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在思孟儒学中,“诚”具有极高地位,诚是天道,诚是规律,诚是智,诚是明,至诚善造化,至诚善成就,人生的根本就在于修身立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的理论对当下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孟儒学 诚 至诚 思诚 素质教育 意义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当下,已整整十多年了,然而其实施状况依然令人堪忧,其育人机制、模式和方向依然值得商榷,笔者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爱好者和当下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借古启今,多有感触,特著此文,诚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诚是天道,诚是规律

首先,天道即自然之道,规律即自然规律,在子思《中庸》篇中用道、性等表示,子思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他特别看重“诚”的地位,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说,真诚,是天的德性;真诚是人的自我完善,而道是自己所遵循。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事物。孟子更是在此基础上做深入的探讨和追思,进一步确立“诚”在人生人格中的根本地位,他在《孟子· 离娄下》一文中指出:“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即是说,天下讨论万物的本性,只是寻求缘由就行了。这个缘由,是以顺乎自然为根本,孟子以此为价值标准,与子思相同,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我固有的。他在《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成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在《孟子·告子上》中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样,不但稳固了诚乃人生根本的地位,而且将其和德之善、人之四心、四端自然联系起来,赋予其具体的仁义礼智内容,并称其为本心、良心、良知良能、赤子之心等,他在《孟子·尽心上》篇中说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的良心在后天环境下逐渐减少,就仿佛斧头对于木材那样,天天砍伐还能美吗?在《孟子·告子上》中,他坦诚指出:“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为此,在《孟子·离娄下》中他感慨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二、诚是智,诚是明

首先,真智契性。对此,孟子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他在《孟子·离娄下》中分析道:“天下之言性,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所以,真智在于发现,发现缘由,找出规律,契理契性,与道相合。这样的智当然是诚。故诚即智也。

其次,诚即明也。诚如子思在《中庸》中所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说,由真诚而明道理,叫做天性;由明道理而真诚,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会变得真诚。

上述无论诚即智也、诚即明也,都告诉我们:以德可以获智,德即是智,以德可以通道,德即是道。道德不二,德智圆融,离德无智,无诚无明。

三、至诚善造化,至诚善成就

首先,至诚善造化,至诚能感动。诚如子思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又如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所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其次,至诚善成就,成己成万物。绵延岁月久,高明天地阔。恰如子思说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以至将至诚推至细小的事情上,“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恶为善,成就美好,促进和谐。

四、诚之与思诚:从天道向人道的转变——存心养性与诚心教化

首先,诚之,是子思在《中庸》中提出的,他说:“诚之者,人之道也。”和诚者是不同的境界。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思诚,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篇中提出的,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在《孟子·万章下》中他具体指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其次,无论诚之或思诚,都是尽心知天,加强自我修养,存心养性、诚心教化、成己成人的过程。第一,就诚之而言,子思在择善而固执的基础上,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具体修养功夫和阶段。第二,就思诚而言,孟子提出更宽广的返回本心的不同途径:其一,他从人性本善本诚的理念出发,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其二,人对其善性诚心要操持涵养,原因在于他看到人心在生活中的变化,正如他在《孟子·告子》篇中所言:“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之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此处,孟子特别为人们树立了存心保性的道德典范——君子,在《孟子·离娄下》篇中他指出:“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还深入思考研究了人的心志、心气的关系,在《孟子·公孙丑》中指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其三,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前面说过,诚即善也,善即有利也,顺其自然,合乎天道。此处,孟子进一步从人对善的心理感觉和评价角度揭示善的本质,揭示人对善的涵养和充实带来的形象美,可谓善即乐也,诚即乐也。这种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善良诚实本性充满在人身上,会生发意想不到的美感,产生妙不可言的意境,正如他在《孟子·尽心下》篇中指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其四,找回本心,求其放心。在《孟子·万章下》篇中,孟子痛感道:“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五,尊道贵德,真诚一生;尽心知天,修身立命。前者如子思在《中庸》中所总结的“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后者如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中归纳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矣,所以立命也。”其六,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论述至此,不难看出,人生有规律,成长有规律,心理发展有规律,修身养性有规律,当下素质教育有规律,这一切皆有赖于思孟儒学“诚”的根本,有赖于思孟儒学对诚心人灵魂世界和外在行为关系的发现,此刻,当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相信,这应该是基于对人生真切体会而凝结提炼出的真谛啊!

五、思孟儒学“诚”对当下素质教育的启发

综上所述可知:“诚”在思孟儒学体系中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诚是天道,诚是规律,诚是人生心理的根本。诚是智,诚是明,至诚善造化,至诚善成就,诚是道,诚是德,诚是善,诚是乐,人生就在于诚之或思诚,人生就在于存心养性,反身而诚,这些无疑对当下素质教育有很多启发:第一,既要重视智育,又要重视德育,并真正以德育为先;第二,尽量避免急功近利、割裂德育智育关系的做法,开展诚实教育,走进心灵,反身而诚,回归道德原点,回归智慧原点,回归人生成长心理原点实际,风物长宜放眼量,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思孟儒学“诚”的文化智慧明灯照亮我们的未来,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责编/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