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坚信”到“失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坚信”到“失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失落的管理艺术》

作 者:[美] 约瑟夫·马洽列洛等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 价:52.00元

【 智囊推荐 】

本书围绕德鲁克的创见——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为处于道德困境中的现代组织提供转型蓝图和升华指南,精确地界定了德鲁克没有来得及界定的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概念,在有效管理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关联。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哲学,这一哲学建立在古今中外的领导者赖以有效地管理自我、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原则。

两年前,如果有人问——谁是“德鲁克迷”?我会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我的双手!

对于德鲁克的崇拜,我毫不隐讳,以至于多年来,我被很多朋友笑称为:言必称“德鲁克”!记得2009年,彼得·德鲁克先生诞辰100年的时候,《新智囊》杂志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决定联合出版《智囊悦读——德鲁克专辑》,纪念这位管理学学科开创者、“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又开始了“重读大师”的旅程,系统化地重新阅读、体悟他的著作。然而,这个“重读”的过程,却是不同以往的漫长(在圈内,我快速阅读的能力是被公认的),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依然会感到无比的兴奋、惆怅、惭愧,甚至脊背发凉……

但正是这个过程,又让我体悟到了另外一种感觉,一种从“坚信”到“疑惑”,一种从“明确”到“模糊”,一种从“拥有”到“失落”……而这种感觉让我极不舒服!于是,我开始在“重读德鲁克”的同时,也找来其他“研究德鲁克”的书一同参详,《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便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而我不得不向读者们坦言,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受依然是——从“坚信”到“失落”!

《失落的管理艺术》这本书围绕德鲁克的创见——“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展开探讨!在作者自己看来,本书为处于道德困境中的现代组织提供转型蓝图和升华指南,精确地界定了德鲁克没有来得及界定的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概念,在有效管理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关联。

本书认为,管理者必须关注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许多其他人文学科的根本概念,比如社会价值和标准、权力的使用和滥用、个体性格成长、创新和技术、善与恶的本质、经理人在健康社会里的作用等。本书的作者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管理哲学,这一哲学建立在古今中外的领导者赖以有效地管理自我、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原则。本书呼吁所有的管理者,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放弃利润高于一切这一狭隘的商业观念(因为这样的观念将来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得益和得意),倡导管理者拥抱那些有助于建立好管理、好商业和好社会的不朽真谛,号召我们对今天的管理实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一切还来得及之前让改变发生,并为此提供了各种有益的创意、概念和实用建议。

对于该书作者的初衷,我完全赞同,所谓“做好企业”,不仅仅是“做好——企业”,也包含着“做——好企业”的深刻内涵!但是否需要把德鲁克关于管理的定义完全引导到——“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这个立论上时,我还是有些“疑惑”!

德鲁克自己曾经说过——我对管理有兴趣不是因为我对经商感兴趣,而是因为“我对人,社区和社会感兴趣”。显然,要想真正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少不了从人文社会的角度研读德鲁克。但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德鲁克管理思想呢,还是沿着德鲁克的思想成就继续探究“管理的本质”呢?

老实说,读德鲁克总有一点读《论语》是感觉。管理那些事儿,该说的他老人家似乎都说到了,从《公司的概念》到《管理的实践》,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从《巨变时代的管理》到《管理未来》,从《新社会》到《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从《旁观者》到《21世纪的管理挑战》……

但也许正是这种博大精深,引来很多后来者不断地给予德鲁克管理思想更多思考和注释,就像在中国历代的儒学大师们都会给《论语》做注一样。我想,除学术研究之外,历代的大师们,也想从经典中找到对不断发展、变化事物的一种解读吧——

我们都知道,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中期,20世纪以来,管理使工作内容和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么,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管理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对于许多人而言,“新经济”最令人憧憬的一面就是它有希望摆脱管理和传统的组织架构。根据这种观点,“自我组织”以及“社会化企业”的工作团队将取代管理的各个层级,领导将是每个人的责任,自由组织将成为规范。虽然上述场景颇具诱惑力,但是只要这个世界继续变得错综复杂,管理不仅仍然有用,而且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此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正在形成。但即便如此,管理的本质是否也随之发生变化了呢?

本书的作者中,有一位叫约瑟夫·马洽列洛(Joseph A. Maciariello),是德鲁克研究院研究主任兼学术主任,德鲁克管理学院的霍顿教席管理学教授,据说他与德鲁克共事26年,当德鲁克减少教学任务时接替德鲁克讲课。他与德鲁克合著了《德鲁克日志》和《行动中的有效管理者》两本书。而另一位作者是凯伦·E·林克莱特(Karen E.Linkletter),是位历史学家,克莱蒙特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她是德鲁克研究院的第一个档案学家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德鲁克学者,还曾经有过金融服务业的经验。

从这两位作者的资历看,他们对德鲁克思想的研究和解读恐怕无人能及了,但恰恰他们试图探寻德鲁克关于“管理是一门人文学科”这一论断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想,读完这本书的朋友们一定会想起“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那个既经典又令人崩溃的争论。于是,我们知道德鲁克超越了这个争论,在他看来,管理的本质是实践,其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管理天生就和“价值”与“效率”有关,只不过,在相当长的阶段中,人们对于“价值”与“效率”的解读,与两个既冷酷无情又现实、并便于衡量的数字有关——金钱与时间!这恐怕也是当今有不少人对于把“管理”与“人文”联系在一起感到“不解”和“失落”有关!

当然,德鲁克先生还提出过“管理的核心是人”,但就以此断言:“管理是一门人文学科”的话,是否同样如把“价值”与“效率”解读为“金钱”与“时间”那么武断和片面呢?

毫无疑问,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管理,现在仍然停留在“做事”的水平,而今后管理的重点是否需要转移到“管人+理事”上来呢?我想“管理=管人+理事”这句话说出了管理的真正含义,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中心,激励职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这恰恰是“人文学科”关注的部分!在人文社会知识方面,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是十分欠缺的。很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生命体,他们既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而是人。如何认识人是企业管理者亟需补上的一课。《失落的管理艺术》恰恰为我们系统地讲述人性特点方面的知识。

但我再次强调,“管人、理事”还不是管理的目标,让人更有效率地做事,才是管理的价值!因此,无论是对德鲁克的研究还是对管理的理解,都不能“非此即彼”,否则会在“坚信”一部分有价值的思想的同时,“失落”一部分同样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把我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纵观近年来的企业发展更是如此。那些试图掌握管理规律的人会发现,他们面临着多么大的困难。正如一位管理学家所说的:“50岁的律师完全可以坐下来沉迷于他所拥有的基础知识,但管理者却不能享受这样的奢侈。50岁的管理者也可以回顾、沉湎于过去的知识,但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会很快发现,他将失去工作”。于是,时刻关注管理的本质,也许是管理者不会迷失的根本所在!

因此,在我看来,德鲁克的那些关于“管理本质”的叙述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全世界的几代经理人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也只有明确能组织的目的之后,组织才能有绩效;利润不是组织的目的而是结果;客户不是在购买某一种“产品”,而是购买需求的满意度;“新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等等……

德鲁克,发明了管理的人,让管理成为一门学问;而毕生做管理学问的人,又在不断地告诫大家,管理是一种实践!这或许才是德鲁克能成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原因所在。

特别是经历了种种纷繁芜杂的幻象与起伏跌宕的现实之后,我们不得不敬佩大师的功力,德鲁克毕生追求的工作就是解释“管理”,不仅仅面向学习者,更面向管理者本身。正如他所言——“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