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托起断翅的天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托起断翅的天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个孩子都是掉落凡间的天使,五年前可爱女儿的降生给了她母爱最深的体验。从一位普通的母亲,到带给孤残儿童希望的“天使妈妈”,邓志新用五年的坚守和不求回报的付出印证了母爱的伟大。

“天使妈妈”邓志新比我们想象中显得更爽利而干练。一双大眼睛和一副大嗓门,一个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大概是一直在公司任职财务总监的关系,她行事风格里总能透出一股认真劲儿。作为一个纯民间的“草根”基金会核心成员之一,她对那些孤残儿童发自内心的母性关爱让很多人知道了北京有个“天使之家”。但今天她没有和我们讲述很多发生在“天使之家”的孤残儿童身上的动人故事,她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将“天使妈妈”团队发展壮大,争取到更多的合作机会,筹到款后将资金运作的更有效,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天使妈妈”想找几个“天使爸爸”

“孕期妇女要是缺乏叶酸,就很可能产下先天残疾的孩子。下次你去阿里,记得带几箱叶酸给那里的孕妇,那药很便宜。”邓志新跟苹果基金的周行康是这样“Say Hello”的。她还开玩笑,说想联系几个“天使爸爸”,不为别的,就因为和“天使之家”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阿姨们都是女性,孩子们一见到男性志愿者都特别高兴。而这个“天使妈妈”团队也需要一些来自男性理性的声音和意见,把如今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属的“天使妈妈基金”发展起来,做大做好。

邓志新从当初摇篮网的网友,转变成“天使妈妈”这个NGO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本来是因为即将为人母而在摇篮网上关注育儿保健这方面的内容,自然而然的,她和其他的白领妈妈一样,感到自己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不幸的孩子,托起断翅的天使。2005年,邓志新可爱的女儿降生了,这个富有爱心的“天使妈妈团队”也正式成立了,它作为一个志愿者团队,主要帮助那些患有先天性疾病、因病或残疾被遗弃、因贫困无法得到治疗和灾区的儿童。团队成员和大部分捐款者均为富有爱心、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各方面特长的“妈妈”。

目前这个作为天使妈妈基金下的助医项目“天使之家”,成立于2007年11月,首批从福利院接收了4个先天残疾的孩子,帮助他们获得医疗救助,康复后联系家庭收养。当初的4个孩子已经有3个被成功收养,还有一个由于先天性心脏病较重,现在仍在“天使之家”。现在,“家”里有二十个孤残孩子,刚刚从天通苑搬到了双井。在采访的过程中,邓志新的手机还不时响起,快春节了,她要采购些给孩子们玩的滑梯。

“2005年起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开始关注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看见任何一个孩子,如果他有不幸,就总想帮助他。”邓志新这样朴素的谈论自己成为天使妈妈的缘起。

“还记得第一笔捐款是怎样来的吗?”

“第一笔捐款是在摇篮网上组织的定捐。后来接收的孩子越来越多,筹到的款也越来越多,慢慢的,事情就做得比较大了。仅去年一年,天使妈妈基金接收到网上个人捐款总额就达到了三百万。”

一直到现在,天使妈妈基金还都是靠民间零散的个人捐款来筹款。周行康向她建议,可以先试着和大型企业接触,一起搞活动,无论是宣传力度还是效果都会比较好。邓志新听的很虚心,临走不忘叮嘱周行康“天使爸爸”的约定。周行康笑着向她保证,还说以后要举办沙龙,NGO组织也需要经常交流和通气。

天使妈妈有两个愿望

“一方面希望社会福利水平能提高,二是希望收养、寄养观念能深入人心。”邓志新这样说她的愿望。上周,“天使之家”在《京华时报》上登了征集临时寄养家庭陪孤残儿童过春节的信息,打电话过来咨询的有十几个家庭,但最后能落实的只有两家。她说起这件事,大概也在意料中,却也带着深深的遗憾。“快过节了,我们想把大点儿的孩子都寄养出去,小些的只能留在天使之家过年了。”

民政部在孤残儿救助这方面有很多措施,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她谈起前段时间,天使之家接收到河南的一个孤儿,只有一只肾,由于腿部肌肉有萎缩,站不起来,后来发现智力有问题,在河南当地做脑瘫康复的情况不太理想,不得不送回河南的福利院。

