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不过是用个人的钱做个人喜欢的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不过是用个人的钱做个人喜欢的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计师蔡仕伟和他的民艺刊物《首抄本》与《守艺人》

“只是因为真的喜欢这些东西。真心觉得这些东西没有了太可惜,所以要让更多人知道。”在说起为什么要自费出版杂志书,记录中国民间手工艺的时候,蔡仕伟是这样陈述的。

出生于台湾,在大陆生活了二十年的平面设计师蔡仕伟,在2011年8月走进浙江瑞安东源村,采访、拍摄、记录木活字印刷技艺,一年后,《首抄本》第一期推出,一起上架的还有记录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剪纸艺人赵权的《守艺人》第一期。

面对消亡的危机,首先要记录工序

对民艺的热爱,若要追根溯源也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在1992年到北京时,蔡仕伟第一时间就打听了潘家园的所在,自此每两星期一次的探访成了习惯;每次到外地出差,若是时间允许,当地的旧货市场也是必到之处。“我收藏这些民间旧物,当初有一些跟设计相关的题材,后来就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要路线。我收藏了很多跟蝙蝠有关的东西。”

设计源于生活,在千百年前已经存在的“设计”——传统民艺,它们对当时的生活形态、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现代化的今天却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办刊,是蔡仕伟自认为可为之而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把范围锁定在手工艺上。“这些东西渐渐地消失,我觉得拯救是另外一部分,但很重要的是把它记录下来。我们把所采访到的工艺,用图文的方式一步步地详细把它的工序记录下来。如果纯粹只是一种报道性质的,图片拍几张,写个大概的历史沿革,那可能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在蔡仕伟看来,“书”是记录思想的载体,作为出版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要带给读者什么。“对于手工艺,记录工序是最重要的部分,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到位。”

自力更生,独立完成

《首抄本》每期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如第一期的“木活字印刷”——向外延伸到相关的事物:木活字这项技艺之所以存在到现在,是因为浙南地区印宗谱的需要,所以书中也对宗谱的历史做浅析,并呈现各种活字版本、抄本的明清时代珍贵家谱,而对于木活字这一技艺的生存与传承,在最后篇幅中则谈及目前的保护现状。《守艺人》每期介绍一位老艺人,包括讲述学艺、发展的“生平篇”,记录该艺人技艺所使用到的每一样工具的“工具篇”,详细、真实记录每一道步骤的“工序篇”,和罗列老艺人一生从艺的珍贵创作的“作品篇”。相对来说,《首抄本》的编辑速度较慢,“下一期有可能做缂丝或者民间手工纸。手工纸很重要的材料——毛竹,它有季节之分,在记录工序的时候,原材料的取得有一些时间上的制约因素,可能要一年多才能做出来。”

在题材上,则依照个人兴趣,以及市场上观察到的大家对于某一类东西的兴趣度,综合考虑一些外部因素来确定。蔡仕伟说,到目前为止所采访到的老艺人都是透过网络查询,依循资料或报道的线索直接找上门,大多自力更生。“比如说,采访贵州布依族的枫香染,它就是写着‘贵州惠水县雅水镇播潭村小岩脚’,我们就去,一找就找到了。”

由于设计习惯的养成,蔡仕伟对于采访中想了解的问题和必须拍摄的画面都心中有数,如果当中有片段缺乏,就透过书刊和网络资料进行了解,然后一个人完成文字内容。而作为平面设计师,蔡仕伟在《首抄本》和《守艺人》的装帧设计上有着自己的坚持。“首先,为了配合手工艺这个主题,在第一期《首抄本》的制作过程中也尽量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如书内的对折页,采取了不压折线的方式,直接用手工折纸,虽然折边会稍有粗糙,但这恰恰是我想要的感觉。但最重要的是版面的设计理念。我觉得非常重要而且是我会一直坚持的一点是,‘无为的设计’——没有设计的设计,会把设计用在很多细节的地方,而不是刻意做出所谓的‘文化味’和‘设计感’。”

从采访、拍摄、组稿、设计到印刷,整个过程都是独立完成,事情本身并不容易,但他却认为没有碰到他所认为的困难。“首先,是这些老艺人都很积极配合,他们也希望把这些手工艺推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能够传承下去。其次,以我一个从事设计的人来讲,对创造性的东西感觉非常的新鲜、好奇、兴奋,可以亲眼看到一个东西从没有到有的这种创造性的过程是很满足的。”

以出版为主,多种方式做推广

“从2011年8月份开始第一次去东源村到现在,一年多来,我已经没有再接任何的商业设计工作,在决定要做这件事情以后,就完全放弃那些工作了。这件事情就是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蔡仕伟说,这只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我自己已经有心理准备,它就是必须要去付出的。”

目前,民艺刊物的工作由他主导,女朋友则在日常事务上帮忙,也会一起出去采访、拍摄。在蔡仕伟的计划里,扩充团队是必要的,希望有同样学设计出身也对民艺感兴趣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可见,他对这件事情有着长期发展的愿景。另一方面,他也计划在不同时期到不同地方做展览、演讲,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进而对民艺产生兴趣。“每个民艺项目的采访之后,我都试图把他们成套的工具买下来,作为日后推广民艺之用,能够让别人看得到实物。”

《首抄本》第一期里附有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师傅亲自排印的捡字口诀,蔡仕伟希望尽可能让读者看得到、也摸得着。另外也在网上义务出售《守艺人》第一期所采访的赵权师傅亲自绘、刻、染、装订成册的纯手工蔚县剪纸。“他本身手艺那么好,可是因为地域的关系,产品的出路并不是那么开阔,也由于没有整体的市场观念,卖得都非常便宜。如果读者喜欢这本书,喜欢这个工艺,那这些可以作为收藏保存下来,也可以帮助这些老艺人的生活。”

但蔡仕伟并不赞同完全以商品化作为民艺的推广方法。“大家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民艺,对民艺感兴趣而买这些商品,只是觉得它好看,但其实对于它怎么生产出来,买的人并不知道。”所以,这一切仍然以他擅长的出版为依归,以文献式的记录为根本。“把这些东西忠实地记录下来,透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民艺,了解民艺,不仅是它的工艺,尤其是它的精神,然后影响更多的人。”

蔡仕伟说,无论外界如何称呼自己,他只不过就是用个人的钱做个喜欢的事情。“虽然我们的刊物有正式的书号,但我们还是愿意用独立出版的方式去完成;虽然会很辛苦,但我觉得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要做这个东西的最终思想体现出来。独立出版物还是要看那本书的思想在哪里,那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