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华盛顿广场》主题的含混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华盛顿广场》主题的含混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学过渡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出版于1881年的《华盛顿广场》是他早期一本优秀的中篇小说。作家因创作初衷与创作现实间的矛盾,使这部小说的主题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含混性。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华盛顿广场》 含混性 主题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学过渡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含混性”(ambiguity)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保罗•路卡克斯曾说,“含混性”是詹姆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有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小说发展史上一次真正的创新。一般认为,其早期作品的风格没有后期的浓缩和艰深,但以中篇小说《华盛顿广场》为例,看似平铺直述的故事,也有它的耐人寻味之处。小说讲述了一个不太复杂的故事,世故的斯洛泼医生因看穿女儿心上人的心机,坚决反对他们的婚姻,并以取消女儿的继承权相威胁。面对亲情和爱情凯瑟琳最终选择了后者,可是,爱人最终弃她而去,凯瑟琳因此终身不嫁。若干年后,莫里斯欲再续前缘,遭到凯瑟琳的断然拒绝。“这部小说虽属于亨利•詹姆斯的前期作品,但在其众多作品中确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是伦理观念和美学价值成功的结合,堪与文坛巨擘――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相媲美”。这是译者对该小说文学地位的概括。

1880年,詹姆斯在致豪维尔斯的信中称《华盛顿广场》是“一部纯粹的美国小说”。对此评论家彼得•Buitenhuis质疑,“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没有过多涉及民族性,场景大都只是局限在家中的前客厅里,几乎完全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他不理解詹姆斯如此说的缘由。詹姆斯曾说小说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英国朋友的弟弟正是小说中莫里斯的原型。他还说:“《华盛顿广场》也是学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创作技巧的一本习作,在小说的结构布局方面,特别是开头部分,的确也可以看到这位法国现实主义大师的影响”。可见这部“美国式小说”的美国式值得推敲。

罗伯特•Long却有不同意见:詹姆斯除了从巴尔扎克那里借鉴了现实主义,也深受美国本土作家霍桑的影响,比如:对于人物内心的关注,使之超越《欧也妮•葛朗台》。小说体现了个人的重要性――这一点被视为美国民主观的一部分,因而不能说该作品缺乏美国素材。他还认为《华盛顿广场》不再是美国式的罗曼司小说而已经转向对现代社会的研究。

以上观点各持己见,各据其理,但是就此认定这是一部“纯粹的美国式小说”,或完全否认它,似乎过于仓促,因为小说中除了作者想要表现的美国文化元素之外,确实还包含着其他元素,即便作者明确最初的创作目的,可初衷与现实产生了矛盾。小说出版前不久,詹姆斯在《霍桑传》一书中大发感慨,“美国二字,在欧洲人的字眼里,仅是专有的国家名称。它没有君主,没有宫廷,没有个人忠诚,没有贵族……没有文学,没有小说……没有埃普索姆的跑马场,也没有埃斯考特赛马场!”。

了解这一背景后再来看看这部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作者用‘华盛顿广场’地标式的建筑奠定其背景。他本人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童年时光。Millicent•贝尔曾说,“篇名烘托出一种文化感,具有某种历史或地域感”。主人公凯瑟琳一生都在华盛顿广场的家中度过,整个故事正面描述广场的场景不多,但第三章中,作者用近一章的篇幅展现其面貌。原本使用过去时带着回忆的口吻拉开序幕,当正面提到广场时,突然改用现在时,采用完全跳脱故事之外的语气,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他这样写到:“I know not whether it is owing to the tenderness of early associations ...[I]t has a riper, richer, more honorable look than any of the upper ramifications of the great longitudinal thoroughfare---the look of having had something of a social history(我不知道往日的传说轶闻是否给广场增添了一抹柔情……广场有一种成熟、丰富、庄严的气氛,这表明它有过一段非凡的社会历史。)时态的转变效果如同作者手中握着一只长焦摄像机,正由远及近拍摄着,拉近与读者的时空距离。作者为小说加入的这段背景内容,有人说是詹姆斯记忆中童年时代的纽约,带有强烈的自传式口吻。同霍桑在《红字》前言中讲述其故事的现实来源一样,小说在第三章中詹姆斯有意识要突显某种历史传统,作家在各自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眼中的美国素材。作者试图渲染故事背景的历史和文化感。詹姆斯提及这是一部美国式小说时说:“这是一部可怜的(poorish)美国小说,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要为它加入一些素材(paraphernalia)”。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所做的努力。作家称之为‘可怜的’美国小说,正是由于单薄的文化现实常常让本土小说家感到无物可写。

