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民俗学教学方法新尝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民俗学教学方法新尝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高校民俗学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应用知识能力偏低等缺陷。根据民俗学的学科特点,尝试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在课堂中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同时采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学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黄鹏(1971-),男,广西镇西人,百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民俗学教学和研究。(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57-02

民俗学是一门以记述、研究和阐释民间风俗文化事象为主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研究世界各民族最广泛的民众传承文化事象和生活方式,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广泛的实用价值。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地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了使民俗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在分析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民俗学课程教学作了一番尝试。

一、目前民俗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

在过去的民俗学教学模式当中,基本上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老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抽象的民俗理论知识,到现实社会中体验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对于富有个性的民俗事象,学生只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或者老师的讲述当中去想象、理解,无法得到具体而直观的民俗生活感性认识。我们知道,民俗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因此,对许多民俗事象的介绍分析理解,往往涉及上述学科的知识。如果仅凭教师讲述介绍,而没有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接触、体会,想要学生对这些民俗事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理解是不可能的。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以往的“以老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学识、传达自己的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输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在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其主体地位不突出,智力、潜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厌学现象明显,整个课堂显得单调、漫长,气氛沉闷、压抑。

(三)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偏低

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学生通过学习民俗理论知识后,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民俗事象进行合理地分析、理解。但在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注重的是灌输知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没有能提供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体验、领会的机会,也没有注意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的时间,只一味地强调老师讲授要深入,学生笔记要详尽,忽略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但应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现象、问题的能力相对偏低。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鉴于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民俗学的学科特性,与时俱进,找出既符合学科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需要的教学法。笔者认为,民俗学科是一门既重视理论建设、材料分析,又重视面向社会、贴近生活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是既要传授民俗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学科历史、研究成果,又要求学生亲自参加田野作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民俗,用自己的手去记录民俗,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民俗。据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民俗学学科特点做了一些新尝试,即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信息传递渠道,同时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看、说、做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民俗学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便利、更畅通、更开阔的对话平台。由于信息量加大,学生接受到的知识进一步扩大,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变得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也相应增加,从而促进了他们和老师的对话交流,而对话交流具有多角度、深层次、高频率、活跃等特点。学生有机会一改以往课堂上仅限于听讲、记录的被动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一个歌圩场面、一个传统寿庆仪式、民俗旅游景点等等图片的链节播放,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判断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欲望都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强化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接收的信息量。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加上经费开支过大等原因,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本专科这一层次开设民俗学课程时,都没有专门的经费统一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学习。学生对一些民俗事象缺乏直观的认识了解,这给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各种民俗事项的录音、录像、图片一起搬到课堂上,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比如在讲述饮食、服饰、居住建筑等物质生活民俗时,播放类如五色糯米、粽子、各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干栏、窑洞、蒙古包等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服装、居所的图片;在讲述民间信仰时播放壮族布洛陀或炎、黄帝祭祀大典的录像片断;在讲民间戏曲时让学生欣赏地方戏曲(如提线木偶戏)片断等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对许多民俗事象耳闻其生,目睹其形,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中各种民俗事象的直观感性认识,使一些枯燥且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形象化,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接收的信息量。

最后,多媒体技术教学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录像、文字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学生视听并举、手脑并用,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一直保持着兴奋和新奇感。由于情绪振奋、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高于一般的教学模式。

(二)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

民俗学课程内容多,时间短,教学任务紧。因此,许多民俗学的老师都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删减处理,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般来说,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大多数老师都按照“民俗基本理论”—“各分类民俗”—“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办法”等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但删减教学的内容后,如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经多年的探讨实践,笔者认为,“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是一个既符合民俗学的学科特性,又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需要的新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它有利于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能力。笔者以为,由于对本专科层次学生的科研理论要求并不高,再加上民俗学架构庞大,内容繁杂,涉及包括人类的物质生话、制度生话、精神生活在内的广阔领域,根本不可能为几十个课时所容纳。因此教学过程中涉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时,笔者往往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只指导学生撷取理论的精义,没有过多详尽地讲解,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布置一些交流、讨论、分析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理解这些理论,懂得运用这些理论解析生活中的民俗事象,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授人生礼仪时,布置学生介绍自己家乡婚丧嫁娶的习俗,或者让大家分析生日习俗的古今流变等等。通过交流,同学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展;通过分析讨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次,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主导性作用;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在“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和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分析、讨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性地位,注重他们学习能动性的激发和引导,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引导放射思维,营造创新氛围。为此,教师也得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动接受教育,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建立教学活动中和谐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最后,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民俗学的教学必须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既重第一课堂又重第二课堂,既重历史又重现实,以达到建构、倡导新的道德风尚,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之目的。而在当前的许多高校里,民俗学都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的,课时安排较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是很不容易的。而“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进行,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分析、讨论中养成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从民俗学的学科特点来看,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是让学生观摩民俗实物,阅读有关图书报刊或观看相关音像材料,实地考察、体验民俗生活,收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广西百色市丰富的民俗资源及现有条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首先,我们与百色市民俗博物馆长期合作,将该馆作为我们学生参观、实习的基地,让学生能看到民俗实物,听到详细的讲解,甚至还让一些学生临时充当讲解员。其次,征得学院同意,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百色学院民俗学会。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或开讲座,或专题讨论,或到附近民俗景点(如广西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考察,或举行寒暑假社会民俗调查报告评比活动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一个学习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收集资料锻炼了学生的检索能力、思维能力;实地调查锻炼了学生独立观察能力、采访能力、沟通能力、记录能力及事后整理能力;撰写调查报告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在组织、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在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教师的知识领域扩大了,学术气氛活跃了,最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鹏.谈民俗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6(26).

[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