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教学中要注重质疑,培养探索精神;创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正确引导训练、大胆尝试、活跃思维,我们就会培养出具有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精神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人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逐步改变了以教师或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加重视聚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注重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质疑不是简单的提问,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和热情。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只有质疑,才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感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理论的研究中,创造发明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只有思维的矛盾,才有思维的动力。苹果落地,使得牛顿提出了疑问,经过观察探索并最终得到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这样学生只有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常常忽略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的愿望,这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知识形成、运用等环节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质疑;在数学公式、计算法则上进行质疑。

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角的问题中,首先设置以下问题:(1)顶角为40°时,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

少?(2)底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3)有一个内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有一个内角为140°时呢?(4)通过前面几个问题的探讨,你有什么发现?那么,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二、创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数学科学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统一体。知识面狭窄,思想和方法贫乏的学生难有大的创造力,善于探索的能力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扩大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切实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挖掘数学教材中潜在的趣味内容,联系生活,精心设计课的导入和课堂问题。例如,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情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动手实验、设置疑问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数学问题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是虚拟的问题情境,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有趣。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和内容更加抽象,教师还要考虑多学科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亲历教学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例如,学习过(ab)n=anbn以后,一些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a+b)n=an+bn,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a+b)n,然后让学生用具体数据进行代入求值,进而让学生发现原先自己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出观念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知识背景,以便设计最佳的设问角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三、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只靠看和听,能吸收的新知识永远不如通过动手实践吸收的程度高,并且记忆的时效更持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学会数学思考,在操作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把边长为a、b的两个正方形连在一起,它的面积是a2+b2,让学生动手按所标识虚线将左右两个直角三角形剪下,刚好拼成了一个以三角形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c2,所以剪拼后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剪拼前的图形面积,即a2+b2=c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更好地在操作与实验中去体验和思考,主动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还必须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理论,如归纳法和类比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主渠道,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质疑,创设情境,引导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训练,大胆尝试,活跃学生思维,才会培养出具有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 福建省闽清县下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