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下的教与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下的教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自信是展示、参与的动力;自主探究是成功的关键;质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练习、巩固、反思、总结是深化、提高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出示目标;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点评质疑;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12

面对全国范围的新课程改革,结合学习外地的课改经验,在我市新课改教学精神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的学校率先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大力推行新课改,在不断学习、借鉴、创新中,笔者认为要教好学生、成功完成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而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备好课,写好教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在备课上下工夫,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研究教法,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难点、积极参加集体讨论、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融有集体智慧的教案。这种教案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个性气质等方面设计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认识基础、层次差异和思想水平等,做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每节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兴趣贯穿始终,有激发兴趣的手势、语言、课件(动画、音乐)、活动等,把知识课变成活动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这样的课堂才充满活力、充满快乐,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快乐地、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特别在课题引入时要下功夫,每节课都要有新意,让学生听后感兴趣、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为课堂的成功打下基础;同时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要得当,课堂环节要紧凑,程序安排要合理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学不拘一格,笔者结合几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即:出示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组展示――点评质疑――当堂检测――巩固提升。也就是每节课都要在开始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然后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自学、查阅资料、从中找到答案,并和本组学生共同分享个人成果或相互讨论得到答案,从而实施“兵教兵”、“兵练兵”,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相互点评、补充,最后得到问题的答案;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基础知识练习,学生互改、展示、点评;最后让学生完成有点难度的题对学习知识进行巩固发散。

四、充分发动学生并给予自我的展示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时刻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学会学习,思维敏锐,逻辑严密,学以致用,创新图强;在合作探究中要谦虚,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和教师、学生共同切磋,研究借鉴,优化取舍,修改补充,取长补短,共赢并进。课堂展示时要勇于表现、善于表达,敢想、敢答、敢演、运用身体语言达到语言流畅,声情并茂,并能感染、影响其他同学;在需要纠正点评时要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教师、学生共同点评犹如“华山论剑”并从中体会到参与的快乐;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整理要点、易错易混的难点,并能运用知识进行迁移分析、归纳、总结、去联想发散,探索发现,精奥再现,获得新知。

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要目视全场,关注学生的眼神、动作,充分注意学生在自学、讨论、展示、点评中的优点,适时进行鼓励;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好之处,可以用眼光告诉他或通过同组的同学提醒他,这样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对之处,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获得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对经常表现不好的学生一旦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大力的肯定、表扬,给学生以信心,提高兴趣,激发动力。

六、精心设计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注重课后谈收获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下课铃响后匆匆布置作业了事,这就充分暴露了传统教育的“要我学”的弊端,而新课改理念下的作业,要求在课堂上布置并完成,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彩。不出怪题,不搞题海战,不加重学生负担,每套作业都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上、中、下三个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一些弹性题,既保证了优等生“吃得饱”,又保证了后进生“吃的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成功。

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让他们谈体会、讲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

总之,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新课改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为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张宇,男,汉族,1978年12月生,1999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学教育专业,获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2009年7月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专升本)毕业,2009年12月获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志远中学 4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