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花一叶藏世界,一字一言蕴真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歌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审美属性,它比其他类型的文学形式更纯粹,更精微,更严谨,是语言的精华,赏析诗歌的过程本身就是赏析美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词句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认真琢磨,反复推敲,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
品析诗歌时,教师往往为考试故,将诗歌的赏析变为一个个知识点的罗列,人为剥离了语言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情感之美得不到充分的渗透,学生对诗歌便越学越怕。此点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任何时候,诗歌的语言与情感都是二者合一的,不可孤立起来做机械的分析,解决此矛盾最好的方法便是读。诗歌的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审美方式。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自现的不仅是“意”,还有“艺”。宋代词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三分诗,七分读”。只有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才能品味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才能感悟诗歌的美学形象与美学情感。优美的诗歌语言会在学生心中烙印下一个个的优美意境,会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品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会让学生体验到宁静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让学生体会到苍凉之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会让学生体会到冷峻之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会让学生体会到阳刚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让学生向往安步当车的田园生活,“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会让学生流连静谧清寒的月下世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批评家莱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只有让学生通过诵读,才能把握诗歌中蕴含的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赏析诗歌,除了对诗中意境的把握外,更要对诗中的情感进行揣摩,这会提升学生的精神审美品味,笔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时,从未淡化过对诗人情怀的品味,由此,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不同类型的、高境界的人情之美——在赏析《过零丁洋》时会被文天祥的一身正气所感染,在赏析《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会被辛弃疾的壮志难酬所触动,在《渔家傲》中会被范仲淹的独守边塞所震撼,更有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情怀,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我们在品读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诗句时,心田里自然撒播了做人的良种,激发了向上的激情,昂扬了奋斗的勇气。我们从诗词中所受到的感染和启迪,也往往是刻骨铭心的。学生口诵其诗,心念其人。在琅琅诵诗声中追忆古人前辈之风姿神采,其诗境固美绝,其人物更绰约,其人其诗日日在侧,美育之愿,何愁不成!
但对学生的美育若仅仅停留在让其发现美,认识美,那是远远不够的。人的审美能力到达一定层次后,便会有一股创造美的强烈意愿,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此时,老师要做的,便是要引导,有些学生即兴创造的东西往往闪烁着美的亮点,教师此时万万不可将之定性为恶作剧,或强力打压,或一笑而过,都不可取。笔者授“炼字”主题的一课时,提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字尤为精妙,教室内气氛便相当活跃,大约是感受到了王安石改字之认真严谨,学生纷纷模仿之,各出创意,有的说“春风又拂江南岸”体现春风之温柔,有的说“春风又遇江南岸”体现重逢之欣喜,有的说“春风又笑江南岸”,一个笑字,百媚俱生,也有人说“春风又去江南岸”,至于是到还是离开,却由读者自度……一时间教室内诗人无数,这是很好的现象,体现了学生对美这一事物的强烈创造欲。不论其创造的水平如何,至少,我们美育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