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实效性是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外在环境急剧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积极寻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才能实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4-006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效性是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全球化、一体化,我国步入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双转”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民族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对既往历史的拷问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多种因素交织呈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重要形成期的大学生面前,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增强实效性,极力避免和消除因迷惘困惑而造成的大学生信仰缺失、理想模糊、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实现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体现是社会最高价值,也就是将社会需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本身内在需求。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即在社会中形成了个人至上的价值观,甚至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同时,当前很多大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认为是“说教工作”,也就是向大学生灌输一些正向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而对于大学生能够真正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缺乏关心,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很少被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学生被当成“填鸭式”教育的接受者。这一任务观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填鸭式”教育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我国众多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以教育者为主体,而将大学生这群受教育者当成被动接受的客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简化为单向的强制性的讲解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当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加强。从数量上来看,高校中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职工人数严重不足,而同时在质量上,大学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较少有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多为从其他专业转为从事此项工作。关于高校政工管理人员数量,国家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即每120至150名学生需要配备一个专职的政工管理人员。但在实际中却差距很大,多数高校只是在院系中配备了专职总支副书记或者党团委书记,与规定相比,专职的政工管理人员缺口很大。[1]另外高校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源于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人将其放在高校各项其他教学工作之后的次要地位,没有建立对这项工作恰当的评估机制和制度,使得高校政工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教育内容与学生本身成长和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新形势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但是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照本宣科的多,与时俱进的少。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等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缺乏、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如对于当前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就业难等现实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中难有体现,降低了这门课在理论层面的实际效用,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很不充分,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不多,同时支持大学生实践的社会力量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比较困难,即使有些学生联系到了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等,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真正提供一些有实际帮助的实践岗位。调查显示,大约25.2%的学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困难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大阻碍。

二、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定教育目标是启动这项系统工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定位准确、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的确立,是整个系统工程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评价这个系统工程运行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学以育人,教以化人,大学的本然价值是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要培养持有理想抱负、拥有健全人格、富有责任意识、兼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当前,受办学思想、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大学的办学理念出现了重大偏差,把培养“人才”径直等同于培养“人”,大学里思想荒芜化、价值虚无化、意义碎片化几成通病,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濒于丧失,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理性蜕变为单纯的效率和效用。针对此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显重要,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上的培养和引导,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并重,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独立人格和使命担当的“人”。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导向

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条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教育准则――因材施教,即针对每个弟子本身不同的个性特点,选取适合的传授内容和教导方式。因材施教原则背后隐含的是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实质,是对教授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及时调整教授内容和手段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这一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导向,在注重分析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个性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对学生心理和需求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要从根本上尊重和重视每个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心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收集每个学生的诉求,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需求出发,才能做到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只有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的理念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切实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实现培育人的目的。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重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责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会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等心理障碍。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成为必然要求。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填鸭式”的说教形成良好的补充,引导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对待现实、调整自我,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坚持建设高素质的教学主体

教学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活动的实施,从教学方法的选取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赖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素质的好坏、师德的高低、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思潮的复杂环境中,部分教师的理想意识淡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开始动摇,有的甚至在讲台上传播错误、偏激的思想观点,不仅没能在思想情感层面上对学生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反而可能将学生导向错误的方面。部分教师职业认同感淡化,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导向,忽视了精神导向,缺乏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仅仅将之视作谋生手段,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不安心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获取更多利益回报上面,没有起到灵魂工程师的作用。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够健全,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么是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要么是内容干瘪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和抵触情绪。针对上述种种情况,要加大教学主体建设,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教育体系设计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形势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不断改进教学体系设计,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选要求和选择。教学体系包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载体等主要因素,都要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设计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更好的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通过把握方向性、趣味性、针对性、选择性等原则?熏凸显教育内容的真理性、时代性、生活性、层次性?熏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推陈出新,改变过去单一讲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尝试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手段,通过综合化、人性化、现代化、中国化的立体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熏引导大学生更主动参与,实现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实现自主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转变。要遵循配套协调性、整合性和生活化原则,不断拓展教育载体,“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通过强化载体的承载功能、传导功能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吸引力。”[2]

(五)坚持创建有利于发展的教育环境

内因、外因关系原则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会通过内因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良好的外在环境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样不能忽视教育环境的建设,有研究者通过对比总结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特点,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国家的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尽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校园随处可见校旗、校训,著名大师、科学家、文学家等杰出人物的雕像和照片等。[3]因此,学校要在认真总结把握学校定位、大学生思想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遵循整体性、适应性、求实性、创造性、方向性和主体性原则?熏有组织、有计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有机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外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典型实践环境和媒介虚拟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谢莉.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

[2]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3]李祖超.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途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