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随乐而动 学在其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随乐而动 学在其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态律动是指随音乐用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强调“听觉、运动觉、情感、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儿童理解、表现音乐的活动。

一、借助律动,体验要素

音的基本四要素是指音的节奏、高低、强弱、音色,他们依附于音乐之中,比较抽象。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身体动作不断模仿、合作、创新等环节使之形象化、感官化,让学生轻松地体验这些要素。

1.体态律动体验音的节奏

音的节奏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有趣、有效,如果老套地说这个音长一点,唱几拍,这首乐曲的节拍是2\4拍,跟老师拍两次手,学生学得即枯燥又印象不深,内心节奏感更是无从培养。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声势、个体、集体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让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培养内心节奏感。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多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恒拍拍手、拍腿等声势律动,提醒学生边做声势边听音乐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和动觉,感受、表现恒拍节奏,初步形成稳定的内心节奏感。在中高年级段则可借助体态律动,不断叠加动作,巩固节奏感。如在拍手的基础上叠加集体走动、“找好朋友合拍”声势等,培养音乐节奏感。

2.体态律动中体验音的高低

音的高低较抽象,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有趣的律动让学生形象地感受音的高低。如一年级欣赏课《青蛙合唱》中,教师可以通过在钢琴的低、中音区各弹奏主题旋律,让学生听辨老青蛙和小青蛙谁先唱歌,再结合蹲着、站着跳的高低不同的动作,使音高形象化,即有趣又有效。对于个别听辨能力有差异的的班级则可采用教师做不同高低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找原因,听辨能力强的班级,则可鼓励学生用不同高低动作表现旋律的高低变化,这样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会掌握得更轻松。

3.体态律动体验音的音色

不同音色表达不同形象和情绪,巧用律动设计不同音色的音乐形象,将音色形象化、具体化。如一年级欣赏课《龟兔赛跑》中大管的音色低沉浑厚,像慢慢爬行的乌龟,通过律动学生立刻就把低沉浑厚的音色与慢慢爬行的乌龟联系起来。单簧管的音色轻巧圆润像极了蹦蹦跳跳的兔子,相对乌龟的地面爬行学生则设计了蹦蹦跳跳的动作,将轻巧圆润的音色形象表现,使学生对音色有更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4.情境化的体态律动体验音的强弱

情境是体验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最好方法,高年级学生对声势律动已司空见惯,教师设计有关强弱的声势律动就必须具有吸引性和挑战性,于是我则设计情境律动“春雨”:淅沥的小雨(搓手)——雨滴变大(捻指响舌)——倾盆大雨(拍腿)——一声春雷(跳跃)——大雨继续(拍腿)——雨滴变小(捻指响舌)——淅沥的小雨(搓手)——春雨渐止。用不同的声势律动表现不同情境,不需要语言、自由的声势、认真的听辨、全身心的投入,音的强弱体验印象深刻!

二、巧用律动,分析曲式

曲式分析有一定难度,体态律动则能用最有趣、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体验结构。

曲式分析时教师常会采用初听全曲、介绍曲式结构、哼唱旋律等三部曲,这种填鸭式方法即被动且记忆不深。而体态律动则能将视觉、听觉、形象、动作等多种记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轻松地体验曲式结构。如二年级欣赏课《口哨与小狗》曲式结构是ABA,教师则可设计成散步吹口哨、和小树舞蹈的律动环节,第三乐段则采用学生静静听辨与那个乐段相似,再用散步吹口哨、和小树舞蹈、散步吹口哨律动,在律动中简单轻松地掌握ABA曲式结构。

三、善用律动,培养能力

1.在体态律动中培养听辨能力

随乐而动,以听为先!学生爱动,教师则可利用这点逐步养成好的倾听习惯,再用边听边律动的方式巩固倾听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2.在体态律动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体态律动主要运用身体去感受表现音乐,所以教师设计的体态律动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水平,且遵行由简到难、不断叠加动作的规律,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3.在体态律动中激发创新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想象力是学生神奇的翅膀,让学生在音乐王国里自由翱翔。所以体态律动因其全身心的律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调动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记得我和低年级学生做一组“快慢变速”音乐律动时,我总鼓励学生用不同速度表现不同事物形象,如慢速音乐像乌龟,快速音乐则像兔子,学生的创意灵感被激发,创新能力在律动中得到逐步培养。

4.在体态律动中加强合作能力

合作强调配合和默契,就连对拍手也需要合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多设计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体态律动,逐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在体态律动中提高歌唱能力

歌曲教学中一些节奏难点用体态律动能有效解决,六年级《苏格兰的蓝铃花》这首歌曲的难点就是弱起节奏,我则设计了转身的动作巧妙地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动得即有趣又有效,让歌唱变得更轻松!

总之,有优势必有弊端,一节课中体态律动的量和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巧妙得当,注意将听、动、思相结合,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