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方向捏脊的即时降压效应,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捏脊选择正确方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向)上捏和(向)下捏脊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上捏组和下逆纽自身前后对照,两组的收缩压及脉压差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所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10分钟和30分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捏脊疗法有肯定的即时降压作用,但主要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随之下降);捏脊方向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捏脊 方向 高血压 效应

捏脊疗法是中国传统的推拿方法。其法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文为“使病人伏卧,……。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因其法具有较好的补益脾胃、消导积滞,以及调理阴阳、气血等综合效应,因而,自葛氏介绍之后,就被广泛运用并代代相传直至今天(其发明约在公元340-360年之间)。纵观其操作,不论文献,还是民间实际运用,其捏脊的方向总是从龟尾至顶(大椎),即从下至上。所以,当读到张炳华的文章,发现其竟然从上向下,即逆向捏脊治疗高血压时颇感意外。为弄清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特设计了以下实验,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来源 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收集成都市新鸿社区老年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门诊的高血压患者共72例。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其随机分入上捏和下捏两组。

1.2 纳入与排除 严格参照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纳入45~69周岁的1、2级高血压患者;排除患有高血压,但因早晨服药或其它原因致使实验时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采用小样本试验,每组确定30例,考虑不超过20%的脱落率,两组总例数为72,每组36例。

2.2 盲法 采用对患者的单盲法。做到研究者、数据收集与数据统计评价者分开。

2.3 治疗方法 上逆组,严格按照传统操作方法,即以两拇指桡侧缘置于脊柱两侧,在直线推进的同时,以食中二指在(拇指)前,并与拇指相对拿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骶骨到大椎为一遍,共操作20遍;于最末一遍操作时,拿捏为3轻1重,重至皮肤多闻及弹响,后在脊柱及其两侧施揉法约2分钟,总共操作6分钟。下捏组:除捏脊方向为从上向下外,其余与上捏组相同。

2.4 观察方法

2.4.1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及心率(HR)。

2.4.2观察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共四次检测上述指标。

2.5 统计分析采用SPSSl7.0软件包。治疗前进行组间基线比较,治疗后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共有72例患者纳入试验,除两组各1例因不能忍受捏脊之疼痛而中止外,其余70例患者完成了整个过程。两组性别比(男,女)和平均年龄分别为上捏组14/21、60.03+4.48,下捏组16/19、57.89+6.5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姓别、年龄及各项检测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基线状况良好,具有可比性。

3.2治疗结果

3.2.1上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见表1。

3.2.2下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见表2。

3.2.3治疗后组间比较: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所有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心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6 讨论

6.1捏脊疗法有较好的调治高血压的作用 传统的捏脊疗法由推、捏、捻、拿、揉、按等复合而成。其中揉法与按法力向向内,为温为补,捏法和拿法力向向外为清为泻;操作过程中的3轻,使人舒适,有兴奋作用,但其1重,却弹拨筋膜,产生痛觉,功能抑制。就部位而言,它主要作用于脊柱和脊柱两旁。脊柱为督脉所居,督脉总督人体阳气;脊旁足太阳经脉之上有五俞穴,五俞穴与五脏相通,能调节五脏经气。因此,将其用于高血压取得降压效应当在情理之中。因为高血压病属本虚标实,涉及多个脏腑,既有肝阳上亢、痰浊内盟,又有肝肾亏虚、脾运失调,确非一方一法可以瘥之。而传统捏脊疗法补中有泻,泻不伤正,攻补兼施;除治疗脾胃病症外还广泛对心、肝、肾、肺等脏腑进行调节,较好地针对了高血压虚实互见,多脏功能失调的复杂病机。这是上捏和下捏组均取得疗效的基础。

6.2在对高血压的作用方面,捏脊的方向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一般认为,手法的效应取决于手法操作的物理(力学)要素,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和面积,以及操作的频率等等。传统中医均以”补泻”概括之,并产生出轻重补泻(力度轻为补重为泻)、时间补泻(时间长为补短为泻)、频率补泻(频率慢为补快为泻)等原则。而在方向上,古今普遍认为向上与顺经操作为补,向下与逆经操作为泻[习。因为补泻这一概念是专为虚实而设立的,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则是疾病在临床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相互对立(矛盾)的状态。如果虚证运用了泻法,实证运用了补法不但不能已病,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虚虚实实”是传统中医几千年来尤为强调的戒律。正因为如此,研究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弄清上捏与下捏在降压效应方面的差异才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就有悖于传统的向下捏脊的产生,笔者认为也可能是受到传统补泻原则的影响。既然高血压为肝阳上亢,病机中存在明显的上逆趋势,故向下的捏脊显然更有助于上逆的病机,当然也就更有利于血压的下降了;类似的向下捏脊也被用于便秘和失眠的治疗。

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对高血压的影响方面,不论上捏,还是下捏均取得了一定的降压疗效;但上、下捏之间却并未显示出因捏脊的方向不同而产生的降压效应之间的差别,甚至是作为副作用的升高血压的发生。这既说明了上述向下捏脊理念的想当然,也再一次反映出了推拿的本质,即推拿不似药物,推拿补泻不是药物补泻,推拿本身是一种安全的良性刺激。联想到李氏发现上推和下推脾经并无疗效差异,廖氏比较顺时针和逆时针不同方向摩腹也得到阴性结果(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并无差异性),使人不得不怀疑方向补泻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