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凡中存奇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凡中存奇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考场作文训练要紧扣阅卷要求,注意突出结构训练,了解考场作文结构的一般要求,熟知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式,掌握常见结构的特征,把握训练重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引导学生解决作文标题、开篇、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结尾等相关结构方面的问题,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关键词:作文 高考 训练 结构

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主题恰如文章的灵魂,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此言甚是。它指出了结构对于文章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就是文章,至少是一篇文章的主体。

但从考场阅卷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往往舍本逐末,更多地注重语言、修辞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对文章的主体――结构却视而不见,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部分学生在结构上太过做作,让阅卷老师云里雾里,找不着北。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①缺胳膊少腿,结构不完整;②主次不当,详略不当;③结构与文体不统一,文体不明:④顺序错乱或章节间缺少必要联系;⑤结构松散,不紧凑。结构直接关系文章主旨的表达,结构出了问题,其文章的高下优劣自然立判。

一、文章结构的要求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与构造,古人称之为“谋篇”“布局”,材料选好之后,还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对材料的处理与组织,即是结构,它是作者思路的外化。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往往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安排问题,它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材料有顺序、有步骤、有主次科学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一般来说,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1.简明易懂,清晰干净,切忌拖泥带水、含混不清。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文体要明晰,文体的要素健全清楚;二是文章整体谋篇布局要清楚,让人一看即明。考场作文一般没有文体限制,但并不等于没有文体要求,考生可以选用记叙、议论等考场常用文体,也可以用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但都必须首尾俱全、结构完整,且要符合所选用文体的结构特征,具备该文体的基本要素。在整体布置上,标题、开篇、结尾等外在特征要鲜明,让人一看即明,文章结构的标志要清楚鲜明,不冗杂,不混乱,让人一看即知行文脉络。

2.结构完整,要素齐备,切忌支离破碎,有头无尾。文章讲究首尾完整,要素齐备,缺头少尾的文章无论语言如何精美,词章如何华丽,都不可能获得高分。在写作中,要注意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好主次、详略,谋划好如何开篇,如何过渡,如何分段,如何照应等。但凡思路转换,材料变化、人物改变、叙事更迭等处,均应安排适度的过渡处理,可以采用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等承上启下。此外,还要注意前后勾连,首尾呼应,让整篇文章呈现出一个整体性出来。

3.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切忌颠三倒四,杂乱无章。文章均是由若干部分衔接而成,这种部分间的关系就是文章的层次关系。层次直接反应作者的思路,揭示文章的脉络,故学生对文章各部分要有总体安排,分几层,每层几个自然段,要胸有成竹。此外,段与段间的字数和摆布也应有大体安排,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美感。

4.布局合理,匀称美观,切忌畸轻畸重,虎头蛇尾。文章布局讲究匀称得体,有些学生开篇引写了两三百字还没切入正题;有些学生不懂材料的详略安排,事无巨细,导致文章收不了尾,或头重脚轻;还有的学生主体展不开,无话可说,最后字数不够,在结尾写一些废话滥竽充数。这类文章毫无美观可言,自然评分极低。

二、常用的结构模式

结构安排说来复杂,但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几种模式,活学活用,却能收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在考场上博得老师的青睐。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常用且很有效的几种结构模式:

1.总分式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老套,但写作考场作文效果却十分明显。这种结构模式包括三种类型:①总一分一总式,即是先总写提出论点,后分写分析、论证论--点,再总结得出结论,这样能起到首尾照应的效果。②总一分式结构,即先提出论点,然后逐项论述论点,对中心论点加以阐发。③分一总式,先围绕所述中心,逐步展开论述,然后再总结归纳中心论点。郁达夫《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就是一篇很典型的总一分式结构的文章。

2.并列式结构。为了证明一个观点,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一种精神,分别从几个不同方面选择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不分主次,无先后之别,呈现出一种并列关系。如果把这种结构用于议论文,其结构常表现为如下模式:①引论;②本论;③分论点(一)(分论点一+事例一+道理);④分论点(二)(分论点二+事例二+道理);⑤分论点(三)(分论点三+事例三+道理);⑥结论。2008年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就是对本模式运用得很纯熟的一个范例。

3.递进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即是先提出总的观点,然后逐层深入展开论证,几个分论点间有严密的先后关系,或由浅入深,或由小到大,逐层深入,如抽丝剥笋,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后一层是前一层的深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论证方法,既可以从个别到一般,也可以从普遍到特殊,并不绝对化。李密《陈情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就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

4.对照式结构。内容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结构形式上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对立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两种事物一经对比,优劣高下立判。在写作时,也可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来取意行文。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透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阐述的事理更有说服力,更深刻。通过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通过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通过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比只从正面多角度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用于议论文来,其结构模式表现为:①引论;②本论;③正面论证(正面分论点+正面举例+正面说理);④反面论证(反面分论点+反面举例+反面说理);⑤结论。在这里,正面与反面不局限于一个,正面与反面也可以交换过来。运用这种模式,还可以将驳论与立论结合起来。苏洵《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人教版高中第三册)可以用来作为例证。

以上四种结构模式是实战中易学易用的模式,在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我们都能窥见它们的身影。

三、结构模式的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考场作文既要把握一些常用的模式,同时,对于学力较好的学生也要善于打破常规,敢于适度创新,让文章的结构新颖,不落俗套,为自己的文章增姿添色。以下几种结构可供有余力的学生参考:

1.镜头剪接法。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数个生动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剪切组合起来,形成文章,这就是镜头剪接法。主题是灵魂,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的各个片断,或是各个不同的事件,或是不同的景物描写片断,都要紧扣主旨的需要。镜头剪接法构思文章,主题一旦确定,思维即纵横驰骋,进入漫想,有广阔的、自由的想象联想空间,写出的文章,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如2007年湖北卷《诗人、、酒》就是一篇运用这种方法的杰作。

2.点面结合法。向水面投一粒石子,波纹就从石子入水的“点”向外荡漾开去,“面”和“点”组成一幅和谐的图景。隆冬时节,瑞雪盈眼,一株寒梅,凌风傲雪,灿若桃花,这“点”和“面”又将会是怎样的一幅动人的画面!把这个生活图景移植到作文上,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点”是镜头特写,给人以具体、深入的印象,“面”是俯视图,给人以广阔展放的视野。点面结合的方法散文多用。

3.悬念解疑法。在作品中设置悬念,既可避免叙事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曲折:又可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如《祝福》开篇就设了祥林嫂“老了”的设悬。悬念的设置一般有:开篇设置悬念,在叙事的过程中制造悬念。本模式一般按照“设悬探疑释疑”来展开。

4.欲擒故纵法。在论辩性的文章中常用此法来反驳错误观点。它一般先亮出对方观点,然后,抓住对方要害,驳倒他,“纵”是为了“擒”,为了最后驳倒对方,最终达成立自己的观点的目的。

5.首尾圆润法。在叙事或小说类习作中最注重这一点,前面出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出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即前后照应,首尾圆合。首尾圆润一般有如下要求:首尾照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照应;文题照应,比较含蓄的标题在文章中须加一定说明或体现;情节照应,典型的情节反复出现,在传统小说创作中又称草蛇灰线;伏笔照应,即预先埋下伏笔,前伏后应。如小说《边城》对唱歌的描写即是首尾圆润的得意之作。

结构好比建筑中的框架,框架不牢,无论用再华美的材料,再精心地进行雕琢,始终建不出好的房子来。反之,好的结构,能带领我们踏雪寻踪,找准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深入考虑文章的结构,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在考场上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