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初一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心理障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初一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心理障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来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初一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不少学生受传统的算术解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思想不容易转弯,接受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及早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帮助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人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知识及能力增长、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自我意识也发展起来了,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科也增多了,对学习的要求也较小学有了提高和加强。因此,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动机以及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掌握好这一阶段的培养和引导是关键。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算术解法的提高,往往比算术解法容易,思维曲折性小。但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常常有以下一些心理障碍需要消除。

1 生活、实践经验和知识对解题的影响。初一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都很少,因此遇到题材脱离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便会引起困难。如“工作效率”、“储蓄”、“打折”等都很难理解。

2 对题意的理解不到位。应用题的文字不要把它作为单一因素来思考,否则就不能掌握其全部结构和关系。但要解答它,又必须分出问题以明确解题目标,分出条件以掌握解题根据,这是理解数量关系和列式以及回答问题的基础。不会分析或盲目尝试都会造成解题障碍。

3 设题中何数为x的障碍。在题中无间接未知数时,学生设直接未知数为x容易理解,可是往往由于习惯的缘故,只要以x表示未知数一切就都解决了,而一旦遇到有间接未知数的题目,就无法处理。

4 确定等量关系的障碍。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寻找等量关系。但等量关系往往是隐含在题意中,题目里没有直接明确指出,而且确定等量关系并没有固定的方法,考虑的角度不同所取的等量关系就不同因此初学时学生往往找不到等量关系。

为使学生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教学中应先采取对比的方法,把用代数解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在比较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学习和掌握代数解法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采取对比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掌握了其规律,就等于找到了问题的钥匙。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可分为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结果、作答六个步骤。抓住这些关键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列方程的一般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1 审题。即用各种方法对题目中的意思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达到全面正确理解题意的目的。初一学生思维虽然比小学较为发展,但是思维能力仍很弱,初解应用题时不能全面透彻理解题目的语言,不能弄清题意,从而简单化处理问题。通过分析,应明确题目是什么类型,已知量是什么,所求量是什么,其他未知量是什么,给定的条件是什么,所求量与未知量及其他未知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2 设未知数。即用字母代替题中未知量的值。设未知数时,设语要完整,如把“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设为“距离是x”就不对了。因为设语不完整,又缺单位量,它既不能说明距离是哪里的距离,又不能说明距离到底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去量,根本没有确切地表达出题目的要求来。

3 列方程。分析找出代人第2步中所设未知数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需要的方程。

4 解方程(组)。初一主要是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只要注意计算,不是主要问题。

5 检验结果。检验所得解是否符合题意,对于初一所学方程都是一次的,一般可不用检验,但应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6 作答。根据题目的问法,把所求得的结果,用完整的句子书写出来。

对于初一学生刚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类题型,还是按照这些步骤走。因为初一学生模仿性很强,这对他们掌握此类问题的求解是十分有帮助的。

列方程解应用题虽有一定的规律,但具体解题时可通过不同途经去实现。不同的角度设未知数列出的方程也不同。为开拓学生思路,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高解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规律,从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应用题就不再是学生的一个症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