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现代农业的中西部小城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关于小城镇发展的问题是讨论的热点之一,即如何为中西部小城镇找到一条可持续的成长机制。城镇的发展要靠不断地集聚现代城市化元素,必须建立在非农产业化进程基础之上,这是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小城镇当然也不例外,应该选择什么产业作为发展的持续动力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的非农化模式与现代农业的内涵
小城镇不仅是一个区域性概念,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亦城亦乡是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一个普遍特征,这导致了其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从东部小城镇发展历程看,非农产业化进程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大多选择了第一种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通过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另一种是通过发展所谓大中型城市不太关注的小商品制造业,即所谓“缝隙经济”,带动小城镇发展。但如果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中西部地区,则可能会遇到诸多障碍。
首先,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大型工业城市不仅数量较多,且城市功能强大,多种产业链交集,经济辐射能力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来建设了一些工业基地,但这些基地所布局的产业,不少已经老化,导致小城镇难以实施非农化产业发展。
其次,中西部地区企业发挥作用明显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则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另外,由于东部地区小城镇不仅企业聚集度较高,企业规模也较大。对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据“全国强镇发展论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05年底,“千强镇”的平均占地面积达1053公顷,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1626个,吸纳劳动力3.1万人。而中西部地区以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的乡镇企业,因受制于资源、市场、资金等因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的作用远不如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区位优势也是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东部各县乡镇属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些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来一补”已发展至今天的外向型、技术资金型产业,这些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难以进入这类产业。
第三,中西部地区相应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产业布局,不仅产业集群度高,而且形成了上下游衔接紧密的相关产业板块,拥有较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而中西部小城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镇区人口规模小,而且也缺乏现代经济因素,不少建制镇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制造企业,发展非农产品制造业缺乏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所谓“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在东部地区并不鲜见,却难在中西部地区寻觅到的原因。
除上述因素之外,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选择产业的类别,还须吸取东部地区的教训,勿重蹈覆撤。目前,即使是在东部地区,也有不少小城镇发展遇阻,原因之一即在于当初创立的一批没有技术含量、高污染类、与大中型企业争资源并处于劣势的企业等。建立在这些“短命产业”基础之上的小城镇,其生命力令人堪忧。东部地区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更应慎重对待。
从上述中西部地区非农化元素和城市化元素稀缺的分析,结合小城镇亦城亦乡的特征可见: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是更适合当前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类型。
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选择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有诸多原因。首先,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的相关服务业一般属于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适于中西部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水平。其次,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选择标准应考虑相关多元化。经济学家鲁梅尔特在《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相关集约型和主导集约型企业的经营绩效最好,绩效最差的是无关多元化,因此多元化经营应严格限制在自己的中心技能或能力范围内。”考虑到中西部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资源特征,应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与农业相关的非农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现代农业对于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意义
中西部地区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的发展程度是城镇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农业对于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明显,同时,当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农村的生活质量。就小城镇而言,走基于现代农业的小城镇发展之路意义在于:
(一)可以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呈现梯度发展格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各省区小城镇数量可观,但发展质量不高;西部无论从小城镇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都不及东中部地区。中西部小城镇要在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形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个方向为突破口。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从中孕育非农化要素,催生出以农业和农产品为对象的二、三产业,使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为实现城镇化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和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来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的实现形式,一是政府转换发展战略与政策行为,对农业与农民进行产业反哺和收入反哺;二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与销售,扩大市场容量,对外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并将其部分回馈给农民。工业直接反哺农业不仅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当前困扰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中低端产品比重大,加工档次低,形成了低品质、低价格的特点。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农业的赢利能力和农民的增收潜力受到严重影响。对此,M.E.波特指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解体,也就是该国
竞争优势结束之时。”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并在外部销售渠道、技术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扩张等方面给予农业与农民扶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中西部城镇的就业压力
我国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由于定居门槛较高,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将外出打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真正能扎根安居的并不多,因此形成了农民工年初结伴外出,年底蜂拥回乡的“候鸟型劳动力流动”现象。因此,仅仅依靠东部城市经济的扩张根本无法解决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尽管农民工在大中型城市获取的报酬水平高出小城镇不少,但小城镇担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要低得多。
托达罗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考虑到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外来农民工要寻求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则更加不容易。相比之下,小城镇如果能够发展成为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并拥有配套的教育、卫生、娱乐设施,也就有了城市的基本功能,这对于周边的农村居民还是有吸引力的。实现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化安置,是将农民工转变成城镇永久居民的途径之一。关键在于,一要找准小城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二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许多经济学家越来越认识到,“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增长。”
三、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府
在推进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制定和贯彻相关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选择非农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农业,毕竟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城镇化,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农业产业链中孕育非农化的要素,而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农业的后项关联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也要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政府当然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但这种作用必须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地方政府首先应认识到,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程度、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政府的政策指导,只是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开发区热,招商热,小城镇不可盲目模仿。小城镇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城市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发育,工业化难度非常大,政府应在深入研究工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和实施非农化的产业组织系统和技术进步政策上,并提供农产品精加工及销售方面的公共培训。县级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以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二)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多环节的价值链,从对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到精加工,形成最终产品,通过市场,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的合理分布和关联,实现农产品的增值。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单个城镇一般无法全部容纳,应在县域经济规划下,根据各城镇的特征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以产生协同效应。县级政府要尽可能将产业链的增值部分保留在本区域之内,使产业增值效益能真正回馈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和农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大力促进产业的集群化
实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中西部小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有学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要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措施应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尤其要根据本地农产品资源状况,吸引相关企业前来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鼓励本地有管理经验和技术、资金积累的技能型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根据镇区企业的关联程度建立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的同类或相关企业,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另外,要大力开展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坚持人口聚集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实施以减少失业,扩大就业为导向的小城镇发展政策
小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程度的人口规模为前提的。研究表明,2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大体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效益也在增加;当人口超过5万时,经济效益增加将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小城镇人口规模大多不足2万,甚至不足1万,因此,不断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必然带来对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劳动岗位数量,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在非农产业里寻找就业机会;要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要广开就业渠道,鼓励建立服务于农业和农民的各类经济组织。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农业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有效模式。在以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过程中,逐步孕育非农化要素,积聚城市化要素,从而为小城镇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战略的实施上,政府一方面要遵从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采取政策引导措施,以促进小城镇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