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精神关怀 强化心理疏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精神关怀 强化心理疏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注重专家引领,深层次地更新教育观念、行为和方式,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创建实施精神关怀心理疏导的有效途径等方面作了简要的阐述。旨在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多,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竞争激烈的高考压力,有时也变得非常脆弱,给班级管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作者认为构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工作是实施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开他们的心结,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生为本;精神关怀;心理疏导;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02-03

随着“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提出与实施,使得班主任面临多重角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启迪觉悟;既要培养学生,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既是学生素质的雕塑师、更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并且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普及,对班主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我们要以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指针。注重专家引领,汲取新课程成功的经验,深层次、全方位地更新教育观念、行为和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尊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把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卓越的班集体。

一、实施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工作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班华认为: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中国著名教育专家朱小蔓认为:现在的班主任似乎有这样的工作范围,就是精神关怀的工作。

自2010年甘肃省实施新课改以来,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非常注重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组织倾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题报告。聘请全国模范班主任田丽霞来我校做报告,通过学习,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切实学到了一定的科研知识及班级管理方法。另外,还利用假期对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全面培训。学校还组织部分班主任先后赴台湾南湖中学、宁波、宁夏、西安、大连等地培训学习。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班主任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与大师对话,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地更新,真正领会了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观念,实施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构建和谐班级。

二、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是实施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保障

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还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和形势的变化,从单纯注重管理逐步转向既注重管理又注重服务。实质上,不管是精神关怀还是心理疏导,其核心都是服务学生,两者在学生教育中都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个核心思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中,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实效性,对构建和谐班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体现民主教育,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权利和机遇,这就要求班主任以平等的观念和民主的思想善待每一个学生,要打破教师权威的堡垒,开展民主教育。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消除对学生的偏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体现尊重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发展中、正在成长的人,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作为班主任要尊重、信任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性。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个体生命自由、健康、幸福地成长。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容不得半点漠视与亵渎。第三是尊重学生的人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权利是课改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发展。

3.体现赏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本。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教育者们要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才。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4.体现差异教育,以促进学生潜能为本。我们承认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努力发现他的特点、优点,为其“量身订做”适合发展、能够激发潜能的培养计划和奋斗目标,帮助他们找到各自发展的最佳路径,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体验成功,促进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不给学生留下遗憾。

三、在构建和谐班级中实施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效途径

传统班级管理存在注重管理而缺少服务的诸多弊病,导致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越来越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因此,从理论界到实践环节都在探索以服务育人为主体的新型班级管理示范。从根本上说,服务型班级管理的核心就是把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因此,如何使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在构建和谐班级中得到实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营造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良好教育氛围。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与教师、学校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地位。学校要将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从而形成特有的服务育人环境。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时刻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学校和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数在娇惯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时自私、懒惰、唯我。因此,要发挥构建和谐班级的职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首先,班级管理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学生、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使之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个性塑造不同等,还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品德与个性塑造并不矛盾。其次,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正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坦然接受现实的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克服消极个性,培养积极个性。特别是在个性塑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受到种种限制,这就要增强个人意志,培养其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正视自己,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当代中学生都有着求知、求新、求真、求个性发展的鲜明特点,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心理现象。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突出地表现为力量上的自信、人格上的自尊、精神上的自主。力量上的自信,使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充满了信心,他们要求有更多的发言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和战胜各种困难;精神上的自主,使学生思想活跃,喜好思考。这些,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他们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他们的思想千差万别。另外,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家庭条件、社会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也就不同,形成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德差异。因此,除了要对学生共性心理特点予以整体把握外,还要特别关注和尊重个性心理差异,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班级管理中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4.注重学生情感的需求与教师情感投入的和谐统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越是融洽,班级管理的效果就越好,因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近乎决定的作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要使班级管理行之有效,在班级管理中就必须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加大我们的情感投资,充分发挥情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者的情感付出和受教育者情感需求的和谐统一,真正达到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中实现班级管理的目的。因此,加强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班级,实现情感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总之,要真正把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以生为本,凸显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人文价值,树立服务育人思想,探索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实现途径,把精神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才能使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小艾.班主任专业化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2]欧晓玲.班级管理中应适时倾注精神关怀[J].湖南教育,2008,(3).

[3]高娟.中学教育中的精神关怀[J].吉林教育,2008,(9).

[4]班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