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透视悲剧的背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透视悲剧的背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月1日,邓森山为了戒除网瘾,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8月2日凌晨3时许,这个16岁的花季少年却因为训练营的“暴力”训练,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悲剧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这个事件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倾听我们的声音

邓汝圣:同学们使用电脑,不光是玩游戏,更多的是查查资料、聊聊天,可是有的家长就此认为孩子染上了“网瘾”。父母可曾想过,孩子心里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是否了解孩子用网络在干什么?如果是在玩暴力游戏,那他是不是在学校受欺负了?如果是在浏览黄色网页,那是不是应该教他一些关于l生的知识?如果他不停聊天,那是不是在学校因为感到自卑而不敢与他人交流?……如果家长都能多想一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陈致霖:家长在自认为已经束手无策时,就将孩子送入“训练营”,其实也就是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在电视上,看到该“训练营”中的学生,不少是被几名壮汉从家中强行抬出塞入校车的。这种做法,也许会引起孩子对家长的仇恨。

夕草:爸爸妈妈们有时真的不了解我们。但我们依然要记住一点,在他们的心中,孩子是最重要的!看来是沟通上出现了问题。与其一味责备父母亲,不如,我们主动和父母沟通吧,告诉他们自己心中所想,告诉他们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韦瑾霞:父母如果能留多点时间陪陪孩子,带孩子到户外走走,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相信孩子也不会通过网络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夕草:你给家长们提了很棒的建议哦。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向父母说出真心话。

李海华: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训练营的不合法性。这所训练营的教育理念已完全不符正常的育人之道了。手段残暴且方式偏激,最终只能造成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或伤亡。戒除网瘾,心理障碍当居首要,教育应从心理着手,而不是直接把孩子推人深渊。

韦文婕:有关部门应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这些机构是否有营业的资格?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这个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并非是单方面努力可以实现的,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政府如何对网络游戏进行监管?学校如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如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又应该如何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黄思佳:我们最好不要让父母“出此下策”(送孩子进戒除网瘾的训练营),让父母省些心。要学会从学习中或其他地方寻找乐趣,千万别让网络这把“双刃剑”伤到自己。

王宜萱:训练营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使用暴力手段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戒除网瘾,例如参加户外活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

夕草:让自己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化,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自己寻找更加健康的休闲方式,既能让家长们放心,更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了解父母与老师的看法

黄女士(家长):发生这种悲剧,我相信最心痛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以“对孩子有利”为出发点的。我想,送孩子去训练营,是希望孩子戒除网瘾,更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这也为我们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在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或教育培训机构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提高警惕,避免此类悲剧重演。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这些教育培训机构。

夕草:爸爸妈妈们的确需要擦亮双眼,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不妨仔细实地考察一下,从多方面探听一下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的风评。

赵先生(家长):针对这个事件,我和我的儿子也进行了交流。我发现,原来孩子对被家长强制参加训练营是非常反感的。他喜欢玩电脑,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太寂寞,用电脑上网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家长不但没有试图去了解孩子,还强迫他参加这个,参加那个,孩子怎能不反感呢?我建议,各位家长要多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我已经决定,不管以后怎么忙,每个星期都要抽时间和儿子去打打球,我相信在我的陪伴下,他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夕草:这位爸爸真的好棒!但愿我们都有这样的爸爸妈妈。

韦先生(家长):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根本在于家庭,不仅是家庭的教育还有家庭的情感。家长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以引导,例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指导他们如何解决与老师、同学间的人际交往问题等。我相信,这样做对于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将大有裨益。

方方(班主任):我很震惊,完全可以想象到孩子父母的那份痛苦。悲痛中每个人都在反思:到底是谁做错了?

大家都在指责训练营的非法开办。但社会上的合法机构和相关部门为什么没有重视家长们的需求呢?家长把孩子送到那样的训练营去,是因为他们实在是无计可施,才把训练营作为挽救孩子的最后希望。如果社会上有比较正规的专业教育机构帮助这些孩子,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对一个孩子好坏的评价,主要的标准还是孩子的考试成绩,这让不少孩子在学校里找不到自信,找不到一丝乐趣,网络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精神寄托。

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也存在问题。成瘾前,对孩子关心不够,或者没注意为孩子营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成瘾后,缺乏耐心,只是严厉禁止,没有注意疏导。如果家长多花些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利身心的课外活动,我想孩子或许就不会在网络中不能自拔。

苏娟(心理辅导教师):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做了一期关于网瘾训练营的节目。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所做的那个小调查,每个问题都有95%以上的网瘾学生或其家长持肯定回答。对网瘾学生家长的问题有:是否很忙没空陪孩子?是否曾经溺爱过孩子?是否在语言上中伤过孩子?是否对孩子实施过暴力?是否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是否曾经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支配?对网瘾学生的问题有:是否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是否认为家庭关系存在严重问题?是否认为父母只顾工作不管自己?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是否认为在家庭中感到很孤独?是否有过自杀念头?是否认为与父母很需要沟通很需要爱?

调查的结果让人感慨,我们的家长爱孩子,但是不懂得用科学、积极的方式去爱,以至于令孩子迫不及待地要逃离这种充满重负的爱;我们的孩子渴望与家长沟通,但没有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以至于最后放弃尝试与家长沟通。

而随着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成年人的压力骤增,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可能如孩子所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当家长没空陪自己的时候,除了沉醉在网络中,身为新新人类、具备创新意识的我们,是否还能通过其他健康的方式为自己寻找快乐呢?比如在社区医院或福利院里做护工、组织募捐、发放救济品等。这样既体验到助人的快乐,还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或者去打工,当补习老师、在快餐店做服务员、公司销售员等。这不仅能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还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还可以积极参加各城区教育部门协调各学校安排的球类竞赛、参观博物馆、远足等活动,彻底地玩,彻底地放松!只要你留心观察、思索,并愿意身体力行,就会发觉在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中获得快乐的方式是无穷无尽的。

请记住,只有令我们的身心越发健康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使身心健康每况愈下的快乐绝对是毒药,而贪恋那种罂粟般美丽的快乐无异于饮鸩止渴!

(组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初三(11)班 指导老师: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