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隆崩滑事故三年犹未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隆崩滑事故三年犹未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庆武隆“6?5”山体崩滑事故迄今整整三年,巨大的山体崩滑撕裂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曾经的铁矿已被掩埋,落石填平的山谷里长满野草。

在14年前就被圈定为危岩区的地质灾害监控区发生的这场导致74人死亡的灾难,当地政府无论是在对事故的认定还是在灾后救援方面,都让遇难者家属们疑问重重。过去三年里,他们希望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上访、等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信息未能公开,上访毫无作用,不予立案,甚至遭到拘留。

崩滑事故

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许,离武隆县铁矿乡集镇不到1公里的鸡尾山突然发生崩滑。伴随着惊天巨响,浓重的尘土遮天蔽日地翻腾,半座山犹被刀削般一切而下,崩落谷中。山脚边部分民居和共和铁矿场被塌落的山体掩埋,正在井下作业的27名矿工被困。包括井下矿工在内,共有74人被这场灾难吞噬。

此次事故的专家调查组成员后来在《工程地质学报》上集体撰文指出,武隆山体崩滑将约500万立方米的山体切割成积木块状,这些积木块状的山体沿山谷发生整体滑动,最终形成平均厚约30米,纵向长度约2200米的堆积区,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崩滑灾难性事件。

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原因的调查结论引发争议。重庆市政府在2009年6月7日媒体通报会上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属于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

事故调查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当年12月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对该事故的分析,在被重庆电视台报道时,仅提及殷跃平讲到的自然因素。但多位当地居民、矿工乃至地质专家则表示,崩滑与事发地过度采矿有关。

2009年6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中表示,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从已经了解的情况看,事故存在隐患排查不彻底、缺乏应有的预警和防范措施等漏洞。

截至财新记者发稿,事故发生三年,官方始终未通过正式渠道对外公布“重庆武隆山体崩滑”事故原因。

混乱救援

武隆“6?5”山体崩滑事故发生后,政府展开的是“全封闭式救援”,当地百姓及未被政府邀请的媒体都被禁止进入救援现场,因此救援的真实情况不为外人所知。官方表示,此举是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67岁的简德洪于当年6月7日从青海奔回铁矿乡,其时救灾现场已被封锁。下午3时,他带子女和几个村民沿山间小道来到自家房前,房子已被乱石砸烂,散落的房梁横七竖八堆在地上。

简德洪对财新记者说,他异常愤怒地对控制现场的警察厉声斥责,对事故掩埋边沿部分能够施救的地方为何不救。根据现场录像资料,整个现场一片哀号,一个村民哭着求救援人员,“你们要干就干,不干我们自己来。”

有多位共和铁矿矿工表示,事故发生后,救援队提出没有矿井位置分布图,不便进行救援工作。矿工们立即派人取回图纸,准备交给抢险指挥部时,指挥部又说已经有图纸,现在不需要了。老矿工龙明孝说,图纸肯定在事故中被掩埋了,怎么又说不需要图纸呢?

参与现场救援的武警部队水电第三总队(成都)的张树军、周志东事后向《四川水力发电》和《水利水电施工》杂志撰文《重庆武隆鸡尾山山体滑塌特征及思索》,其中专门提到了技术资料的管理问题:“事发之后,矿山巷道和采空区的坐标资料被埋,致使重庆南川地质队没有准确的坐标而无法正确定位,而仅凭矿工回忆原始地貌进行钻孔施救,导致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为什么技术资料的归档不在上级归口部门,这是技术管理上的明显漏洞??”

更让当地居民不满的是,早在1995年,政府部门就已将此次鸡尾山崩滑体列为危岩区,2001年更被鉴定为重度危岩。就在事发前一天,铁矿乡政府还曾发通告,称该乡红宝村鸡尾山危岩出现险情,严重威胁着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为彻底消除该安全隐患,乡政府决定对九矿公路进行强制交通管制,实行部分路段封闭禁止通行,决定从6月4日起,将该路段两侧进行炸毁。同时设置警示标志,要求当地群众自觉绕行。

但当地政府并未对危岩下面的铁矿和居民实施撤离。2009年6月2日,也就是事故发生的前三天,武隆县安监局组织了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还表示在铁矿乡共和铁矿井下未发现安全隐患。但《重庆武隆“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中曾提到,灾害发生前,共和铁矿5号井巷内铁轨出现变形现象。

根据相关资料,救援工作结束后,地方政府没有将救援情况总结公告,有民众称曾打电话向县政府要求公开,答复是没有这个安排。关于鸡尾山垮塌原因及事故性质等情况,政府也始终未做过任何正式公告,当地群众只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9年1-6月)”中查询到,此次灾难已被认定为自然灾害。

责任谁担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一名专家告诉财新记者,重庆市武隆“6?5”山体崩滑事件,可能和当地铁矿开采有密切的关系。据他介绍,几年前,该研究所曾到包括武隆县在内的乌江流域考察过地质状况,发现那里广泛分布着连片的灰岩,灰岩的特点就是坚硬,如果没有破碎就很难形成滑坡。同时,灰岩还具有易碎性,如果出现人为破坏活动,容易形成诸多破碎体,加上山体的重压极易出现坍塌。

父亲在事故中遇难的熊强向财新记者表示,有两个事实是确凿无疑的:一是鸡尾山在2001年被鉴定为重度危岩后,当地乡政府和国营采矿企业“三联共和铁矿”从鸡尾山上撤离,但之后不久,私营矿主舒先永获得了鸡尾山的铁矿开采许可,并一直开采到鸡尾山垮塌。二是垮塌发生之前,政府已经监测到严重险情,采取了相关避险措施,也通知了矿主舒先永停工,可舒先永既没停工,当地政府也没制止,导致当天上班的46名矿工全部遇难。

“即便鸡尾山垮塌是自然灾害,这两个事实仍能足够证明两类人为责任问题,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对舒先永在重度危岩区的铁矿开采存在非法许可和监管缺失,二是矿主舒先永存在破坏性开采和冒险开工作业。”熊强表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此担责,私营矿主舒先永也未承担任何责任。

2011年5月底,71名事故遇难者家属曾向武隆县人民法院提讼,以矿主破坏性开采和冒险开工作业导致亲人遇难为由,要求矿主给予侵权赔偿。但重庆当地法院未予立案。根据财新记者获得的相关视听材料,武隆县法院立案庭法官聂源岐表示,遇难者家属提交的材料没有问题,在被连续追问为何不予立案时,他表示“至于是否立案,是领导决定的。”武隆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胡武明随后解释说,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应该立案”,但是“法院没有哪位敢立案”。

不成后,2011年12月5日,遇难者家属陈铭、向余等相约到武隆县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公布《重庆武隆“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在明确得知县政府拒绝他们的请求后, 12月7日,12名遇难者家属又来到重庆,向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公开“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再次遭拒。

当天,家属们辗转于重庆市政府和市办之间,最终被劝回武隆。随后武隆县公安局以“所提诉求未得到满足,先后两次来到重庆市人民政府大门口围堵、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为由,对熊强等人行政拘留五日。

简德洪告诉财新记者:“当官的都劝我别告了,这么大的年龄,有必要这样来回奔波吗?”他看了看签满遇难者家属姓名的材料,长叹一声道,“其实我们就想要个说法!死了这么多人,能说算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