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和支援方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和支援方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韩国在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根据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于1971年在农村开展了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新村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这场运动的发展,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间组织层层相扣、分工明确的新村运动支援组织体系。同时通过直接的物质支援、资金补助和融资支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生产技术支援、人才教育支援、农村工业化支援和农产品价格支援等多种方式对新村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支援,促进了韩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农村支援体系;农村支援方式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063-05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部门为了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原始的发展资本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但由于受到传统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和农业部门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农业部门的落后还尚未影响到工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前,农业部门为工业化的发展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很难得到补偿。这种现象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程度,重新开始关注农业发展之时,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所采取的支援政策比较容易找到道义和理论上的根据。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农业和农村支援政策时,利用什么样的支援体系和采取什么样的支援方式才能最有效地解决农村农业问题,这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反哺农村”的口号,明确了政府要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有效支援的政策。因此,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农业部门实施支援政策的问题上,研究和借鉴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政府对农业的支援政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从考察韩国新村运动开展的背景入手,深入探讨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支援方式

一、韩国新村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脱出来的韩国同许多其他备受侵略和战火蹂躏的亚洲国家一样,首先面临的是要恢复工农业生产,然后逐步实现工业化。韩国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业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朴正熙通过军事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才开始的,而新村运动是在十年后的70年代初展开的。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

首先,20世纪60年代,朴正熙政府实行的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开发政策使得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和生活环境差别拉大,农民有了改善生活环境和增加收入的强烈欲望,特别是农村年轻人已经不再安心于在茅草屋里和煤油灯下生活了。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此前的很长时期里,韩国城乡差别不大,农民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欲望不强烈。

其次,经过两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之后,韩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有了好转,政府有了支援农村建设的余力。1962年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3亿美元,而到了1972年已经达到了106亿美元。在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也曾想发展农村经济,并在经济开发五年计划中作了规划,但是,当时的政府没有富余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海外借款主要用于能迅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业部门,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只能放在外向型工业化这一方向上,其间制定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再次,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发是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为中心展开的,当时,世界经济正处于景气阶段,韩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进展得非常顺利。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韩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都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使得韩国的出口产业受到挫折,经济陷入了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济不景气这三种痛苦之中。出口受阻使得政府不得不对当时出口为主导的工业化政策作出调整,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只有把目光投向扩大内需上,因此,开展新村运动,扩大农村对水泥、钢筋、农业机械等工业品的需求就成了当时保持经济发展的最好出路。通过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刺激国内消费,以此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当时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军事领导层大部分出身于贫苦的农村,他们深知农村的贫穷落后状况,在革命成功后,他们内心里一直有让农村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欲望。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让他们感到开发农村、让农村摆脱贫穷的时机已到,因此掀起了这场新村运动。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韩国政府于1971年正式发动了以“勤勉、自助、协作”为口号,旨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新村运动”。并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的众多项目和工程给予大力支援,使韩国的农业和农村走上了一条发展的快车道,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二、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村运动,体现政府对新村建设的重视和支持,韩国政府于1972年3月7日颁布了第6104号总统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间组织的层层相扣、分工明确的新村运动支援组织体系(见图1)。在这个体系中,中央政府、地方自治团体和各村落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对新村开发和建设的任务。全国的各级公务员和主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参与到了对新村运动支援的行列。

在中央层面上,成立了一个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由内务部长担任委员长,经济企划院、内务部、财务部、农水产部、商工部、建设部、保健社会部、邮电部、文化教育部、文化公报部、科学技术处等中央机关的副部长,山林厅、水产厅、调达厅、农村振兴厅等部门的厅长,农协、水协的副会长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副部级官员担任委员。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在新村运动支援体系中的作用是调整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不同意见,然后形成一个推动新村运动发展的政府统一指针,并把它传达到地方自治团体。

在道和直辖市层面上,成立了市道新村运动协议会,由当地最高行政负责人,也就是直辖市市长或道知事来担任委员长,本道副知事、教育监、农村振兴院院长、道内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大学教授等担任委员。市道新村运动协议会的职能是将下一级上报的新村运动开展计划进行综合,形成本道的新村运动计划。

在市和郡的层面上,建立了市郡新村运动协议会,由市长或郡守任委员长,委员由当地的教育局长、警察署长、农村指导所所长、农协会长、农业高中校长、邮政局长,以及其他必需的人士组成。市郡新村运动协议会的职责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市道协议会下达的指示和运动计划,对本地区内的新村运动事业的开展进行综合指导。

在邑和面的层面上,设立了邑面新村运动推进

委员会,邑长和面长为委员会的委员长,委员由警察支署长、乡土学校校长、邮政局长、农村指导所支所所长、农协支所所长、农协组合长、水协组合长、新村指导者和其他有关人士组成。邑面新村运动委员会的作用是根据上级政府和新村协议会的计划和命令对本地区的新村运动进行综合支援。

