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单男孩儿阿龙:这里是北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单男孩儿阿龙:这里是北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阿龙,原名卢文龙,北京电视台主持人,2003年3月进入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四海漫游》栏目组工作,担任外景主持人;2003年7月开始担任《这里是北京》栏目的主持人,其京腔京韵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生于斯长于斯

电视上的阿龙,总有着一副与年龄不甚相符的成熟与稳重,他头头是道地聊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对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胡同、城墙的每一道拐弯如数家珍,开口讲起那一个个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故事,像是唱起一首首古音古韵的歌儿,从容而悠扬。微博里阿龙这样形容自己:“其实我是西单男孩,正根的。出生在西单??后来胡同拆了,我们搬到了南三环,已经上班,不看动画片了,西单女孩进城了,西单男孩出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经历过胡同生活的阿龙,谈起当年胡同里的卫生状况,难免皱眉。一年四季总弥漫着一股潮气,夏天则更是湿热难忍,洗澡都是光着膀子弄一大盆水,过“泼水节”??但所有这些不方便,却也成了他日后回忆中的有趣经历。那时候没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但胡同里长大的小孩儿似乎特别能给自己找乐儿。胡同口小卖部有卖弹珠枪的,枪上有弹簧,可以射出弹珠,阿龙就怂恿小伙伴儿们一人买了一把,这下曲折的小胡同变成了小男孩儿们巷战的战场,要放在现在,那就是真人CS。胡同生活带给了阿龙很多,除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更有着一份对于人生的理解,在他看来,胡同生活中,街里街坊的那份人情味儿,那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交流尤为珍贵。“那会儿的人有自律性,比如我们是街坊,你得罪我了,不能跟你吵架,只能旁敲侧击地点你一下——你这人不地道。为什么?咱俩只要一撕破了脸,我也没钱买房,你也没钱买房,还在这院里住,低头不见抬头见,多别扭。”

2003年非典之后,阿龙正式进入了北京电视台,那年他22岁还是半实习半工作状态。以一个小年轻的身份做《这里是北京》这样一个要求一定文化底蕴的节目却并不胆怯,因为老北京的生活让阿龙养成了一种泰然自若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使得他在主持《这里是北京》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镜头前的他,无论讲起什么,侃侃而谈之中,都有着一份娓娓道来的不紧不慢、从容自如。

随着节目一集一集地下去,阿龙用他京腔京韵的主持方式吸引了一批铁杆儿观众,几年之后,节目越做越深,老观众跟着走,新观众也慢慢被“勾引”过来。他也越来越懂得把握观众的心理,北京文化以厚重为特色,专门介绍文化总难逃枯燥、晦涩的苛责,他颇费苦心地解构每一期节目,使得节目内容都尽可能接近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北京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把这些东西给凑齐了,不就跟讲一个故事一样嘛。然后有矛盾,用矛盾推进情节,大家自然就可以看进去了。”

说起来好像是一段波澜不惊的经历,但在北京台这个人才云集的地方,阿龙也奋斗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逐渐被观众发现和认可。节目越来越火,“阿龙”的名字也被叫得越来越多,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阿龙的原名叫卢文龙。提起现在自己这个家喻户晓的外号儿,他似乎还有一点无奈:“同事叫的,没办法。”“卢文龙”三个字有一段来历:阿龙的爷爷有四个儿子,原本惦记着孙子辈正好可以叫“龙凤呈祥”,阿龙是长孙,占了“龙”这个字,没成想到第二个孙女这儿就看出问题了,“叫卢文凤,土了。所以从二往后二、三、四,我这仨妹妹,谁也没有按龙凤呈祥起,就龙凤,后面没了。”这个拗口的名字使得同事们纷纷偷懒儿叫他“阿龙”,倒也成就了今天这个响亮的外号儿,算是塞翁失马。

主持事业蒸蒸日上阿龙并没有停止努力。对北京文化执着的爱,使得他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这份文化真正地传播开来、传承下去。他创办了《北京话话北京》,卷起袖子,亲自上阵,自任策划、主编,这个节目对他来说,是一个可以放手展示的舞台,也是一个回馈观众的机会,“《这里是北京》我没发什么光,就是做了该做的,我没那么急功近利,我做节目不是为了名气,而是为了享受,只有做节目享受这个过程,观众才会享受我带来的成果,所以我不会接很多的活,能出彩的我才会做。我也不在乎在电视里的曝光率,而在乎的是我每次出现的节目品质如何。”为了保证节目的品质,为了践行“节目是做给老百姓看的”的承诺,自己所播的稿子、录制的节目,阿龙总要亲自去核实正确性,他不愿意做一个拿着编导写好的稿子照本宣科的主持人,因为他深知,这样做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同时,这样的事业之路,也走不远。“我会自己写稿子,会创作也会播讲才能增加自己的底蕴。”

一张嘴带你游遍北京

提起2011年出版的著作《阿龙聊北京》,阿龙有点儿害羞,“不叫著作,行吗?我真是特别宅,平时闲着没事干哪儿也不爱去,就琢磨既然我做这个节目,节目中有好多没说到的,甚至可能电视里表现不出来的,可以大篇幅写的,在家正好没事,写上一点。”

其实,远远不像阿龙自谦说的那样,这本书可谓上天入地、包罗万象,从建筑到人文,从老字号到饮食,可以如此天马行空、信笔疾书,也是源于他对于北京文化的轻车熟路、如鱼得水。在他的心里,北京是一座割舍不掉的城市。也正因为这份热爱,使得阿龙学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北京文化得心应手,“我喜欢,所以学起来不累。”

在对北京文化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中,伴随着新文化的繁荣,对于逝去的很多东西,阿龙像个老年人一样表现出了深深地留恋和不舍:“现在我看到好多四合院在改,在装修,装修完了的四合院更像个植物人,身体都在一点没烂,魂儿没了,躺在那,傻呵呵的。什么叫魂,人才是魂,文化才是魂。需要招回的是那些有情怀,有文化的人,住在这个身体里面,这个人才是有精、气、神的。现在修旧如旧,很好,这个我赞同。但冷冰冰的房子里面该是什么,该是人了,我觉得该请回一些来了。”

“早年间北京是一片树海啊!这还是城里头,谁家院子里不种棵枣树、香椿、石榴的;胡同街道两边满是槐树,一到夏天是遮天蔽日,孩子满街疯也没见中暑的,真怀念那时候老人嘴里那个词‘树荫凉儿’。”有句老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面对着正在遗失的传统,阿龙并不仅止于感慨,他在努力给现在的北京人心里种一颗北京文化的种子,希望多年以后能让后辈们“背靠大树好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