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崇明鲜食蚕豆新品种鉴定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崇明县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连续2 a对4个鲜食蚕豆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宁研鲜豆1号与对照日本大白皮相比,连续2 a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但抗病抗逆性较差;启豆6优相比对照减产,不适合崇明本地栽培;宁研鲜豆4号表现不稳定,建议继续参加区域试验。
关键词:鲜食蚕豆;新品种;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4-0009-03
为鉴定新育成和引进的鲜食蚕豆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商品性,筛选适合崇明岛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的鲜食蚕豆新品种,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应用价值,为蚕豆品种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在2011-2012年期间对4个鲜食蚕豆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2011年试验在崇明县新河镇新民村的上海瀛旭蔬果专业合作社进行,2012年试验在崇明县港西镇北双村的上海崇明晖远蔬菜园艺场进行。土质均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畅通,瀛旭基地前茬为鸡毛菜,晖远基地前茬为花菜。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分别为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农机推广中心和南通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启豆6优选系、宁研鲜豆1号、宁研鲜豆4号和日本大白皮,共4个品种,以日本大白皮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设6行区,行长5 m,行距1 m,株距16 cm,667 m2栽 4 000株左右,穴播1粒和2粒间隔播种,播种深度8 cm,每穴定苗1株或2株。
收获鲜荚时每小区去边行不计产,收中间4行计产。试验四周设2行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同品种延伸种植。按《蚕豆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鲜食蚕豆于脐色由黄显黑时采收,每一个小区(包括对照)分1~2次收获,累计实产。考种时每小区在中间4行选择连续10株,考种植株产量计入小区实产。
1.4 栽培管理
鲜食蚕豆于11月1日播种,整个生育期200 d左右。足墒播种,播种深浅一致,确保一次全苗,播种时667 m2施过磷酸钙50 kg,播后喷施除草剂。
试验地各项农事操作在试验同一重复内保持一致,且在同一天内完成。生育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初花期每667 m2施尿素5 kg。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2 a的连续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蚕豆品种间产量也存在差异(表1)。根据试验数据,宁研鲜豆1号产量最高,2 a的产量和对照日本大白皮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2011年和2012年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59.03 kg和622.29 kg,比对照增产69.35%和19.20%。宁研鲜豆4号和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启豆6优2011年667 m2产量为254.12 kg,与对照日本大白皮没有显著性差异;2012年667 m2产量为380.86 kg,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比对照减产27.05%。
2.2 农艺性状
综合2011年和201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表2,3),宁研鲜豆1号植株最矮,始荚节位靠前,单株荚数较多,单荚较长,单株荚质量和荚长明显高于对照日本大白皮。2011年启豆6优和宁研鲜豆4号株高比对照偏高,始荚节位比对照偏晚,单株荚数比对照偏少;2012年启豆6优和宁研鲜豆4号株高矮于对照,始荚节位分化明显,启豆6优结荚早于对照,宁研鲜豆4号结荚晚于对照,单株荚数均比对照少。启豆6优2 a单株荚质量和荚长均比对照少,宁研鲜豆4号单株荚质量和荚长2 a均高于对照。所有品种的荚宽和鲜籽长、宽差别不大。除了启豆6优的鲜籽百粒质量最低,其余品种的鲜籽百粒质量差别不大。启豆6优的鲜百荚质量和荚粒数都是最低,宁研鲜豆4号和宁研鲜豆1号的鲜百荚质量和荚粒数相差不大,且均高于对照日本大白皮。
2.3 抗病、抗逆性
2011年宁研系列的鲜食蚕豆品种抗病抗逆性均表现良好,对照日本大白皮略差,启豆6优表现最差,锈病、炭疽病发病较重;2012年宁研鲜豆4号表现最抗病,启豆6优锈病最重,其次是宁研鲜豆1号比对照日本大白皮病害略重。2 a的试验结果表明,宁研鲜豆1号和日本大白皮抗倒伏性强,宁研鲜豆4号轻微倒伏,启豆6优中度倒伏(表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宁研鲜豆1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于对照日本大白皮,表现最好,产量为第一位,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抗病抗逆性较差,对栽培技术和栽培环境的要求较高,但还是比较适宜崇明岛生产种植,可以依据农户生产水平进行选择性推荐。对照日本大白皮各方面综合表现较为稳定。启豆6优抗病抗逆性好,但产量最低,经济效益不高;宁研鲜豆4号表现最不稳定,受环境天气影响变化很大,要继续进行区域试验确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蒋华.菜用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7):147-148.
[2] 徐泽茹,胡铁欢,代雨宾,等.黄淮海夏大豆品种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2):37-39.
[3] 韦海忠.毛豆(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4):55-56.
[4] 吴东根,赵文伟.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7(5):26.
[5] 林茂盛.菜用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当代蔬菜,2005(12):38.
[6] 唐永晖.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5(3):4-5.
[7] 孙丽霞,毛伟海,龚亚明,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2(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