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发树 做企业如同做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都说隔行如隔山,但他涉足了不少行业,却左右逢源。出身贫寒,却捐出83亿资产成立慈善基金。
3年木材生意圆了住房梦
安溪是著名的茶乡,有“中国百强县”之一的名称。但是,这描绘的仅仅是安溪的现在,当陈发树在这里出生、学会走路、懂得世事的时候,贫穷是激发他从安溪走出去的首要原因。
1982年,陈发树坐着别人载木料的货车到厦门。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感受到农村之外的世界。“一到城市就觉得农村和城市的差别真是太大”。从那时候起,陈发树最初的理想就是要留在城市生活,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要有一部车子,还要周游世界。
就是那么一次用免费劳工抵车票钱的经历,陈发树学到了第一笔做生意的经验,“人家是贩木头的,我就跟他们说好,我帮他们搬木头,他们把我带到厦门去看看。那个时候,虽然很穷,可我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第一次看到了人家怎么做生意”。
回来之后,陈发树自己坐公交车去了一趟厦门,当即就和厦门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运送木材的合同书。借着自己当时在农村林场还不错的信誉,陈发树做了第一笔生意――运了两车木头到厦门,赚了1000多元。木材贸易的生意就此一点一点做大,先是汽运,再是火车托运,陈发树在把老家那片林场的木头都卖光了的时候,也就自然做到了泉州最大的木头贩卖商。之后,陈发树又开始在砍光了木头的林场做起了造林的事。
就这么在安溪和厦门之间来来往往了三年,1986年,陈发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厦门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从这个时候开始,陈发树把自己的事业真正转到了厦门。
神来之笔杂货店打造出大百货
1987年,厦门出现了出租车行业。当时的出租车还是三轮车,陈发树将刚买下的房子拿去抵押,买了一部三轮车给弟弟开。当时,因为厦门特区只有湖里一块,开出租车赚不了多少钱,陈发树又引导两个弟弟开始帮一家小店拉货。拉货带给他们的经商基础是,他们对进货这一过程早已经轻车熟路。
懂得积累的人总是会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牢牢把握住。在那家小店因为老板赌博输钱,不得不把店卖掉的时候,陈发树把这家店盘了下来。这间8平方米的小店就是后来陈发树名扬福建商业的“华都”的雏形。
在经营着这间8平方米小店的时候,陈发树已经认定卖百货能赚钱,“那时候,是想尽一些办法找机会,希望可以把店铺开得再大一点。像我们这样出来的一般不会满足,看到开小店都可以赚钱,就想开大一点的店可能会赚得更多。”
不久,陈发树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当时,厦门湖里菜市场正在建设中,市场旁边有一家一直关着的店面。陈发树感觉这也许就是机会,第一,店面一直关着,说明其中有问题,而接手有问题的店面比争取一间正在正常经营的店面要容易得多;第二,市场附近有绝佳的人流资源,有这样的资源不怕不赚钱。
这是一家市场拆迁户组建的公司,店主也正想着转手。交涉之后,陈发树把这家店盘下来,和店主一次性签了十年的租赁合同,包括十几万库存的商品。
陈发树与生俱来的商人素质是从来不惧怕风险,他敢于用今天的所有去赌明天的未知,“从小就知道,买一元钱的东西就意味着这个东西有一元钱的价值,就好像鸡生蛋、蛋生鸡,可以反复滚动赢利”。据说,当时陈发树手头上的现有资金并不够支付这笔盘店的费用,他把在厦门唯一的财产――出租车和房子,都拿去抵押。
之后,陈发树把这家店库存的商品拉到龙岩、安溪拍卖,虽然十几万元的商品只以三折、四折的价格卖出,但却为陈发树经营这家店积累了一笔资金。
在陈氏兄弟的经营下,这家商场越来越红火。陈发树靠着这家店的基础,做起了百货连锁。到90年代初,陈发树命名为“华都”的百货店已经开到了四五家,资产积累到了千百万,陈氏百货店在湖里区的影响也已经家喻户晓。
未知的世界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陈发树总有极大的兴趣“出去走走”,而这种走走的习惯也成了他获取最新信息、提炼发展机会的重要方式。
1992年,已经在厦门的私营商场取得老大位置的陈发树有了把店开到福州的想法。
注重选址的陈发树看中了福州东街口原省军区八一剧场的位置。和之前在厦门开店相比,在福州争取这个店址的确让陈发树颇费周折。“那次是和部队打交道,程序还是很复杂的,先是四处打听,找到下面的经办人,再找到省军区后勤部企业局的领导、后勤部领导,最后是一直找到省军区司令,他们在派人到厦门看过华都几家店之后,才算是同意我们参加这块位置的投标”。
