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通后重 第1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通后重 第1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通的载体是商业。商业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它既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商业的独立存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一、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有助于产品的市场实现

由于商业的产生,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换活动,解决了同一生产者既要参与商品生产,又要进行商品交换的矛盾。“一个商人(在这里只是看作商品的形式转化的当事人,看作买者和卖者)可以通过其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器,能减少力的无益消耗,或有助于腾出生产时间。”(《资本论》第3卷第364页)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的分离,不仅可以节省劳动者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投入生产,实现社会的合理分工;而且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缩短了流通时间,加速了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进程。

二、节约社会劳动,有助于社会再生产规模的扩大

商业的存在是社会劳动的节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的统一。由于流通领域资金的增加,意味着用于直接生产资金的减少。如果所有的生产企业都要自营商品买卖业务,势必需要在流通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整个社会用于生产的资金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影响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商业的存在,专门组织商品流通,可以代替众多企业在流通的投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节约社会资金,降低流通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速度,减少流通资金占用,从而增加生产的投入,有助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规模。

三、有助于促进市场体系发育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资源在不同行业、部门及区域的流转及配置,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实现。一方面,交换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也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不能通过交换来补偿要素资源,再生产也无从进行。同时,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不断扩大,市场也会获得全面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市场机制运行必然发生成本代价。交换须以一定的资源支出为代价,因而产生交易成本。加上市场不确定性(价格、质量、品种等)、交易对手数量等因素以及人的因素(有限理性的机会)等等,增大了市场交易的难度和交易的风险系数。显然,商品交换,运用市场机制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也是不低的。完善的市场,高效的流通,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再生产与促进论

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流通是与交换的地位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组成,“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91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在这个统一体内,生产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决定着交换、分配和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它不仅影响生产,还通过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间接地反作用于生产的整个过程。

从总体上看,交换是受生产所决定的。生产决定交换取决于以下因素:第一,生产为交换提供物质对象。第二,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交换是在生产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有分工才有交换,社会分工越深入、越细致,交换就越发达、越精细。第三,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方式的性质变了,交换关系也就随之发生变化。第四,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第五,生产为交换手段的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交换虽然被生产所决定,但交换也可直接影响生产,对生产起反作用。第一,交换使社会再生产最终得到实现。一方面,没有交换,产品就不能进入消费领域;另一方面,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的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取得也不能最终实现。第二,交换能促进生产的分工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交换能促使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第三,交换的发展会促使生产性质发生变化。在历史上,商品交换曾促使原始社会瓦解,商业曾分别促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两种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第四,商品交换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商品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商品生产是以商品交换为前提条件,当市场扩大,交换范围扩大,产品有了销路,便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流通速度越快,流通的时间越短,同一资本能够重复生产过程的次数就越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31页)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总额就越大。第五,交换还能够缓解或激化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而促进或缓解生产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后重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着社会再生产过程,流通仍是生产、分配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从经济运行的层次看,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中,生产与流通关系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中买方市场形势成为一般现象,流通在经济运行中对生产、分配和消费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既处于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地位,又处于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枢纽地位。

这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完全建立在流通基础上的,流通成为生产是继续进行和进一步扩大的关键。首先,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能否实现“惊险的一跳”,即能否完成流通过程所决定。其次,维持再生产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部分要通过市场即流通过程取得,各种生产要素能否在流通过程中高质量地获得,就成为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第三,生产的规模是由商品销售规模决定的,而商品销售是依靠流通过程进行的。因而,流通过程是否畅通,决定着生产采取中断、简单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流通业本身作为一种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本身虽不创造价值,但却决定价值的实现,促进价值的增值,加速社会财富的膨胀。它在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甚至超过第一二产业。下面是几个验证“流通后重地位”的实例。

从发达国家来看,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制造业吸引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在20世纪,流通革命使流通业吸纳了从制造业中释放出来的大量过剩人口。目前,美国3/4的劳动人口与日本2/3的劳动人口都是从事流通业。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也在50%左右。

在我国,就业人数在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1994年为54.3:22.7:23,预计2010年将是38:24:38。三类产业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八五”期间为20.7:47:32.3,预计2010年为8.5:54.7:36.8。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值较低,但其增长趋势是不容忽视的。

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流通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市场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就越明显。根据联合国1996年统计年报数字,1973年―1993年,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德国(1970―1993年)、法国(1980―1991年)6国的商业增加值每增加1%,则会分别拉动各国GDP增长0.1525%、0.1378%、0.1381%、0.1281%、0.1063%和0.1472%。上述6国商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居第4位,其中英国和韩国位于服务业之前,居第3位。可见,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重要依赖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的过渡转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商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亦日渐显现。1978―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地位已超过第一产业居第2位。其中商业占第三产业产出近3成的份额。商业产出平均年增长率9.87%,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同步。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所有产业部门中仅次于制造业居第2位。从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看,1991―199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年增长速度约为10%,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同速。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6%,高于GDP增长率1.8个百分点。显然,流通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潜在的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