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揭开粗心的面纱寻找错误的症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计算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可以从爱打草稿、规范书写、估算检验、磨练意志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习惯培养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学生对一些算理算法没掌握;原因之二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这两种错误大都只发生在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中。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更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学生观察马虎、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不爱打草稿、不验算等不良习惯引发的一大片计算失误,例如看错题、抄错数、漏点或错点小数点、忘进位等等。这些错误不但发生在后进生中,也经常发生在一些学生成绩很好的学生中。这些错误平时总被我们老师和家长统领为“粗心”,揭开“粗心”的面纱,其实都是学生的一些不良计算习惯在作梗。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妨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入手,从细微处抓起。
一、爱上草稿 便于查找
在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总不爱用草稿本,嫌打草稿麻烦,计算时,他们宁愿口中“念念有词”地口算半天,也不愿在草稿本上写一写;有的在书上写写画画,有的随意撕下作业纸的一角随便写写,有的把草稿写在桌面上,甚至还有的写在手心、手背上等等。终究因为口算难度大或者打草稿位置受限而造成错误百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计算难度的增大,大部分时候口算已经难以解决计算问题,因此,打草稿已经成为学生计算过程的必经环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对学生明确规定每人必须准备一本专门的草稿本,并夹在数学书中,与数学书“同进同出”。并且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天天检查督促草稿本的准备情况,使之养成习惯。
有了草稿本,还得指导学生如何有效使用草稿本,有的学生在草稿本上乱涂乱画,杂乱无章,结果还是容易抄错。对草稿本的使用
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草稿本分两折或四折,书写要有序,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还要有条理,要注明题号,字迹要清晰、工整等等,这样方便核对,以免誊抄时看错。同时还定期对学生的草稿本进行抽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打草稿情况,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打草稿习惯。
二、书写规范 粗心不再
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的因为字迹潦草而分辨不清,如:6和0、1和7、5和8的混用等;有的因为擦擦写写,涂涂改改,模糊不清;有的因为式题书写不规范,数位没对齐等等,“一数写错,整题皆输”的现象时而发生。针对这点,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书写要求:正确、工整、清晰,并提出统一的格式要求:如横式、竖式、递等式的写法,进位数书写位置;又如字的大小、行空、错题订正的形式等进行具体指导。如:一些学生在约分时,常因为数字书写位置的混乱而出错,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在约分时,分子约分后的商一律写在原分子上面,分母约分后的商一律写在原分母的下面,这样数字层次清晰明了,不易出错。另外,教师教学时的板书更工整,以身示范。书写规范,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会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估算检验 省时便捷
当一道题计算完后,还不算大功告成,在计算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检查和验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保障。大部分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计算完后用逆运算或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然而据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许多学生都觉得这样检查太麻烦,太繁琐。因此不少学生的验算也成了“空头支票”,根本没有验算,即使有的话,不少也只是匆匆走过场而已,查不出什么。事实上,许多时候时间上也确实不允许他们把计算题再做一遍,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式进行验算,每做完一步,通过估算来验证,这样既省时便捷,又能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例如,在题目2.7×3.5= 9.45的计算中,通过估算积大约是10,便可断定94.5或0.945的结果肯定错了。或者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尾数来估算结果是否正确。如在验算480÷12时,不少学生商末尾会忘记添0,“40”错写成“4”,通过引导学生算尾数,4×2=8,而不是被除数尾数0,马上可判断商8是错误的。
四、磨练意志 不畏繁难
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在计算中碰到稍微较难的,即数字较大或步骤较多的计算时,就出现心烦、意躁、头晕脑胀等不良的心理习惯。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较复杂的计算中急得满脸愁容,小脸通红,草稿纸撕了揉,揉了又撕,越是急躁,越是算不出来,有些人干脆放弃不算了,或者一看到较复杂的计算,就留下空白不算。针对学生的这种不良心理习惯引发的计算错误,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引导学生明确:计算题并不像思维性较高的解决问题,只要沉着、冷静应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算好每一步,再难也没有“绕不过去的弯”,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引导学生树立必胜信心,从而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且平时通过各种方法,如,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挑战计算难题的训练,巧算比赛等方式,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当然,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反复训练,并且需要师生之间持之以恒的互动,才能逐渐养成,从而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