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样梅花别样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样梅花别样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经听到一位专家说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朝两个方向学习,一是民国时期,另一个是台湾。作为语文教师,我特别渴望能够亲临台湾,看看那里的语文是怎么教的,为什么同样是汉语,教出来的效果就有那么大的区别。

怀着这样的疑问跟随“百千万”的同学们在华师基教院的黄牧航副院长的带领下走访了台湾12所学校,这一行程长达1700公里,前后13天,路漫漫,收获也满满,而我心里的疑问也一一有了答案。

在台湾,彬彬有礼的民众,幽默智慧的语言,周到贴心的服务,文明优雅的举止,不是某一时某一处才有,而是时时可见、处处可感,让人感觉这已经是一种习惯,每个人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

这种习惯,其实已经是品质,是素质。正如台北市立大学王保进教授所言,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执行,经过长时间的规范,素质就慢慢形成了,在这其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走访学校,走进课堂,开展座谈,观摩活动的过程中,我的体会逐渐加深,除了在教育理念上明确“要培养学生可以一辈子带着走的品质”、实施以“三品(品德、品味、品质)教育”为核心的全人教育、开设“三生”(生命、生涯、生活)课程之外,国文教学(也就是我们说的“语文”)在形成民众素质方面功不可没。我是这么来看的:

从“国文”二字看学科地位。台湾的语文类学科包括国文和外语。一个“国”字标示对汉语教学的重视,它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是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又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借以来传承家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学习它的人有一种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必修课程中,这是唯一带有“国”字的科目。而除了国文课本,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充出配套教材,以加深学生对国文课本上所列篇目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学校对这一学科的重视。而学校的重视自然带动学生去重视,“国文”这一学科也就成为自小学到高中毕业最受学生重视的学科。

从教材所选篇目看思想传承。拿高一的来说明。第一册14课书中有8课是文言文和古诗,其中《论语》选了八段文字;第二册也是14课书8课文言文和古诗,没有《论语》,但选了《孟子》的三篇文章。教师用书对所选文言文和古诗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而在介绍中,又特别强调思想的剖析。联系到台湾各学校的校训和街道的一些命名,感觉儒家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学校的校训中带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中的几个字,忠孝路、仁义路等路名也在多个城市看到。这些文字以每日常见的形式深入民众内心,而国文课则是通过圣贤文章、经典古诗文将这些文字背后的思想影响学生。当学生通过反复的接受这些思想而深刻理解这九个字的内涵时,他也会理解、接受学校要求他做到的一些规定,明白何为“仁”,何为“礼”,并且能够自觉去践行。当这样的教育延续三代的时候,这些思想也就融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外现为人们自觉遵守、自愿传承、自发行为的习惯,然后形成品质,形成素质,形成气质。

从授课方式看学科理念。在台湾听了三节文言文教学课,从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到年过花甲的老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如出一辙。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赤壁赋》,都是传统经典篇目,三位教师从最基础的字词讲起,逐字逐句分析,一节课往往只能讲一段话。问他们一篇文章要用几个课时,他们说少则四个,多则五六个。我们在上比较长的文言文时会用较多课时,印象中最多也是四课时,而且我们是四十分钟一节课,他们是五十分钟一节课,实际上又多了一节。不由得想起我们的课本编排,四个单元,内容很多,而且是半个学期学完,很多现代文只能是囫囵吞枣,一个学期下来,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没有几篇。而台湾一个学期只有14课书,不仅仅有的几篇现代文可以学得深入和透彻,更可以将8课古诗文精打细磨,如此,数量虽少,但学得扎实。从这点看,台湾国文教学非常注重基础的夯实。我想,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完高中之后文言文的知识就有了相当的积累,说话写文章也会直接受到影响,文字的风格明显典雅。就是高一学生,写出的文字也让我们这些大陆过去的语文老师惭愧:“总角之时,闻知那些声明大噪的古文健将,诸如韩柳欧苏方刘姚之伦,便心向往之……”

从考试题型看学科的社会功用。我查阅了台湾自2006年至2013年8年的大学入学学科测试题,感觉就是“古为今用,学考密联”。试题分为两大块:选择题23(有时候24)道,包括单选和多选,非选择题相当于我们的语用题和作文,有时候有小作文;满分108,两大块各占一半。传统文化比重占一半以上,但考得灵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比如:

下列文句( )内成语的运用,正确的选项是:

(A) 李大华的爸爸和妈妈身材都很高大,称得上是(椿萱并茂)。

(B) 他把子女教养得很好,对子女而言,真可说是(无忝所生)了。

(C) 小李经常花大钱买漂亮的衣服送给父母,不愧是(彩衣娱亲)的孝子。

(D) 陈先生提早退休,全心照顾年迈的母亲,(乌鸟私情)的孝心,令人感动。

这些句子都不是摘自名家名篇,也不是时事要闻,只是日常行为,日常话语,全与父母有关。这道题看似考成语,实际上也考对文言词汇的理解:茂,忝,亲,私情。还考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而这一点,在试卷中是常见的,有专门的题考对“人伦”“孝道”的认识,儒家经典与儒家思想所占比重较大。这也是一个倾向,意味着国文学科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传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呢?是“儒家”之道,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国文课肩负着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承,而这个思想是一脉贯穿的,自小学的教材一直到高三,始终不变。民众的素质是什么?就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以及言行举止。居则孝敬父母,尊爱兄弟;出则诚信守礼,仁爱宽恕;举止文明,言语优雅。对于经过十多年国文熏陶的台湾民众而言,这些已不是强迫他们去牢记的规则,而是成为他们思想的部分、行为的习惯,成为让他们受人称颂的素质。

大陆与台湾,同宗同源。被我们称之为“语文”的课程以“国文”之名在台湾开出异枝,却别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闻之陶醉,余香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