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施工图设计中的细节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施工图设计中的细节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施工图设计应注重细节,确保公共利益公众安全,达到规定的出图深度,并用流畅的图纸语言进行交流。

关键词:施工图、细节、设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ensure the public interests, public safety, to reach the specified drawing depth, and with a smooth drawing languag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tail design

中图分类号: P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不断深化开展,在有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日常的检查、培训和指导下,白山市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一些细节上仍存在着有待提高的空间,整理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方面

1、有关无障碍设计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残疾人要求平等公正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愿望愈发强烈,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各有关机构也有义务提供这样的生活空间,进一步细化建筑物无障碍化是每一个建筑工程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人文关怀。

白山市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已开始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工作,但只是概念上的粗略做法,未达到应有的设计深度。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应充分考虑乘轮椅者、拄拐杖者、拄盲杖者、视弱者及智障者通行安全及使用方便,垂直交通中不仅是设置电梯或坡道,对楼梯也有特殊的要求,楼梯的踏面和踢面应采用不同颜色或材质的面层材料,梯段临空侧应设置安全挡台,踏面前缘不应突出踢面,距踏步起点与终点30cm应设提示盲道。应设置不同高度的扶手,扶手拐角处应采用圆角。目前存在电梯至建筑物入口处只设置台阶却无坡道的错误设计,使乘轮椅者无法自由通行。在有高差处进行无障碍设计有困难时,应采用升降平台的做法进行弥补,对于高差较大的应选用箱形升降平台。对于门及卫生间等处均应详细设计,不应只是概略说明或画一个示意图来体现无障碍设计。

2、有关防火设计问题

防火设计的问题主要存在底部商业服务网点处,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就不应按商业服务网点进行设计,而应按综合楼进行设计,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建筑专业应在建筑图中将相关设施画出,商业服务网点内的疏散楼梯应根据内部使用功能确定,但梯段最小净宽不宜小于1米。

室外楼梯2米范围内不应开设门窗洞口,规范中规定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隐含要求不应通过室外挑廊等改变疏散方向的条款要求,但实际工程中这一现象却大量存在,可参照相关避难层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该层挑廊处的相关门窗洞口应设置防火门窗。

防火分区不明确,特别是分别绘制平面图时这一问题往往被忽视,造成防火分区面积及疏散距离超标。

3、有关总平面设计问题

总平面设计目前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设计深度不够,甚至达不到确定位置的要求,无法正确指导施工,无法进行节能计算及与总平面相关的计算等。总平面图中应给出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及建筑红线的位置,总平面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应标注绝对标高或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不同高度的地坪应分别标注,室外散水标注四周转角处标高,构筑物标注有代表性的标高并用文字注明标高所指的位置,道路标注路面中心交点及变坡点的标高,挡土墙标注墙顶和墙趾标高,路堤、边坡标注坡顶和坡脚标高,排水沟标注沟顶和沟底标高,应标注拟建建筑物的±0.00处的标高及三个角的坐标。

4、有关设计说明的问题

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增加有关节能设计的部分,如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耗热量指标及主要部位围护结构材料做法、传热系数等,建议采用规范中规定节能计算中的表格形式详细列出。应增加对室内环境的说明,明确提出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的指标要求等。

二、结构方面

1、关于工程缝的设置问题

由于各种工程缝的设置在设计、施工及使用中存在较多困难,处理不好反而是故障多发点,因此在设计时应把握能不设缝尽量不设缝的原则,但必须是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之后方可不设各种工程缝,否则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关工程缝。相关规范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均有明确有效的多种做法,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相关做法,或参照规范要求按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的做法。

2、抗震设计

结构体系不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底部框架上砖房结构的房屋问题较为严重,存在两种结构体系并存的现象,底框部分未设相应的剪力墙,上部砖墙与底部框架梁或剪力墙未对齐或基本对齐等。

规范中规定采取加设构造柱等局部加强措施后,窗间墙可以小于1米,但不应过于偏小,根据构造柱与砖墙的构造要求此处墙垛不应小于0.85米。外墙尽端、转角及伸缩缝处的墙垛则不应小于1米。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对规范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如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地震时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等。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对于高层建筑中主楼和裙房不分缝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时,需仔细分析不同地基在地震作用下变形的差异及上部结构各部分地震反应差异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但要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抗震分析并采取加强延性的构造措施。对于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则要求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的设置应结合伸缩缝和沉降缝综合考虑,并符合防震缝的宽度要求。

结构体系应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抗震结构体系的首选条件是要求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且传力路线不间断,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但应防止薄弱层发生转移,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

结构构件应防止脆性破坏,采取改善变形能力的措施,砌体结构应设置圈梁、构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体增加延性。钢筋砼构件应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典破坏、砼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钢结构构件应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构件的连接应做到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构件的破坏。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的破坏。

应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400、HRB335级热轧钢筋。不主张使用冷处理钢筋,因为这类钢筋主要是靠牺牲钢筋的延性来提高强度,易发生脆性破坏。不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当条件限制必须代换时,应按照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并且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