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访期SF—36问卷评分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访期SF—36问卷评分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调查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随访sf-36问卷评分。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肿瘤外科门诊就诊保乳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年患者52例, 对照组为同期就诊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患者59例, 两组对象均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 SF-36)评估。结果 保乳手术组随访期间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手术;随访期;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评估;生活质量

应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对52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年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估, 并与59例同期就诊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患者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肿瘤外科门诊就诊保乳手术治疗患者, 纳入条件:①经手术采集标本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②年龄≥18岁。③接受了保乳手术治疗, 且术后存活≥1年。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③有智力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本文共入选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年乳腺癌患者52例, 全部为女性, 年龄29~59岁, 平均(51.38±14.27)岁。对照组为同期就诊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存活≥1年患者59例, 全部为女性, 年龄33~64岁, 平均(52.08±15.96)岁。该组纳入条件及排除条件相同于保乳手术组。

1. 2 方法

1. 2. 1 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评估量表选择及内容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F-36), 简称SF-36测评问卷, 该问卷由36个单项组成, 包括8个维度: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 各维度计分采用累加法, 按最后题值计算原始分数, 再以标准公式计算转换分数, 各维度得分为0分(最差)~100分(最好)。两组入选患者均在入选后1周内接受该问卷评估。

1. 2.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SF-36问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 问卷中各维度评估数据用( x-±s)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定, P

2 结果

两组对象随访期间SF-36问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结果表明, 保乳手术组随访期间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知的不断深入, 其治疗理念也由局部手术转到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 手术范围趋向缩小, 更多地注重术后外形和改善生活质量[1]。由此而来, 保乳及重建手术设计逐渐增多, 后者以保存皮肤并形成完整皮囊为目的, 尤其是新近推出的保留、乳晕真皮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SSM), 直接获得较佳的视觉效果。生活质量是评价乳腺癌患者手术疗效及结局的另一种综合指标, 其受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较大。选择一组接受保乳手术治疗≥1年乳腺癌患者为对象, 在随访期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保乳手术患者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都说明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国内几篇涉及类似内容报道[2-4]也证实, 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常常拥有较理想的外观, 幸福感和自信感明显增加, 表现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评分。

总之, SF-36生活质量问卷属于一类评价健康和疗效的新型指标, 保乳和重建手术能够解决瘤体切除和美容治疗双重难题, 同时也明确地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一举多得, 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琼,吴蓓雯,沈坤炜,等.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现况调查.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15(5):508-511.

[2] 周四海,余正,杨强,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1, 5(3):181-184.

[3] 顾筱旻,吴洁,钱秀珍,等.乳腺癌保留手术及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25(6):1145-1147.

[4] 李志强,张净.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1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