在最低一级的村落里,设立了里洞开发委员会,里长或洞长任委员长,委员由新村指导者、自发组织的代表15名左右组成。这一级是新村运动所有支援政策的最基层的执行机构,它主要负责各种新村事业推广和操作,把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援落实到具体的新村运动项目和活动中。

综上所述,韩国政府对新村运动的支援是通过五级机构逐步实现的,中央和市道两极机构负责确立新村运动的支援方向和制定综合的支援计划,市、面、村三级机构具体负责新村运动支援的落实,它们共同构成了韩国政府对新村运动的立体支援体系,很好地推动了新村运动支援政策的实施。

三、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方式

在这种完善的农村支援体系的支撑下,韩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在农村开展的各种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援。可以说,如果只是提出开展新村运动的号召和宏大的农业开发计划,而没有政府的鼎力支援,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就不可能很好地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取得众所周知的显著成绩。从表1可以看出,自1971年到1982年的11年间,韩国的新村运动共计投资52583亿韩元,其中政府投资占了51%,计27 987亿韩元。韩国政府对新村运动的支援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直接的物资支援

在新村运动展开的初期,韩国政府对那些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新村运动的村子给予了水泥和钢筋等物质支援,支援的方式是每个村子每年支援240包水泥和-300公斤的钢筋。自1971到1978年的8年间,平均每个村子得到了84吨水泥和2.6吨钢筋的物质支援,价值约为2000美元。村民把这些物质主要用在了修建村民会馆和村内的道路上。政府的物质支援激发了村民的建设热情,他们无偿地投入了约相当于政府支援18倍的劳动力并无偿地捐出了修建村民会馆和村里公路的土地。

(二)资金补助和融资支援

在韩国新村运动中,为了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和更好地执行政府的政策,韩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倡导的事业进行补贴和融资等资金支援。这包括农用机械供给和普及支援、灾后支援、农特产品储藏和流通设施建设支援、农用物资购买支援、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损失进行补偿和金融支援、对新农村工厂进行融资支援等。

1、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金融支援

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政府对农用机械的生产者和购买者同时给予资金援助。从机械工业扶持资金中对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零部件开发所需资金给予长期低息融资支援;对动力耕耘机、机械喷雾器、抽水机等农业机械的购买者给予其价格70%的融资支援,融资资金允许他们分5年偿还;对机械撒喷雾机、脱粒机、切轧机、播种机、中耕除草机、石灰喷撒机的购买者给予其价格50%的融资支援,其中,价格在5万韩元以上的分3年偿还,价格在5万韩元以下的分2年偿还,年息9%。另外,从国库中对使用日本赔款购进零部件的机械撒喷雾机的购买者给予购买补贴,用来降低购买者的负担。对于插秧机和收割机这种需要较高技术、并且对收获量影响比较大和使用寿命短的农业机械,政府采取了补贴40%、融资60%的全额支援供给政策。在第一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期间(1972-1976)政府共计提供补贴19亿韩元、融资532亿韩元,总计551亿韩元。在第二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期间(1977-1981)政府对农业机械购买的资金支援共计3304亿韩元,包括补贴61亿韩元和融资3243亿韩元。除此之外,政府还对设立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和进行农业机械使用技术训练等行为给予补助支援。

2、灾后援助

在农民遭受病虫害、台风、干旱、冻灾等气候和自然灾害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给予受灾农户多方面的资金支援。例如,1978年,政府对受病虫害打击、损失占其收入的50%以上的农户给予无偿粮谷支援、农地税减免、免除子女学费、提供劳动机会等多方支援,共计379亿韩元;对一部分受到水灾和旱灾的农户给予了41亿韩元的支援。在1979年发生了台风和暴雨灾害后,政府提供了135亿韩元的灾后重建援助和192亿韩元的灾后救护费用,共计328亿韩元。1980年发生了农作物冻害以后,政府对受灾程度在50%以上的农户给予无息粮谷借贷、农业经营资金贷款延期和利息减免、免除初高中子女6个月的学费、减免农地税等共计2000亿韩元的支援。

3、对增加农民收入事业的金融支援

在新村收入增加事业中,政府为了鼓励开发农特产品的主产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储藏和流通设施建设、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给予投资和融资方面的支援。在1972-1976年之间,政府在这方面共计进行了716亿韩元的投融资支援。从1979年开始政府在这方面的补助重点用在了灌溉设施的扩张和低温冷藏设施的扩大上。1972-1982年期间,政府仅对搭建塑料大棚的融资和补贴支援一项就达到了288亿韩元还多,其中政府补贴9.755亿韩元。

4、对新村工厂的金融支援

在新村运动期间,为了推动农村工业化和提高农民收入,韩国政府鼓励在条件具备的农村地区建设一定数量的农村工业企业,即新村工厂,并对符合条件的新村工厂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援。例如,对每个新村工厂设施建设给予5亿韩元的融资支援和1亿韩元的经营资金融资支援,工厂所支付的贷款年息为10%,低于当时市场贷款利息5~8个百分点。

