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治未病管理路径对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治未病管理路径对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44-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多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不传染、可控制、无法根治”等特点,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为1.71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3.66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的势头有增无减。我国糖尿病患者有6000多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卫生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年内,仅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中国就将损失预计的国民收入5580亿美元,所以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1 研究方法

1.1病例选择:

按照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米市巷社区300例糖尿病研究病例,病例来源主要是在中心住院、门诊的病人。其中男性152人,女性148人,年龄在38-76岁,平均(56.57±7.91)岁。

1.2纳入标准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1 T2DM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mmoI/L(200mg/d1);或

1.2.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1);或

1.2.3 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1.3排除标准:

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

继发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耐量受损、1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期、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神志不清、痴呆、患有精神疾病患者;不愿参加调查的。

剔除标准:临床调查表填写不完整者>10%。

1.4病例分组:

本研究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按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150例作为研究组,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根据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度患者56例,中度患者60例,重度患者34例。在治疗方法上,研究组实行“治未病”管理模式干预措施;对照组一般干预措施治疗处理。两组患者均观察一年。

1.5干预内容

进行强化教育管理,优化生活方式,控制血压、体重,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合理用药,结合问卷调查及体检结果给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具体指导,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医体质类型,制定中医药干预方案,发放中西医两种方法的干预手册,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促成其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1.6统计分析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l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患病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研究结果

2.1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辨识情况分析

根据判别分析结果进行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体质辨识结果,可见糖尿病人群以偏颇体质居多,偏颇体质中气虚为最多占20.33%,其次是痰湿质占总人数的17.33%,阴虚质排在第三位,占总人数的15%。糖尿病患者大多有倦怠乏力,语声低怯、易气短、易疲乏、头晕、心悸等症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大多形体肥胖,因此痰湿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据第二位;糖尿病中医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多口渴,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所以阴虚质在糖尿病体质分布中占据第三位。

2.2 2型糖尿病辩证分型结果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湿热困脾证有58例,阴虚热盛证37例,气阴两虚证128例,血瘀脉络证36例,阴阳两虚、血瘀水证41例。见表1。

4 分析与讨论

个体人健康状态的种类,是指针对某种“易发疾病”(主要指与脏腑功能相关、对健康危害严重、人群高发、中医干预有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所有人群首先分为“未病之人、欲病之人、已病之人”三种。其次将“未病之人”分为“健康”和“未病”两类状态;“欲病之人”、“已病之人”依“病态”程度的轻、中、重,各分为欲病轻、中、重三类状态,已病轻、中、重三类状态。由此,可将所有人群的健康状态,针对某种“易发疾病”,分为三种人、八类状态。

本项目采用治未病路径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研究发现治未病路径管理在控制血脂、血糖方面有积极的意义。糖尿病风险管理是从人的角度认识健康状态风险,从健康状态风险演化的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从风险管理防治疾病,以改善,维护和提升个体人健康状态为目标,而不仅是从疾病角度认识人,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糖尿病患者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双向转诊的运行机制与家庭病床规范,制定和推广慢性病社区适宜技术等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