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梦幻西域魅力和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梦幻西域魅力和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系列散文《和田的维吾尔》是我在西域12年来对和田主体民族感受的高度浓缩,也是我对一直欣赏并讴歌着的维吾尔人的生命赞礼。

我从小在内地长大,18岁参军来新疆,一开始对新疆的维吾尔民族非常陌生,甚至有些害怕。但当真正和他们交往后,才知道维吾尔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民族,维吾尔人是一支异常热情豪放、大度乐观、智慧幽默、知礼重情的特殊群体。记得刚分配到和田地区皮山县的科克铁热克乡时,家在县城的维吾尔姑娘帕提古丽主动帮我收拾房子,还给我做了一顿香喷喷的“拉面”。乡村条件差,风沙大,工作量繁重,可就是这样,我的维吾尔同事整天嘴里哼着歌,一到下班,大伙就到乡会议室摆开茶几开始欢聚,边吃边喝,载歌载舞。我曾问一年长者:“这么艰苦的劳作怎么会有心情欢聚?”他说:“正因为太辛苦,才用精神的欢娱来消除肉体的疲劳。这就是我门维吾尔人特有的性格。”

和田最偏远的民丰县有个50多岁的老干部亚森,很开朗,也很幽默。年轻人晚上要去舞厅跳舞,他非要跟着,别人劝道:“你老人了凑啥热闹?”他眼睛一瞪--“我什么老,我真正的18岁,不信,舞厅试试。”第二天,突遇参加抗洪救灾任务,年轻人起哄叫“18岁的亚森”上,谁知他先自个苦笑得眼睛成了一道缝--我都81的人了,身体怎能和你们年轻人比呢。从此,这个“玩耍18岁干活81岁”的老亚森的故事就传开了。

有一次,我在民丰的聚餐会醉倒后,把自行车忘到了城中心的“语录塔”,第二天一大早跟着领导去300公里的地区开会,3天后回来才想起自行车,赶紧跑去找,没想到自行车还老老实实地呆在原来的“语录塔”。当地人的淳朴和厚道由此可以看出。

爱美是维吾尔人的天性。即便是那百岁老妇,也会在高兴时穿上大花裙,头上插上玫瑰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沙漠男人的彪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去沙漠腹地阿克墩拜访一位98岁的老人时,眼看着他刚吃完了一盘子“拉面”后,又吃了一碗邻居送来的“抓饭”。正当我赞叹不已时,老人摆摆宽大的右手说,现在不行了,我年轻时一个人能吃掉一只整烤全羊,喝两瓶白酒。出门遇一黄牛挡道,我随便抓住牛尾巴一拽,那黄牛立刻被掀翻倒地。

类似以上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使我对维吾尔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逐步接触的基础上,感情不断升华。所以,最后到了不写简直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程度。所以,《和田的维吾尔》的出台本身就是一气呵成的。我没有用过多的修辞和笔法,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维吾尔人和鲜活的事件很自然地写出来而已。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来,很多时候,我在文章中间把自己也夹杂进去,一为真实,二显亲切。在写此篇散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和维吾尔人真正的接触与交往,没有对维吾尔人真实的民族感情,纵是你的文笔再好,修辞再高明,你也无法写出情真意切的散文来。写完《和田的维吾尔》这篇系列散文后,我首先让我的维吾尔朋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都拍手叫好。这样一来,我才谨慎出手,首次就入选广州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度散文精品》。

诚然,对维吾尔人有了这样一种感情后,不可能就此一篇文章能表达我的情思。比如,和田是中国古丝绸之路重要的驿站,又是集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世界四大文明为一体的人类文化罕见的交汇点。这里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丝绸之路文化和文明遗址。而承载这些文化和文明的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当然有当地的土著--维吾尔人。我在深入挖掘和整理当地的土著民族在丝绸之路(重点是丝绸南道)文明进程和在传承丝路文化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是,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塔克拉玛干最后的骆驼客》、《梦幻尼雅》、《一个百岁老人最后的葬礼》、《沙漠“白毛男”缘何神秘失踪》、《长须飘飘维吾尔》、《尼雅三题》、《和田三宝》、《和田三棵树王》等散文一经问世,立即获得好评。

当我有一天要离开距海洋最远、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和田地区民丰县时,我会落泪。因为,这个古称“尼雅”的偏僻之地留给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对于在中国最基层从事新闻文学创作15年的人来说,我之所以能在这个沙漠小城呆住,并不完全是梦幻尼雅的神秘光环时常假象地在文化、文学我,而是在当地发生的一些真实的故事吸引我、感动我进而提升我。从写作的角度看,最失败的和最成功的往往是印象最深刻的。

别人老开玩笑——你是靠写“白毛男”出名的。我苦笑。悲情“白毛男”,你简直就是一曲沙漠腹地的胡杨唤秋悲歌啊!如果另外换一个人来跟踪采写“白毛男”的悲欢离合,他也会像我一样长时间在精神上空旷孤独无助……在十几年采写发表的几百篇文章中,最让我觉得得意和成功的便是采写谢新民和他的19名维吾尔族学生的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我们在山区联合采访近一个月之后,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出炉,并在全疆及中央媒体上隆重推出,后获第八届“新疆新闻奖”。这之后,谢新民一下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来看望他、帮助他、学习他。他和他的学生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我没想到的是,因这篇报道,谢新民和他的19名学生被接下山,到县城更好的环境来上学和悉心培养。更令我没料到的是,几年来,谢新民先后获得许多荣誉,被评为“全国劳模”。他还被保送上北京中国工运学院本科班。他的19名维吾尔族学生95%以上考上了内地高中班或中专院校。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以后,新疆开始出现了一个个民汉合校的教学模式,语言双向学习的大环境初步形成。从这篇新闻报道中,我觉得为社会做了点有益的事情,自己也尝到了甜头,心里有了很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