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情促思,寓教于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情促思,寓教于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语文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数学、英语、历史等其它科目学习的坚实基础与保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初中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电化教育在加强素质教育、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效率;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语文素质的培养,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列宁讲:“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内心体验活动过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呢?现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崛起就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信息技术的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有机融合,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开拓思路,激发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利用电教手段,开掘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因素,以唤起学生丰富的积极情感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巧设情境,激感

“课的第一钟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之谈。运用电教手段,精心设置情景,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学生们置身于钱塘江大潮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因势利导,以境引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的课文,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我注意运用电教手段渲染气氛,用引感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教学如《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那古老的木桥、潺潺的溪水、绿荫中若隐若现的农家小院。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乡村的宁静美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三、情景交融,乐中求知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沁园春?雪》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竞赛,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研读: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即时在电脑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学习结果。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将感想发表在论坛,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交给教师链接到个人主页上。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同时完成课件中的五个训练题。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以情促思,寓教于乐

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如教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首先启发学生对冰封雪飘的冬景进行联想和描绘。进而以配乐的形式,富有激情地朗读了课文。目的是为学习课文创设美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她提出问题:1、老舍是北京人,他为什么喜欢“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吸引了老舍?2、老舍是怎样向我们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围绕着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很快地把握住了文中以山、水为主所描绘济南的“全景图”、“雪后图”和“水色图”三幅画图。然后她又接着启发他们:“三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一个什么意境?”学生讨论为:明丽、恬静、舒适、清新、美好。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要求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理位置互换,以第一人称方式,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三幅画面合为一大画面。通过借助联想和想象扩大画面。学生们情绪非常高涨,思维也活跃起来。济南的城、山、水被学生赋予更美妙的色彩,更深远的意境。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中学语文电化教育的困境与对策[Y].中学语文教学,2009(3):49.

[2]梁宏林.破解中学语文电化教育的对策建议[Y].语文教学研究,2010(2):15.

[3]陈达辉.新时期中学语文电化教育合理化研究[Y].中学语文,2011(2):17.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黄埠初中3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