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伏邪学说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伏邪学说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伏邪;发病;温病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82-01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

1 伏邪源流

伏邪学说根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成为了伏寒化温理论的先导。《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则从内因方面强调了不足是包括伏气温病在内的温病发病条件。《素问・刺热篇》说:“其热病内连肾”,说明伏气温病的发病部位与肾相关。《伤寒论・平脉法》说:“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提出了伏气温病的名称;同书太阳病第8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的论述,则被认为是伏热外发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禁忌的记载。晋王叔和在《伤寒论》中首先提出邪伏部位是寒毒藏于肌肤。他说:“中而即病者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同时,王氏还指出引发伏邪的因素是“更感异气”,并根据引发因素的不同,对伏气温病予以不同命名,如“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更遇于风,变为风温”,“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更遇湿气,变为温疫”等。隋巢元方《病源・温病发斑候》又认识到不独伏寒化温,更存“冬时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温热,温毒始发出于肌肤,斑烂隐轸,如锦文也。”这就突破了伏寒化温单一因素的局限。宋朱肱对伏邪的引发因素做了重要补充,指出伏邪为气候引发。他在《活人书》卷五中说:“其不即时而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金刘河间认为伏气温病,四时皆有,扩大了伏气温病的范围。至于邪伏部位,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如王叔和主肌肤说,巢元方主肌骨,吴又可则主募原等。至清喻嘉言复倡三纲鼎立学说,谓冬伤于寒,伏在肌肉;冬不藏精,伏在骨髓;冬不藏精复冬伤于寒,则内外受邪。雷少逸则提出邪伏部位随内在因素而有异,如肾虚之体,则伏藏于少阴;劳苦体实之人,则伏藏于肌腠,其说较切合实际。关于伏邪外发的途径,张石顽认为必从少阳而出,提出“伏邪自内达表,必先少阳经始” (《伤寒绪论・总论・温病》)。柳宝诒《温热逢源》则指出“必从经气之虚处而出”。何廉臣则认为,凡伏气温病,皆是伏火。总之,伏邪之说,历代沿袭,至今仍为医家所重视。

2 伏邪特点

2.1 邪气的伏匿和发病均有一定条件

首先,在邪气的感受程度方面,如感邪不盛,亦难觉察。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内经》所言正邪是指六淫从时令旺方来者,如冬以寒为正邪,故冬伤于寒,令人不觉,至春变为温病。吴又可亦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温疫论・原病》)在体质因素方面,正气不足,邪气即得以乘虚潜藏。如肾精亏虚,寒邪易于深入内伏,渐从热化;或正气先馁,致邪气深伏,不能托邪外达等。邪伏部位亦常随体质状况而异:劳动体健,正气相对较盛之人,多伏藏于气分,如募原、三焦等处,禀赋素亏,阴液不足之体,多伏藏于营血分;如素虚者,则易伏匿于少阴。此外,邪伏部位与感邪性质亦有一定关系;如寒邪多藏于少阴肾,暑湿常伏于少阳三焦和募原等处。

其次,在伏气的发病方面,伏邪可为多种因素所引发。首先是气候因素:如春季温暖,阳气升发,则引动在里伏热;亦可由外感时令之邪而引发,一般称“新感引动伏邪”;其他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不逆等,均可使正气受伤而致伏邪从里外发为病。如吴又可说:“饥饱,劳碌,忧思,气怒,邪气始得张溢。”(《温疫论・原病》)

2.2 伏邪外发的途径和方式

其外发途径和方式或由里而达表,或由里而再里。正如柳宝诒《温热逢源》说:“伏温由阴而出于阳,于病况为顺。若病发于阴而即溃于阴,不达于阳,此病机为逆。”其临床表现,由于伏邪内溃,里热外发,充斥肆逆,故多呈现一派里热灼炽证候,如灼热、烦躁、口渴、尿赤、斑疹、吐血、衄血、惊厥、舌红绛无苔等。如由外感引发者,亦可兼有恶寒发热的表证。其特点为病程较长、病势较重、病情多变而缠绵难愈,非伏邪透尽,则邪热不解。

3 伏邪治疗

伏气温病的治疗,一般以直清里热为主,若兼有表邪和表证者,则宜兼以解表。故王安道《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说:“法当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王孟英《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则指出,如“起病之初……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然后再清其气分可也。”叶天土在主张苦寒直清里热的同时又提出“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以上三家之论,概括说明了伏气温病初起的几种不同发病情况和治法。

自“伏邪”提出后,“伏邪”的概念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对“伏邪”进一步研究,从而使“伏邪”的概念日趋明确,因而对温病学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可以说,“伏邪”概念在促进温病学系统化、理论化上起过积极作用,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同时,历代医家对“伏邪”的论述,是建立在不同证候的基础上的,对临床辨证施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0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