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黄虎威《嘉陵江幻想曲》及音乐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黄虎威教授是四川音乐学院前作曲系主任,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这首《嘉陵江幻想曲》中就引用了四川民间音乐的曲调,其旋律写作以民族音乐语汇为创作母语,并在其中巧妙地融入西方作曲技法,使整首作品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突出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 黄虎威 嘉陵江幻想曲 民族风格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6
著名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前作曲系主任黄虎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他的作品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作为创作母语,创作出了既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又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钢琴作品。音乐语言的朴素单纯,民族风格的浓郁鲜明,音乐情感的深厚真诚,都在他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这首《嘉陵江幻想曲》更深切的表现出了四川巴山蜀水的美丽景色,让人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创作背景
《嘉陵江幻想曲》是黄虎威教授应1980年“上海之春”艺术委员会的稿约而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作品完成于1979年。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把自己对生活的种种认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在旋律创作上以四川传统民间音乐的风格为主,调式上也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为了更好地表现多种情绪,同时模仿古筝、扬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音色和织体写法,和声也由刚开始单纯的和声到后面的多次转调来实现和声的表现力,整曲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家乡山山水水和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乐曲构思中考虑到嘉陵江是川江中人们最熟悉的河流,可以用它代表川江蜀水,因而为此乐曲取名为《嘉陵江幻想曲》。
二、曲式结构
(一) 前奏
前奏是由17个小节两个乐句构成的。用淡雅而乡土风味浓重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开头乐句加工而成,主题音调以双手在高音区齐奏而出,有清澈明净的四川山歌特色,并用近似筝刮奏的音响把人们带进到巴山蜀水的秀丽景色当中。
(二) 第一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是有对比型中段和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首段一首漂浮在粼粼水面上的“船歌”。在吸取了川江船工号子和其他四川民歌中的某些特定音调后创作出旋律优美、抒情而富于歌唱性的曲调。 “船歌”之后补充乐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结束处是转调的过渡。第三乐句加以扩展,成为引向中段的连接部。中段开头的片断是一个乐段。左手部分是以两个小节为一组的材料连续出现八次,每组是由固定旋律与固定低音结合而成。固定旋律引用四川民间过“端午节”时川江上“划龙船”的歌调。乐段后面是它的两次变奏,第一次变奏采用复合节拍,前面的固定旋律经改写后成为固定低音,节拍是3/4拍。第二次变奏,左手用八度奏出的主旋律与右手弹奏的分解和弦相结合,音域宽广。第二次变奏后是用固定旋律的材料写的连接部,这个片段从低音区开始,在发展中逐渐推向高潮进而引出再现段。在高潮中再现的“船歌”变得壮丽辉煌,而后转为纵情歌唱,逐渐平息,结束处成为潺潺流水。最后是再现段,再现部分开始是由连接部分的F徵调式转bB徵调式上,在尾声部分又由降B徵调式转到G徵调式上结束。
(三)第二大部分
第二大部分是有展开型的中段和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两个单三部曲式再现时曲调都没有再现,主要采用变奏手法写成。
引子是前面四小节以模拟锣鼓声开始的。首段主题是一个由引自四川曲艺音乐“车灯”的主题音调创作而成的乐段。接下去是主题的两次变奏。其中第二次变奏移到上方小三度调性上。托卡塔式的中段采用分裂、重复、模进等手法处理来自首段的材料。最后是再现A段中,主题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主题旋律是分解八度音型,伴奏是一个固定音型,模仿锣鼓节奏,第二次出现主题采用重复八度和分解八度两种弹奏方法供演奏者选择,左手伴奏改为固定低音式的双声部音型。最后乐曲在八度双手交替音型急速、热烈的上行推动下达到乐曲高潮,完满结束全曲。
三、民族性的音乐风格
(一)五声调式为主的调性变换
《嘉陵江幻想曲》的调性是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变换。在乐曲主题发展过程中,作曲家通过非三度结构和弦进行调性变换,调性变换恰到好处,使整首乐曲曲调丰富多彩,耐人寻味。
乐曲开始时属于C宫系统,在十连音和十四连音处,运用“清角为宫”转到F宫系统。第五小节用非三度结构和弦转到了bE宫系统,使音乐呈现多层次的变化效果。又如乐曲第一部分首段“船歌”是a羽调式,乐段结束处是转调的过度,这里改变了和弦的三音,三音由C音变为#C音,调性顺利移到低小三度的#f羽调式上,音乐变得响亮而激情。
(二)民歌性的旋律
《嘉陵江幻想曲》是作曲家用自己最熟悉和喜爱的四川民歌为主题创作而成的,深刻反映了作曲家的民族音乐思想。在最开始的前奏中,作曲家选用当时四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旋律。
乐曲的第一部分中吸取了川江船工“号子”的音调和四川民间过“端午节”时川江上“划龙船”的歌调,而在第二部分中又用了四川民间歌舞“车灯”的旋律。这几个性格迥异的主题旋律都具有典型的四川地方特色,其旋律开头的几个音相同或相近,使曲中各部分之间密切联系,达到统一的民族风格。
(三)民族器乐化的织体
在《嘉陵江幻想曲》中有大量模仿民族器乐音色的织体写法,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的情绪,给整首乐曲增添了更加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模仿古筝、扬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音色和织体写法,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乐曲的前奏,好像是琵琶和古筝的合奏,引用的《槐花几时开》主旋律用琵琶轻轻地弹拨出细亮而有穿透力的声音,接着用典型的筝的织体音型,由短到长,由缓到急,描绘出一条宽广,滚滚流动的嘉陵江,让人们有亲临巴山蜀水的深切感受。乐曲的结束,作曲家再次采用了类似扬琴和琵琶的音型,用急板速度激烈地把全曲拉向高潮,再次抒发了作曲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形成首尾呼应。
四、结语
《嘉陵江幻想曲》这首标题音乐是黄虎威创作的典型的四川风格钢琴作品之一,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曲家非常熟悉和喜爱巴山蜀水的风土人情和民间音乐,为此以表达真情实感为目的创作了这部作品。在整首乐曲中,浓郁而自然的民族风格,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表达出了自己对家乡浓厚的热爱之情。《嘉陵江幻想曲》这部优美而又充满激情的作品是一部维护传统风格又富有时代精神的佳作。
作者简介: 姚岚, 女, 讲师, 研究方向:钢琴演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