“孩子接来后又送回去,这种事情是我们特别不愿意看到的。”尽管没能把孩子接回来,她在和当地志愿者的电话联系中还在关注他。福利院的硬件条件现在已经有了改善,但当地的医院的医疗条件和福利院相关人员的素质等“软条件”还有待提高。这些带有先天性的出生缺陷的孩子比较多的是心脏病、唇腭裂,马蹄足内翻、脊膜膨出、脑瘫等患儿。“天使之家”把孩子接来后,一般都争取在两岁以内给他们做完手术,治好之后送去收养,使得他们能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让先天的缺陷伴随孩子的一生。

“个人意识发展起来后,孩子们会流露出对父母的眷恋,抱着不认识的男人腿叫爸爸,让人看着怪心疼的。”

谈到目前国内对孤残儿童的收养情况,邓志新说现在年轻人对收养观念的接纳程度高一些,但由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血缘观念,收养遇到的阻力更多来自家中的老人。

以母爱的名义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还要照顾天使之家,你累吗?”

“很累。”邓志新说自己自从成为天使妈妈基金的核心成员,就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好多年都没有逛过商店,周末节假日都耗在了“天使之家”。衣服都是托别人帮她从网上买。连续超负荷运转的她坦陈自己今年有辞职打算,专心当一个“全职妈妈”。

平时她主要负责筹款,从福利院或者全国各地接送孩子,联系手术,办理收养手续。唇腭裂的患儿,她们主要联系嫣然天使基金给他们做手术。对先天畸形的孩子,她们会与国外的医疗机构联系,请国外专家来实施手术。

幸运的是邓志新的丈夫很支持她。自己晚上六七点才能到家,往往是丈夫做好了饭菜等着她。工作和基金会的事忙不过来了,丈夫就多分担一些家务,带孩子。这种无声的支持,让邓志新能够把“天使之家”这块阵地坚持下来。邓志新经常带着狗皮膏一样粘着自己的五岁女儿去“天使之家”,也常常把孤残儿童带回家来。看着自己的女儿和这些先天残疾的孩子们非常自然的在一起玩,邓志新心里充满了异样的感动。

“天使之家”有几个忠实的大学生志愿者,只要有空,他们就经常去天使之家义务照看孩子。其中有几个男孩,他们帮着搬重物,带着孩子们玩。就像有一首

歌里唱道:

You can be mother when you are a man

我想它讲的是母爱的伟大,可以超越性别和种族。

大爱不求回报

“您说这些小孩能记住您为他们所作的一切吗?”

邓志新爽朗的笑了。“不会,一般人不会对两岁以前的经历有很深的印象。也没有指望过这些孩子长大了会回来报答你什么的。”

国内许多家庭在收养后,一般是不会告诉孩子曾身为孤儿的身世。倒是国外被收养的孩子往往在长大一点会被父母带回来“寻根”。这样,这些当年被自己精心照料过的孩子还会有机会再见面。一般国内收养之后的前两年,“天使之家”会打电话随访孩子被收养的情况,时间长了,也就不太去打扰这些收养家庭。

“天使之家到现在已经让十六七个孩子成功被收养了。以前我从没想过,等自己老了,会有一大群人喊你妈妈,这样是很幸福。可只要他们自己过的好,自身不痛苦,对社会也不是负担,那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如果心放开了,不求回报,那么这种行为一定会被更多的人接受。现在政策是越来越支持NGO这一块了。以前国家对民间NGO组织基本的身份问题都无法界定。我们需要合法身份和合适的平台,才能筹到款,合法的做善事。”现在针对网上的一些质疑之声,她们开了“天使妈妈”的专属博客,把账目公开,努力做到透明公正,避免误解。在中国,不知还有多少人像邓志新这位普通的母亲一样,由于为人父母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的财力或者是影响力或许还很微弱,但以个人力量积极的投身公益助残,是公民意识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我们期待着中国民间有如星星之火的NGO组织得到来自全社会自上而下的关注和扶持,让它们的爱心之路走的更规范、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