构成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而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则为竞争提供了条件,同时竞争也是保持系统活力的重要原因。合作则是系统的基本要求,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则整个系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更遑论综合作用。所以一个系统内不可能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也不可能只有合作没有竞争。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拥有与人共事的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现在的知识生产远非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
4、超循环:老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发展,进入自我循环,自我更新
超循环是指包含有催化反应的循环,即在整个循环中,有产物对整个循环起催化作用。人们的知识也是一样,不能安于把各种知识按照已有的结构进行组合,其实很多新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自我更新、自我循环的作用。比如一个人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比较好,专业知识也比较扎实,而且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那么在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超循环,专业知识比较扎实,而且又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必然会参考大量外文文献,以吸取先进的学术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大量的外文文献的阅读,进一步提高了外文水平。由于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学习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如此一来就进入了下一个循环。
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的调整中,要有意识地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超循环的形成,这样可以很快地提高效率,同时对于已有的知识也能更加合理地应用,这种超循环结构极大程度上继承和吸收了已有的知识,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知识结构,可以使得以前投入的精力、时间、金钱在新的知识结构中继续起作用,达到一种累加投资的结果。
5、突变论:抓取关键点
托姆的突变论认为,“原因连续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这种理论在方法论上对我们的启示是,知识结构的相对稳定发展也有可能导致十分杰出的贡献。想获得十分突出的成果不一定就得尽快地、大量地引进新的知识,而对于原有知识结构的发展,也有可能导致全新的知识结构,导致突破性的进展。这在科学史上也不乏其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就是其中之一,弗莱明长期从事实验,并不一定引进了当时十分先进的科学观念,十分先进的实验手段,而只是在长期的探索中,偶然间发现青霉素,而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调整之后方可以支持其获得巨大的成功。类似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这种思想对我们还有另外的一种提示,就是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对于知识结构中演化出的新知识、新动向保持敏锐感,能够对于新知识抓住不放,以此为切入点,从而获得突破性进展。
6、外部与内部(开放性):密切注意社会发展趋势,注意了解
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
系统的存在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没有环境的存在,系统不可能与其它的系统相互作用,从而丧失自己的功能,导致没有存在的价值而不存在。系统的开放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个人的知识结构需要相应内部的变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必须与环境有物质、能源、信息的交流,才能保证自己不进入一种死寂状态。系统的开放不仅仅指对系统的开放,同时也指对内部的开放。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是如此,个人知识结构的演化必定具有时代性,任何人都不可能超出时代的限制进行思考。如果落后于时代,会被时代淘汰掉,如果想超越时代进行思考,那就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作为社会整个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其中,方能生存、方能发展。这种融入的过程,就要求这个人的知识结构对内也是开放的,不是被动地以过时的知识结构去勉强地适应外部的变化,而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去适应外部变化。如果要主动适应外部的变化,就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个显性的存在,对于趋势的把握要从社会出现的若干现象上去把握,所以一个人要有相对宽泛的知识范围,能够敏锐地从看似不相关的信息中捕捉到趋势,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六、小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系统的平衡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知识结构也是一样,只有让知识结构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中,才能保证具有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以变应变,以变生变,变才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超以象外,得其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