凯瑟琳是詹姆斯笔下典型的美国女孩形象,单纯、天真、未经世事。评论家指出这种自然纯真人物的个性也如历史短暂的新英格兰国家一样纯朴自然。评论家加佳诺分析凯瑟琳的成长历程时指出,正是这种单纯和纯真让凯瑟琳有机会认识生活、感知生活、并最终认识自我。这一典型美国人的形象, 正是文中的美国素材。如果说单纯天真是凯瑟琳自我完善的内因,那么,促使这个内因发生作用的外因也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小说中作者对另外一个重要情节的安排值得思考。凯瑟琳的蜕变是在与父亲欧洲之行之后,可见欧洲之行是凯瑟琳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作者虽未正面描述欧洲一年的生活,但是,透过和她最亲近的人,仍能了解到海外旅行带给凯瑟琳的变化。父亲说:“凭你所得到的丰富知识与高雅旨趣,你的身价顿时增加了一倍。一年以前你还有点肤浅,有点粗陋。但是现在,你领略了这一切,你能欣赏这一切,你会成为一个使人愉快的伴侣”。姑母感觉:“从来没有见到过她这副神态,经过仔细观察,她认为这是海外旅行的结果,海外旅行使她变得更自信、更成熟了。她觉得凯瑟琳外貌也有了改进,长得更俊俏了”。经历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凯瑟琳完成了自我蜕变。这是欧洲文化因素在詹姆斯这部“纯粹的美国式”小说中的所担当的特殊地位。虽被称为“美国式的小说”,却仍然包含着其他文化要素,本着要写一本“纯粹的美国式的小说”的想法,最终仍然需要欧洲元素来完成创作,这说明当时作者创作的困境。

凯瑟琳个人成长经历的坎坷,暗喻美国要形成自己的文化,其过程也同样坎坷。作者试图借鉴欧洲文化,但对于欧洲文化在美国形成自己的文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美国人应有的态度作家本人没有确定的答案。正如小说的结尾,凯瑟琳是不幸的。二十年后她拒绝了莫里斯,有些评论家认为,凯瑟琳在道德上保持了绝对的纯洁,这种纯洁性就是美国传统中的道德意识。作者心中对现状不满,可是面对欧洲文化,他的态度还是十分谨慎,欣赏的同时并没有一并接受。对于欧洲文化在构建适合美国国家发展的新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作者是矛盾的,并无答案。故事中的莫里斯是受欧洲文化影响最深的美国人,“他在纽约完全是个陌生人,他出生在这个城市,但多年外出,在世界上四处漫游,也可以说是到过海隅地角,直到一两个月前才迟迟归来”。对这个已经欧化的美国人,作者是批评的。在詹姆斯看来,失去美国人的本真,抛开自我,完全吸纳欧洲文化,对于美国文化的构建并无益处。

一方面不满美国文化的现状,但又绝非将其完全抛弃;另一方面面对欧洲文化本身的吸引力,作者试图借鉴,但如何借鉴在作品中没有答案。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现实生活中,这都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J•A沃德在论述詹姆斯作品中的含混时说,同燕卜荪和其他人所说的含混概念不同,Edmund•威尔逊和C.T.撒缪尔斯认为,在某部作品中,作家对他所要表现的内容不确定,或者同时表达了两种相对立的含义,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含混 。“[詹姆斯]他主张小说的创作‘并非需要道出全部’,而这一观念使他的小说意味含混”。因此,他的小说往往无法轻易读懂,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可悟出其中真谛。

综上所述,詹姆斯因创作初衷与现实间的矛盾而使创作陷入困境,这一矛盾造成小说“美国式”主题的含混,同时对于美国如何形成自己文化,作者没有答案。从创作最初到“后期詹姆斯风格”的形成,他从未停止过探寻和思考。

[上海市教委社科基金项目“亨利•詹姆斯及其现实主义研究”05ES97。]

参考文献:

[1]. Lukacs. Paul. “Unambiguous Ambiguity: The International Theme of “Daisy Miller”.”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J].1988: Autumn.

[2]. 戴镏龄等,编者的话.侯维瑞译.亨利詹姆斯著.华盛顿广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3].Long.Robert Emmet.The Great Succession Henry James and the Legacy of Hawthorne [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ittsburgh, 1979.

[5].亨利•詹姆斯:《华盛顿广场》,侯维瑞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6]. Long. Robert Emmet. The Great Succession Henry James and the Legacy of Hawthorne [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ittsburgh. 1979.

[7]. James. Henry. “Henry James from ”“Hawthorne”, American Literature, American Culture [M]. Edited by Gordon Hun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Bell. Millicent.“Style as Subject Washington Square.” The Sewanee Review [J]. Vol. 83, 1975.

[9] James. Henry. Washington Square [M]. Wordsworth Classics Great Britain, 2001.

[10].Hutchinson. Stuart. “Washington Square: The Look of a Social History.” Henry James: an American as Modernist [M]. Vision press limited London. 1983.

[11].Hutchinson. Stuart.“Washington Square: The Look of a Social History.”Henry James: an American as Modernist [M]. Vision press limited London, 1983.

[12].Gargano. James W. “Washington Square: A Study in the Growth of an Inner Self”.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James: The Early Novels [M]. G.K.Hall & Co. Boston Massachusetts. 1987.

[13].Ward. J. A. “The Ambiguities of Henry James.” The Sewanee Review [J]. 1975.

[14].Lukacs. Paul. “Unambiguous Ambiguity: The International Theme of “Daisy Miller””.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J].1988: Autumn.

马 俊、王跃洪: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