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探究文言文如何以学定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探究文言文如何以学定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如何将以学定教有效地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并将其巧妙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内容,值得探讨。以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教学为例,从重视预习,把准学情;搭建支架,巧妙设计;适当引导,先学后教三个层面来探究文言文何以学定教。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以学定教;《湖心亭看雪》

新课标实施以来,“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教育者理解和重视。那么,什么是“以学定教”呢?我认为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文言文教学如何“以学定教”也是教育者共同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笔者以《湖心亭看雪》一文为例,将“以学定教”的观念贯穿其始终,以探究文言文教学如何“以学定教”。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哪里?有相当多的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文字表面内容理解方面,对文字内在含义理解却一笔带过。但思想内涵正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精髓所在,对文章内涵的深度挖掘恰恰有助于学生思想深度的提高。而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通过工具书和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其实能够对课文内容和部分重点实词、虚词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对很多教师来说,备“学情”其实是不充分的。“学情”如何备?笔者是这样做的:让学生速读文本十五分钟,思考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疑问,选你认为最主要的一到两个写下来。接下来,笔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主要可分为“景”“事”“情”三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用三组大问题串联课题,解决大问题的同时其实就是对小问题进行了释疑,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搭建支架,进行恰当的资料补充,教学设计如下:

(一)景

1.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2.作者此时有怎样的感受?

释疑:

(1)为什么用“芥”“点”“粒”这么小的量词?

(2)三个“与”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辨析:天与云,与山,与水)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雪后怎样的景象?

(4)“雾凇沆砀”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二)事

1.作者在湖心亭遇到了什么事?

2.作者“问其姓氏”,却回答“是金陵人”是否答非所问?

释疑:

(1)金陵人与作者素不相识,为何“见余大喜”,“拉余同饮”?(作者什么态度?他说了些什么?)作者为何“强饮三大白”?“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样的人,指哪样的人?

(2)作者“问其姓氏”,却回答“是金陵人”是否答非所问?且为何只问姓氏,不再深入?

资料1:课文注解

资料2:张岱其人:

明亡之时,张岱“年余五十”,“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书数帙[zhì],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写前朝事,表今时情。”

(三)情

张岱为什么喜欢看雪?

释疑:

(1)作者为什么在那么冷的时候,选择在夜晚,一个人去看雪?

(2)明明有舟子同行,且后文说“舟中人两三粒”,作者为什么说“独”?

(3)舟子为什么说他“痴”?(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独看、夜看、极寒之时看)

资料1:

张岱对雪的爱好似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饮的是兰雪茶,蓄养的骡子名叫雪精,种芍药要种“一尺雪”,吃的乳酪都是“玉液珠胶,雪域霜腻”……凡123篇,“梦忆”中直接间接涉及“雪”的竟有17篇之多,爱雪之心如是,叹为观止。

资料2:张岱其人:

明亡之时,张岱“年余五十”,“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书数帙[zhì],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写前朝事,表今时情。”

通过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笔者深感文言文的以学定教,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预习,把准学情

教学,教学,应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自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走进课堂,才能有更大的收获。作为教师,必须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同时更多地备“学情”。当然,不可能每一堂课都像本课一样预先进行调查,但我们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全面、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想到的所有可能性。

二、搭建支架,巧妙设计

了解了学情,我们就应该根据学情对课堂进行巧妙设计。这里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学生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地融入课堂,还要求将整个课堂设计得巧妙连贯,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课堂的内容首先应该是丰富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大容量的、高效的;其次,因为介于思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像个故事一样连贯而生动,所有的问题都是紧密联系的。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比如背景资料,比如人物生平,这些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东西,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三、适当引导,先学后教

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通常是零碎的、跳跃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适时地、恰当地进行引导。而同时,教师的引导应该是辅的,是建立在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因为“教”的一切都是为了“学”,先“学”而后“教”!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