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髋动力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用PFNA治疗,125例用DHS治疗。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38个月,平均15.3个月。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DHS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

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PFNA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更有优势。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髋动力螺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15-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较多并发症。为减少由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功能康复,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早期牢固的内固定和功能锻炼已成为其公认的治疗原则。本文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用PFNA治疗,125例用DHS治疗。现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61例,其中PFNA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45~97岁,平均72.3岁。致伤原因:摔伤28例,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1例。骨折分型:Ⅰb型4例,Ⅱa型6例,Ⅱb型17例,Ⅲ型8例,逆粗隆型1例。DHS组125例,男40例,女85例;年龄35~98岁,平均70.8岁。致伤原因:摔伤108例,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4例。骨折分型:Ⅰa型9例,Ⅰb型42例,Ⅱa型11例,Ⅱb型37例,Ⅲ型25例,逆粗隆型1例。

1.2 手术方法。入院后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术前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协调诊治全身疾病,所有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施行手术。144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17例采用全麻。患者于骨科牵引床上取仰卧位,通过足固定器适当牵引,进行手法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复位后消毒铺巾。①使用DHS。取患侧股骨大粗隆外侧纵形直切口约10~14cm,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钝性分离骨外侧肌,充分显露股骨大粗隆、股骨颈基部以及股骨近端,在大粗隆下2~3cm处用骨钻钻一小孔,放置导引角度定位器,选用与股骨干呈合适角度的定位经骨孔放置导针。当确定导针位置及深度满意后,透视确定导针进入头颈中的位置和深度,满意后沿导针扩孔、攻丝(骨质疏松者不攻丝),植入长度合适的滑动加压螺钉,安装套筒钢板,轻推套筒钢板滑入滑动螺钉尾端,骨折端加压,并将钢板与股骨干外侧骨皮质紧贴,拧入皮质骨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在滑动加压螺钉钉尾部拧入加压尾钉,常规冲洗伤口,逐层关闭伤口。②使用PFNA。由大粗隆顶点向近端2cm处做2~4cm皮肤直切口,钝性分开部分臀中肌肌纤维,用手触及股骨大粗隆顶端,于大粗隆顶端前1/3处骨皮质用棱形锥凿穿大粗隆顶点骨皮质。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直接插入主钉至合适位置,通过体外瞄准器打入螺旋刀片,再植入尾帽,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选择静力型或动力型远端锁钉,常规冲洗伤口,逐层关闭伤口。所有患者术后第2d即可让患者坐起、翻身,并进行髋部肌肉锻炼以及膝关节屈伸训练;术后1~3周鼓励患者拄拐或步行器保护下部分负重。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比较和疗效情况如下。

3 讨论

3.1 DHS基本原理。DHS的基本原理是将滑动加压螺钉插入股骨头颈部以固定骨折近端,在其尾部套入一侧方钢板以固定骨折远端,其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系统固定后承受大部分负荷直至骨折愈合;固定后股骨颈干角自然恢复、骨折端特别是股骨距部分可产生加压力。因此,本文认为对于稳定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考虑使用DHS,其滑动加压螺钉可使骨折断端产生加压,以达到更好的复位,相反对Ⅰa型骨折,如使用髓内固定在插入主钉时易导致骨折端的分离和移位。

3.2 PFNA基本原理。PFNA为AO/ASIF设计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改进型,相对于PFN有2枚螺钉锁向股骨颈,减少了手术步骤、时间和难度,而且避免了有些身材矮小的患者股骨颈较窄,难以放置2枚螺钉的尴尬,以及术后“Z”效应的发生。PFNA顶端有6°的外翻弧度能使其主钉顺利的插入,一般可直接插入主钉,这样可减少对骨髓腔内的血运的破坏,缩短手术时间,但对于身材矮小以及骨髓腔小的患者,在导针引导下进行股骨髓腔的扩髓,插入时避免用暴力。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得以良好复位,牢固固定,使患者能够术后早期肢体活动及部分负重,早期离床,从而尽快恢复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发生。PFNA、DHS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但PFNA比DH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下地行走时间早,PFNA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更有优势。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在能熟练掌握各种内固定系统操作技术的同时,更应当明确各种内固定操作系统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以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做到个性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康亦锋.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0年03期

[2] 郑永育,章文杰.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7期

[3] 范乃人,占卫兵,杨志芬.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的术式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