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心理因素对哮喘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影响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1],但仅依据生活事件发生的频数不足以预测对疾病造成的影响[2]。因此,相关报道表明生活事件刺激量与哮喘生命质量有相关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刺激与哮喘生命质量呈负相关,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可以对哮喘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应对方式反映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和认识活动。积极应对方式可以缓冲应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消极应对方式可以加重应激[3],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更证实了这一点。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的心理压力。如果患者对这些紧张应激的体验较为消极,不能有效应对刺激,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疾病的不良影响;相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及时缓解和宣泄紧张应激,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个性特征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4]。不稳定性格患者情绪易于激动,遇到各种刺激时反应过于强烈, 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变化影响哮喘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8]:一是通过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诱发哮喘的发作;二是通过各种激素分泌的异常而诱发哮喘的发作;三是心理平衡失调扰乱体内正常免疫功能,易发生哮喘。
另外,情绪的不稳定性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可能不是独单存在的,这与有关报道[7]相吻合。即人格因素作为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应是通过影响患者对各种应激事件的认知水平、应对方式、情绪反映而影响生命质量的。
目前,对哮喘患者常规护理仍然偏重于躯体症状评估。针对本文得出的结论,心理社会因素评估应作为哮喘患者评估的主要内容,而评估重点应包括:①个性特征:即情绪的稳定性;②应对能力:即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的倾向性;③近期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及患者对事件的体验。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影响患者哮喘发作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并将其结果与症状评估结果共同记录于病历中,以便为合理选择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本文筛选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考虑除与患者个体特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对哮喘认知与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因此,对哮喘患者护理对策应强调3个字:即知、信、行。知:知识灌输,用健康教育手段,如个别讲解的发放知识手册,让患者认识哮喘病的本质及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及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作用,纠正负性生活事件或不稳定性格因素对其造成的认知偏差。信:培养信念,通过心理学的认知疗法,与患者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使其认识自身存在的消极应对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行:行为训练,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技能与技巧为目标,向其传授正确的健康行为。对具有不稳定性格患者,教会其放松训练;对不能遵医嘱用药导致丧失治疗信心者,指导其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最终使患者形成认知与行为统一的健康行为趋向,达到减少哮喘频率发作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亚林,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6-37.
2 沈崇涛.社会支持、人格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4,5(2):91.
3 武成,高颖,张春红.50例哮喘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比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6):343.
4 姜乾金,董丽.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145.
5 张桂兰,赵旭东.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