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本类型看中国诗歌的艺术创造性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本类型看中国诗歌的艺术创造性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德国功能学派翻译家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诗歌被认为是典型的表情类语篇。这一文本类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诗歌翻译的方法和重点。而中国诗歌内涵丰富、文化浓厚,已成为我国翻译事业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要完成兼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诗歌翻译,译者不得不将诗歌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完美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文本类型 诗歌翻译 艺术性与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16-02

一 背景介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在德国出现了以卡塔琳娜·莱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她第一次提出了文本类型的划分。虽然这一理论后来遭到部分理论家的批评,但它从交际的目的出发,对翻译实践活动仍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莱斯认为不同的文本类型具有不同的语言功能,而语言功能又会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她将每一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归纳如下:

1.单纯事实交流

信息、知识、观点等。这时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维度是逻辑或者所指的referential,交际中的焦点是内容或“主题”,此时的文本类型称为信息型文本。

2.创造性行文

作者使用了语言的美学特点。文本作者或“发送者”被置于一个很显著的位置,文本的形式也变得十分重要,此时的文本称为表情型文本。

3.引起行为反应

吁请功能文本的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语言的形式是对话式的,其焦点是“吁请”,因此莱斯称之为操作型文本。

根据莱斯的描述,表情型文本的语言功能在于表达发出信息者的态度;语言维度是审美性的;语篇重点关注形式;译文应该传递审美形式;翻译时应该使用“同一”策略,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文本形式、美学形式及作者的个人风格,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诗歌是最典型的表情型文本,具有强烈的艺术性,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著名大师闻一多也曾说过:“浑然天成的名句,它的好处太玄妙了,太精微了,是禁不起翻译的。你定要翻译它,只有把它毁了完事!……诗意的美,完全是靠‘句法’表现出来的。你读这种诗仿佛是在月光底下看山水似的。……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这样得来的效力准是特别的丰富。但是这样一来中国诗更不能译了。”

虽然翻译诗歌很困难,但根据文本类型划分不难看出,诗歌语言修辞多,美学形式明显,属于典型的表情类文本,翻译应忠实传达原文的文本形式、美学形式及作者个人风格,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因而诗歌的翻译必然要求作者将诗歌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完美呈现。

二 文本类型理论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性应用

文本类型理论强调诗歌翻译必须关注文本形式,这给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出了挑战,但它对于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归类和翻译方法描述,又为译者提供了参考,如形式、韵律、用词、文化的传达等等。

登鹳雀楼 On the Stork Tower

王之涣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尽,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glows.

黄河入海流。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 You will enjoy a grander sight,

更上一层楼。 If you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

语言功能上,原文没有明确的人称所指,而译文最后两句利用第二人称的特征和功能,一改前两句的表达形式,使作者的态度和思想跃然纸上。首先,译文关注语言的审美性和语篇形式,前两句在语序上采用主谓倒装,后两句换回正装语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次,译文在整个形式上尽量向原文靠拢,每一句都保证长度一致、音节相等。最后,译文押韵方式是aabb,虽然这样的押韵方式不同于原文,但这种创造性的改变,正好将原文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传达给读者。读完整个译文,读者已能感受到译文既完满表达了作者的意图,也没有画蛇添足,增加任何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与原文保持一致。

虞美人 The Lost Land Recalled

李煜 Li Yu

春花秋月何时了?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往事知多少?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小楼昨夜又东风,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雕栏玉砌应犹在,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只是朱颜改。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问君能有几多愁?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原文没有明确人称,但译文采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添伤感,充满悲感情怀,同时,译文在语气上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如疑问、感叹,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词没有唐诗的工整和骈俪,译文也把握了这一点,在形式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长短句结合。原文、译文都采用aabbccdd的韵脚,使读者觉得这首词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译者明显的“同一”翻译策略,保证了与原作者立场的高度一致。

上述两篇译文都出自翻译大家许渊冲。从分析可以看出,许氏的译文和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达到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莱斯强调关注语篇形式、重视文本审美性的传递,这与翻译的“二度创造性艺术”不谋而合。

三 结论

中国从近代开始兴起翻译文学,虽然其中诗歌翻译最早开始,但不论是从翻译的队伍、翻译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考察,还是从翻译作品的影响上看,翻译诗歌都无法与翻译小说相媲美,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诗歌的不可译性”,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难于其他体裁作品的翻译。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诗歌集艺术性与创造性于一身,想要获得优秀的诗歌译文,其艺术性与创造性必不可少。这就造成许多译者在遇到中国诗歌翻译时便会望而却步。

本文引入卡塔琳娜·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将其指导性地应用到诗歌翻译过程中,结合适当的例子,从艺术的角度、诗歌翻译创作性的维度分析优秀诗歌翻译的过程与方法,以期为中国的诗歌翻译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同时让译者认识到翻译中国诗歌也有“捷径”,也有更具指导性的翻译方法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陆如钢.诗歌译文的文本差异与读者反映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2]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闻一多.诗词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