(三)农业基本建设方面的政府投资支援

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期间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弥补了韩国小农经济状态下农业生产缺乏资本积累,单一的农户或者少数农户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的缺陷,使韩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从基础上得到了保障。在新村运动开展初期,韩国仅仅是把农水产部长期以来主导的耕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对象。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把政府各部处开展的有关农村地区生产基础建设的所有项目全部纳入新村运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范畴,并对它们予以政府投资。这些工程包括内务部管辖下的桥梁架设和小河川整治工程、动力资源部的农村电话普及工程、建设部的新村会馆建设工程、水产厅的水产品流通及生产设施支援工程、农协的农产品流通结构改善工程、水协的养殖场附属设施及渔村连锁店建设支援工程等。从1971-1982年期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共计16961亿韩元。

(四)农业生产技术支援

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资金和技术是推动其向前的两翼,缺一不可。在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初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的落后也是阻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援也就成了政府支援农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技术支援包括了农作物良种开发、饲养和种植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农业机械操作技术训练等多个方面。从1972-1986年期间,韩国的农村振兴厅共培育了40个品种的“统一”系列稻种。同时,为了促进粮种的研究,政府设立了绿色革命基金,并把一线的农村指导所所长的级别由3级提升到了4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育苗技术、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技术、农业用水管理技术、韩牛等家畜综合饲养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从1969年韩国开始在中央设立农民训练所、在各道内设立农民训练院、在各郡设立农业机械训练场。中央对负责农村指导的公务员和教官进行专门技术训练;道、市、郡的机构则负责对机械化农业经营组织的要员、农业机械的使用者和妇女进行以实习为中心的农业机械操作、基本修理技术训练。在这些机构里还对农民进行木工、铁工、泥工等实用技术的训练。

(五)对农村的人才教育支援

高素质的人才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决定新村运动成败的关键,因此,韩国政府在农村人员的人才培养和生产生活指导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

1、开展新村指导者教育

从1971年开始,政府从参与新村运动的村子里选出新村指导者男女各一名,集中到专门的教育场所,让宗教界的领导对他们进行献身精神教育。而这些新村指导者在本村的所有工作都是不取报酬的。接受这种新村教育的人员最后扩大到了政府的各级领导和公务员,上至政府各机构部长级官员,包括各部部长和副部长,下至各村的里长和洞长,大部分都和这些从底层选拔上来的新村指导者一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村教育。这使得上层领导和各级公务员对农村的现实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也让基层的新村指导者更好地领会了政府开展新村运动的精神。

2、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指导

从7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政府对农民进行了生活改善方面的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居住环境改善、简便农业作业服制作的开发普及、农村作业环境改善和劳动管理指导、通过建立家庭账簿培养农民的家庭管理能力、建立生活改善会组织等,这些做法提高了农村人’员特别是妇女的生活能力,改善了她们的福利环境。

3、对农村的学校教育支援

1971年教育部颁布命令,在首尔大学校附设了具有专科课程的“韩国放送通信大学”,使农村地区没有上大学机会的农村指导师和其他高级人才在不耽误日常劳动的同时通过远程教育,即广播通讯课程,接受高中教育。这所学校后来从首尔大学校里独立出来,成为了现在四年制的“韩国放送通信大学校”。另外,韩国还从当时已有的农业高中中指定了13所作为产学协作示范学校,将它们与政府的农村指导机关结成对子,培养了大批骨干农业经营者,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1977年设立了首个农业类的私立专门大学――燕岩畜产专门大学。国家对有3年以上农业经营经历的农业高中的毕业生实行了免试上大学的制度,同时,面向农业高中学生设立新村奖学金。1978年,为了培养优秀的农业经营者,政府对119所农业类高中中的60所学校的实验实习设施给予国库支援。

(六)对新村工厂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减免税政策

为了推动农村工业化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韩国政府鼓励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设立新村工厂,鼓励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对政府制定的新村工厂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优惠内容包括取得税全免、免除第一年的全部财产税、随后三年的财产税减免50%。另外,这些农村企业还可以优先架设电线和电话,享受免费的经营和技术指导等。对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则实行减免50%的所得税和法人税,免除物品税、酒税和油品税等。

(七)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援

由于当时的韩国农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为了抵御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新村运动期间政府采取了高米价政策,政府对粮食的收购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物价上升率,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同时,为了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设立了农安基金,通过丰产时购进和减产时放出等手段稳定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例如,1975年政府动用了12.5亿韩元农安基金购进了当年丰产的1144吨的辣椒。

总之,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方式和内容见表2所示。

四、结论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在工业化有了较大发展、农村居民产生了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动力和意愿,以及当时的国内外经济现实条件下开展的一项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大规模农村改造运动。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弥补韩国农村自我发展所面临的不足,韩国政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支援组织体系,形成了一种全国上下齐努力支持新村运动的氛围,依靠政府的各种支农、扶农政策,从多个方面,利用多种方式对新村运动进行了长期稳定的支援。这些有效的支援正是韩国新村运动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使农村发生举世瞩目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级阶段,认真研究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和方式,对探讨如何发挥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校:文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