陈发树是个做事情相当专心的人,只要是认准的东西,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得到。认准了东街口这块地就是自己进驻福州的起点,陈发树以一年388万租金的价格中标。那是国有百货独霸天下的年代,没人看好民营百货,2000多平方米,肯以这个价格拿下的人不多。
当时,陈发树的想法是,在东街口开百货店一定有商机。他曾经这样分析当时的东街口商圈,那时候,东街口是福州最火爆的商圈,而顶天立地的大商场就一家东百,一到年终,东百就人山人海,从这人山人海里争取一部分人到华都,华都就有钱赚。
1995年8月,福州华都百货开业。1996年,陈发树与弟弟陈晋江在扩大经营上出现意见分歧。为争夺“华都”之名,两兄弟选择了抽签的方式,结果是弟弟陈晋江幸运抽到,而陈发树把自己的“华都”更名为“新华都”,他的那套经营思路开始在新华都上延续下去。
1997年,陈发树在并非商业旺区的火车站旁开了新华都集团旗下的第二家百货店,名为新华都商城。
之后,陈发树旗下的火车站新华都商城、厦门湖里区商场、五四路新华都购物广场等相继成立。在原省体改委的帮助下,新华都将属下的部分优质资产进行改制重组,诞生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都实业以百货业为主,同时投资酒店、工程机械等行业。
本土零售业大斗跨国企业
在1999年底,陈发树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引进“一站式大型仓储超市”这一国外最新零售业新兴业态,以较低的租金租下别人一直急于出手的楼盘,创建了1.2万平方米的新华都购物广场,以备战加入世贸后本土零售业将要面临的变革。
正如其所预料的,加入世贸后,一些本土的零售企业纷纷倒下了。从2001年10月的福州五一路华都开始,华榕、华联商厦相继倒闭,深圳两家民企入主了东百。陈发树当时认为,没有必要与这些外来巨头硬碰硬,而其设立于沃尔玛、麦德龙入榕前的新华都购物广场,业绩依旧不错。这一时期在福州东街口商业区,新华都能经营稳定实属不易。
新华都集团董事会决定加大投资超市行业,力争用3年的时间实现新华都购物广场的整体上市。据了解,在福州,新华都属下的企业有东街口新华都商场、新华都购物广场火车站店、新华都大酒店、五四路新华都购物广场等。
超前眼光掘金无数
1997年,在福州商业发展人声鼎沸的时候,陈发树把新华都的发展转了一个方向。
当年,陈发树在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投资建起了一座三星级涉外酒店。投资酒店业成了陈发树分篮子搁鸡蛋的开始。
善于拣鸡蛋的人有之,有分篮子搁蛋意识的人有之,但像陈发树这样让搁在每个篮子里的鸡蛋都牢靠地继续长成鸡、生出蛋的,不多。陈发树的秘诀是,第一,当这颗鸡蛋还在别人手上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用最牢固的材料小心地编制篮子;第二,他能从一堆鸡蛋中挑选出素质最好的,这颗不一定是个头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
1997年,陈发树花6000多万购买了一批水电站设备。在这批设备成为陈发树今后成立建设工程公司、进军矿业的基础之前,也曾经扮演过烫手山芋的角色。“买设备的合同已经跟人家签了,定金也交了,之后对方公司破产,这么一大笔金额的设备就搁在手上出不去。说实话,拿着这样一批设备,做好了收益会很好,做不好,甚至有破产的可能”,拿着这批设备的时候,陈发树也有过担忧,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批设备完蛋,虽然当时已有人传说陈发树栽了。
之后,陈发树一方面将其中一部分设备维修后卖掉,一方面找各种适合的工程,自己做起了工程。先是接了几个在浙江、江西开采土石方的活,之后找到紫金矿业。
陈发树的胆量让外人看起来带着太多冒险的成分,可就是这种其他人不敢尝试的胆量,陈发树抓住了很多常人无法把握的机会,新华都在紫金矿业的发展就是一次例证。
“把那么大一套设备搬到金矿公司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拿到其开采权,只是肯定他们有由洞开采转向露天开采这样一个项目,而当时还有外商企业正在向当地政府争取这个机会。那时候,我就相信我们也有很好的设备,我们完全有能力接下这个项目”,就这样,陈发树的新华都工程公司正式开始了在紫金矿业的扩张。
2000年8月26日,紫金矿业成立股份公司,新华都成为第二大股东。2002年,紫金矿业的利润已经从1996年的1000万元上升为2亿元。
几乎同时,陈发树开始谈武夷山的旅游项目。1999年1月,由新华都控股的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底,福州第一家仓储超市,位于福州五四路的新华都购物广场开业。2002年,在福州零售业的竞争白热化的时候,陈发树把新华都的触角伸到了闽南。2002年1月16日,面积8000平方米的漳州新华都购物广场成为当地第一家大型购物广场。同年11月,泉州新华都购物广场开业。
