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对康复期烧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探讨心理护理是否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方法。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烧伤整形及康复治疗期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常规护理+心理干预)60例及常规护理组5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HAMA焦虑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对比在HAMA焦虑量表及生活自理能力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理护理;烧伤;康复;信心;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35-03

烧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之一,此种损害可造成皮肤蜕变、瘢痕、萎缩等,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休克、感染等,其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躯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心理负担重,情绪激动不利于配合治疗。烧伤患者康复期阶段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瘢痕等并发症,严重的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所以患者的心理敏感、脆弱,反应强烈,内心郁闷,我们护理组采用心理学知识及精神卫生的护理技巧对烧伤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想必会对烧伤患者康复期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基础。随着心理护理模式的成熟完善,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回归生活[1]。我们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烧伤患者康复期当中,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缓慢,康复期患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也未必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及并发症,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应与患者及时沟通,取得信任,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并鼓励患者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本文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烧伤整形及康复治疗后期的117例患者来进行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对比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烧伤整形及康复治疗的117例患者,其中男71例,年龄17~63岁,平均(35.31±0.32)岁,烧伤程度Ⅱ度~Ⅲ度,烧伤位置(局部位置或复合位置)为:头面部烧伤45例,四肢烧伤37例,胸腹部及背部烧伤26例,生殖器烧伤11例,职业:学生12例,农民29例,其他工种19例,烧伤原因:烫伤22例,火灾18例,化学性烧伤11例,其他烧伤9例;女46例:年龄11~57岁,平均(33.18±0.51)岁,烧伤程度Ⅱ度~Ⅲ度,烧伤位置(局部位置或复合位置)为:头面部烧伤27例,四肢烧伤34例,胸腹部及背部烧伤16例,生殖器烧伤5例,职业:学生9例,农民25例,其他工种23例,烧伤原因:烫伤25例,火灾24例,化学性烧伤6例,其他烧伤2例。以上患者均为治疗后期的康复期患者。

1.2 分组评价

将117例康复期的烧伤患者不分职业、年龄、性别及烧伤原因等进行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情轻重搭配设计分到两组中,心理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57例。其中常规护理包括执行医嘱的同时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宣教,告知患者日常生活安排,营养膳食,防寒保暖,按时服药,适当活动等,心理护理组为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HAMA焦虑量表[2]、Fugl-Meyer功能运动评分[3]和Barthel指数[4]进行评价。

1.2.1 心理干预 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细心呵护、态度和蔼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目前的烦恼和需求,以平和的语言和积极的心态最大限度的安慰康复期阶段的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所提的疑问,消除患者思想疑虑,取得患者信任,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正视现实,投入积极的生活状态。面部毁容和躯体、四肢瘢痕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精神折磨,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情绪激动不稳定,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护理宣教,从患者心理和疾病本身特点出发进行干预,结合安慰性、励志性、暗示性等方法鼓励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烧伤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和愈后并发症等,使其掌握愈后的注意事项,规律的作息时间,营养清淡饮食以及健康积极的心态等。

1.2.2 常规护理 由于烧伤患者极易引起创面的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消毒和洗手,遵守医疗仪器操作规范,如呼吸机、吸痰器、雾化器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换药术、导尿术。若操作不当易造成患者的二次感染,妥善保护患者的引流管道,确保通畅,保持周围创面的清洁。并告知患者家属不宜接触烧伤创面,由于康复期患者创面结痂,易出血,新皮肤脆性大,患者及其家属应当谨慎;要减少探视时间,保持室内安静无噪音,给患者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建议患者适量肢体运动或床上翻身,防止褥疮感染及血栓形成。起床、穿衣、洗漱等日常起居应由家属及护理人员共同完成,防止患者行动不便或操作不当引起意外,康复期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1.3 评价标准

1.3.1 HAMA焦虑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评分指标为4~6分,根据症状的有无,轻中重程度来评定,总分大于29分者为严重焦虑症状,超过21分者有明显焦虑症状,大于14分者肯定有焦虑症状,小于7分者无焦虑症状。分值越低代表患者心理素质越好,康复的信心越强,其中项目包括:焦虑心境、紧张程度、害怕、失眠、认知功能及躯体系统症状等。

1.3.2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四肢指标评定满分100分,33项上肢功能指标评定(66分),17项下肢功能指标评定(34分)。分值越高代表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内容包括:上肢及下肢有无反射活动、屈肌伸肌协同运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肘伸直、手指的协调能力与速度等。

1.3.3 Barthel指数 生活自理ADL量表,指标评定满分100分,如进餐、洗澡、穿衣、上下楼梯、大小便等自理情况,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自理能力越好。内容包含: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焦虑量表康复期中对比显著,无症状期与轻、中度期患者从数量上较常规护理组多,得分值较低,而在重度症状期时患者数量较少,得分值较低,其他指标得分值亦较常规护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烧伤的临床分期为休克期、感染期及康复期,因临床重视前两期而忽视了对康复期的护理,若不重视康复期的护理,则会影响患者后期的康复,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降低免疫力导致感染等恶性循环事件发生,甚至导致死亡等危险[5]。因此加强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烧伤患者在心理上容易沮丧,从而产生害怕克服困难心理,情绪容易波动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护理组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对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烧伤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该病的并发症,排解患者康复时期的疑虑。

随着护理医学不断的发展,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为准则,将心理护理应用到临床的各个环节当中[6]。由于烧伤患者康复期阶段时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烦躁等,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将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悲观绝望,孤独寂寞等情绪障碍[7]。因此患者的情绪低落时,告知患者要学会自我控制,进行自我暗示,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本文可见,常规护理只做好日常生活宣教,由于患者缺乏医疗常识,康复期时心理仍脆弱,会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而经过护士的积极解释、亲切关怀,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8],虽然此项任务会增加护士的工作时间,但是可以改变护患的矛盾关系,促进和谐[9]。本文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焦虑量表康复期中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为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信,促进了患者对肢体康复的信心,消除了患者对瘢痕及疼痛的心理负担[10]。在Fugl-Meyer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中对比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精心的呵护及细心的心理指导可增添患者锻炼肢体的动力,提高锻炼强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烧伤患者的躯体伤痛与精神折磨有别于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不但要给予常规护理还要加以心理护理,我们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心理特征等出发点进行干预,要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综合素质、文化程度、经济背景等针对性的干预,制定特殊治疗方案,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想必会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总之,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人生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11]。这样才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从容面对现实,保持乐观心态,改善日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海英.烧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1,1 (6):2764-2765.

[2] 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4-65.

[3] 毕胜,纪树荣,顾越.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18-120.

[4] 李奎成,唐丹,刘晓艳.国内Barthel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37-740.

[5] 左振然,张子群,杨彩黎.面部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烧伤创伤疡杂志,2000,4(1):46-48.

[6] 杨朝霞,吕卫华,张汇平,等.烧伤2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55-4156.

[7] De Raedt R,Kaster EH,Joormann J.Attentional control in depression:a translateonal affec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J].Cognitive,Affective,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10,10(1):1-7.

[8] 李爱娣,李敏英,江彩兰,等.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97-98.

[9] 臧洪平,冯霞,刘凤琴.心理干预在烧烫伤焦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烧伤创伤疡杂志,2005,17(4):309-311.

[10] 刘秀芹.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0-131.

[11] Bonell C.Evidence-based nursing:a stereo 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J].JAdv Nurs,1999,3(1):18-23.

(收稿日期: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