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为承担着塑造未来社会成员、培养一代新人成长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我国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目前还不完善。初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则被从“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中分离出去。实现中、高职衔接是改善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raining 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U Fangjun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As a member of shaping the future of society bear, train a new generation of modern schooling system growth. Our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yet perfect. Juni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is being diluted, weakene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vocational schools" organic whole. Implementation, convergence i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verge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convergen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1 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衔接的必要性

1.1 实现中、高职衔接是构建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与民众意志的选择。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二是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的衔接。尤其是中、高层次的衔接。依照教育规律,同类教育的高一层次必然要以其下一层次为基础。中职理所应当是高职发展的基础。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高职教育很难培养学生高一层次的实践操作技能,难以突出职教特色,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如果缺乏与中职相衔接的高职教育,中职学生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缺乏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都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1.2 实现中、高职衔接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就业意愿,就是个人对于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不同评价和选择方向,一个人可以对社会上各类职业作出自己的评价,哪个最“好”,哪个“差”些;哪个对自己最适宜,哪个自己不喜欢,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职业意愿。可以说,一个人的就业意愿,就是他进行职业选择的思想前提和理想中的职业目标。

在每个人的就业意愿中,众多的职业可以按照一定的“好”与“差”的标准顺序排列,从而形成一个选择职业的序列。但是,这种“好”与“差”的标准并不都是一致的,某种职业对于某个入来说,可能认为是好的,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认为是差的。事实上,职业仅仅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本身并无高低贵贱、好差优劣之分。在社会主义国家,大家都是平等的社会成员,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之间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异。所谓职业的“好”与“差”,只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不同而已。

1.3 实现中、高职衔接是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数以亿计的初、中级技能应用型和实务操作人才。在职业教育层次出现高移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从注重规模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从原来职前教育的有限空间转向职前职后教育并重的无限空间。

2 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脱节的现状

2.1 学制脱节

高职的生源应主要来自中职。高职从本质上讲是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高层次。这种高层次是在中等层次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以前一直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即职业准备教育。其次是经济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最后是其他因素,包括社会时尚、传统观念、职业的社会地位、人口状况、性格差异等。如“男孩子当老师没有出息”,“女孩子安稳些好”,近些年的“金本位”、“官本位”等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一部分毕业生以“升官发财”为择业目标,纷纷报考竞争激烈的公务员等,如“三校生”对口升学等。

2.2 课程脱节

中职、高职的课程脱节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及层次不清。一方面。中职的毕业生确实没有在普通教育课程上达到应有的水平。没有为读高职打下一定的基础。学校因素。学校对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主要通过学校的专业(下转第51页)(上接第38页)及其课程的教学及就业指导等活动来完成。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对毕业生的职业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的养成直至最后走上职业岗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模式相同,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基本一样。家庭因素。首先是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毕业生,择业时往往优先考虑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而家庭经济拮据的毕业生,择业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工作生活待遇、工作单位性质等问题。其次是家庭父母及其他成员的影响和干预。便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形成。职业期望的社会性往往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先赋属性对他们职业期望的影响力强大到后天难以改变的程度,中高职在就业指导时除了因势利导,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学校培养和社会舆论对学生职业期望的修正和补充作用,包括个人发展生涯合理规划、历年成功就业个案分享、中西部发展前景分析、社会需求模式引导等,培养学生正确的自身定位和长远计划能力,真正做到就业分流。

3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加强中高职校际间的合作

实现中、高职衔接,从宏观层面上看,是教育制度的创新,它结束了“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时代,它要求职业教育内部打破分割的壁垒,建立有条件的沟通平台,建立起上下衔接的成长通道。从中观角度看,是实现了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职学校由于有了与之向上衔接的通道,发展空间得到拓展,高职院校由于有了大批对口生源,教育质量得到保障,二者的社会声誉也随之提高。在保持各层次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沟通融合、交叉连接,实现校际间的相互沟通与资源共享。就微观而言,就是打通中职学生的成才之路,扭转中等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单一化,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个性心理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包括个性特征(性格、能力、气质)和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观念、理想等)。这些因素是关系到择业倾向和一个人职业适应的重要因素。

3.2 完善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传统的职业观和对男女的“社会角色期望”存在差异,在职业选择的现实中,还是存在性别的因素:首先是两性的生理差异决定了两性在职业选择中的范围在交叉中有所区别;其次是有时“事业型女强人”会使一些女性在事业的进展中受到更大的压力,相反,一些传统的女性工作如保育员、幼儿教师等对男性来说仍是难以跨过的门槛。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以中职毕业生为主要生源,而是过多地招收了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主张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职业生涯的教育理论就是针对这一现实而提出的。年龄是通过影响人的某些方面的成长、成熟而影响职业选择的:首先,年龄与成熟有关。人们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算成熟,也才能作为稳定的职业衡量依据。其次,年龄与资历有关。一般来说,年龄长的,社会经历、经验会相对丰富些,选择职业时也相对冷静理性些,而且更容易适应。在每个人的就业意愿中,众多的职业可以按照一定的“好”与“差”的标准顺序排列,从而形成一个选择职业的序列。

4 结论

高职的发展对中职的牵动是巨大的,实现中、高职衔接意味着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由于有了向上发展的途径,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有了可以成为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希望,长此以往,职业教育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职会越来越有吸引力,更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6-48.

[2] 臧志军,石伟平.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67-72.

[3] 管弦.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9:211-213.

[4] 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5] 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