从自律到他律
陈发树在归纳自己的时候,用了一句朴素的话,“我是一个没什么坏习惯的人”。
陈发树的确是个相当内敛的人,在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之后,甚至不对生活有太多的要求。据说,他在福州住的就是一套普通的套房,其中的主房让给了弟弟,吃的口味还依恋着家乡菜。
就是这个“说的不如做得多”的男人,在这个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聚集了一批德才出众的人于新华都。2000年,在外资卖场进驻福州的时候,他有过一天被挖走80个员工的遭遇,这80个员工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几个月后,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一批员工又回来了,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陈发树的个人魅力。
由这样一个人掌舵的时候,新华都的素质也开始表现出陈发树的个性。在管理新华都的时候,这个内敛的男人用的是看起来有些强硬的政策。“我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我要求我的员工同样这样做,而且,这种要求已经上升为一种制度”。
有恶习的人是无法在新华都生存下去的。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是新华都招人的第一道门槛。而新华都的老员工们也因为这条成文的规定改变了生活习惯。新华都有一个有20几年烟龄的驾驶员,硬是因此戒了烟。
抽烟一次罚款1000元、二次警告、三次开除这种看起来甚至有侵犯人权嫌疑的规定,就这样在这个3000多员工的企业执行了下来。在规定的制定者陈发树看来,沾染上任何一点恶习都有毁掉事业、断送一生的可能,要好好做事业就首先要想尽办法去规避这些风险,而他顺利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因除了他有发工资的权利外,更起作用的是他把自己定位为规则的模本。
陈发树把自己的时间基本上都给了新华都。一天至少工作11个小时、出去走走也基本上是借出去开会的机会,而目的一般还是希望从每场会议上给新华都的再发展听回一句有价值的话。“就像是车开到了高速公路,没有特殊原因的时候不能停下来,只能一直往前行驶下去”。
对于自己的成功,陈发树除了提到运气之外,将其归功于一系列相当自律的做人准则。他把要求自己的这套做人准则形成极具影响力的个人魅力之后,悄悄地扩张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于是,一群同样自律、肯辛苦奋斗的人自然地跟着他做好每一件事,与此同时,企业的影响力一点点扩大。
陈发树将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有价证券捐赠给慈善基金,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但质疑声压倒了期待中的“鲜花和掌声”。一时间,“商业噱头”、“洗刷原罪”、“逃避税款”等猜疑如影随形,连专家、媒体甚至政府官员都出面发难。
陈发树说现在没有给自己再树立什么理想,能说出来的目标是继续周游世界。年轻时候没想那么多,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我自己觉得很勤奋,开始创业那20年,每年除了大年初一,其他时间都在奋斗,那时候对财富的渴望很简单,有一个房子,一辆车,最好还能环游世界。这些梦想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我就开始想为社会做些什么。记得1994年,我的卡上已经有100万现金,当时要挖一条隧道打通厦门和安溪,我就拿出了33.8万去修隧道,两地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了3个小时,按照比例来说,今天拿来建慈善基金的钱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
“我不想将财产留给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负担;也不想在自己很老的时候再捐,现在我不到50岁,我很享受捐赠的过程。在过去的20多年艰苦创业过程中,我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获得社会认可并累积了一定财富,今后会尽最大可能回馈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