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抖微距双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抖微距双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适马的两款新型全画幅微距镜头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和105 mm1∶2.8DG MACRO HSM正式上市了。这两款相当于中长焦距的大光圈微距镜头在减轻重量和体积的同时,应用了诸多新技术来提高成像素质,全新的数码优化镀膜设计使新的DG镜头可减少因CCD或CMOS感光元件表面的反光而产生对画质的影响,特别是镜体内置适马自行研发“OS光学防震”系统,防抖能力达到可降低4级安全快门速度的水平,手持拍摄性能大增。另外,全新精密防尘、防水滴镜体设计更能适应恶劣环境下操作。因此,很多影友都对这两只镜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详细了解它们的实用性能。

专业级外观

初品这两只镜头,在外观上就给人以良好的精致印象,表面一改适马前代产品的磨砂涂层方案,为黑色亚光涂层,无论从质感和手感来讲,都要比磨砂涂层的产品来得舒适,较易留下使用痕迹的问题可以肯定不会发生了,同时在经过严酷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留下水渍汗迹。两只微距镜头兄弟最显眼的相同之处就是处于镜头前端的金圈装饰环了,配合明显的EX标识,明确地告诉使用者这两只镜头属于适马专业级定位。

在操作控制区域,聚焦范围控制、自动/手动控制和防抖控制三组按键顺序排列。两只镜头都将聚焦范围划分为全程、微距段及正常拍摄段三个分段聚焦模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在微距段对焦范围是0.38-0.53m,而105 mm1∶2.8DG MACRO HSM镜头则是0.312-0.45m。再有就是150镜头比105微距镜头略长2cm左右,还多了一副脚架接环。

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

105 mm1∶2.8DG MACRO HSM实拍体验

在几天的使用中,笔者分别针对镜头的微距端和正常距离拍摄进行了测试,实拍照片过程中对镜头的使用操控感觉和照片画质情况都有了直观体验。

操控性能

两只镜头聚焦速度都很快,而且因为使用了适马HSM超声波马达,不仅速度快,声音也很轻,很多情况下甚至感觉不到声音,当然在微距段拍摄时,有时受被摄物反差过低的影响,镜头聚焦也会相对变慢,甚至偶尔出现拉风箱的现象,这也是AF微距镜头难以避免的。所以厂家才把镜头拍摄焦距范围分得比较细,也是为了在微距拍摄聚焦不易合焦时,减少镜头聚焦动作范围而提高对焦效率的一个好办法。针对这个特性,两只镜头还都拥有宽大的手动对焦环,配合全时手动对焦提供了平滑有效的手动操作和确保精确合焦的操作性能。

成像质量

从成像特点上来看,在正常拍摄距离段,笔者通过实拍一些静物和人物发现,这两只镜头都有很不错的表现,只是在焦外部分会显得较生硬,其实了解微距镜头的朋友都会知道,微距镜头在标准拍摄距离段的焦外成像都会有比较硬的感觉,所以这点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实拍时真正起到非常好作用的是“浮动内对焦系统”在两只镜头上的使用,使得这两只镜头在微距拍摄特别是1∶1等比例拍摄时,都没有像很多微距镜头一样探出长长一节镜身,从而把影响被拍摄物摆放距离或者是惊动被拍摄的小动物的发生几率减低到最小。同时镜体内分别以移动两组镜组实现对焦,也起到了修正像散和球面差的作用,配合镜组中的超低色散SLD镜片修正各种色差现象,成像画质得到有效保证。这两只镜头除了焦距段上的差异,成像水平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表现为反差明快,色彩过渡很柔顺,色彩还原准确,配合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够比较准确地还原现场光源色彩特点。

笔者也把适马105mm镜头跟原厂百微镜头简单地对照拍摄了一下,聚焦速度基本相当。在成像上,原厂百微略锐些,而适马成像较柔和。焦外虚化效果两者也很近似,微小的差别在看照片时几乎可以忽略。当前新镜头的普遍特点是最大光圈的成像水平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更适应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要求,适马这两只镜头也不例外,全开光圈下中心和边缘的画质就已经很不错,与胶片时代很多镜头最大光圈几乎不可用的情况完全不同。在F5.6―F8时,两只镜头达到最佳画面素质,之后又略有下降,但直到最小光圈F22时,仍保持了很高的素质,这和现在一般镜头小光圈成像水平下降明显也不一样,看来真是“微距无弱旅”啊。

防抖能力

之所以把防抖性能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在手持拍摄时,镜头配备的光学防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两只微距镜头都设置了两挡的防抖模式,防抖模式1适合一般手持拍摄,模式2适合追随拍摄,最大可以达到理论上降低4级安全快门速度(镜头焦距的倒数值)的防抖效果。而其中适马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的焦距更长,长焦加防抖功能在拍摄昆虫等小动物时,相比目前各品牌的同焦距段不防抖镜头很有优势,即使拍摄静物时,也可以有更大的布光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微距拍摄也经常使用三脚架作为辅助拍摄手段,这时防抖功能最好关闭,否则反而会影响成像清晰度。

通过几天的使用,笔者仔细感觉了两只新微距镜头从里到外的变化,可以说跟这两只镜头的前款相比,新镜头性能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笔者最看好的就是“浮动内对焦系统”的设计,不论是在拍摄微距时镜身尺寸没有变化带来的操作便捷性,还是组镜片通过移动来修正各种像差后所表现出的成像品质的提升,都使用户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4级光学防抖性能使得微距摄影依赖三脚架的日子逐渐远去,也可以让更多的影友轻松享受微观世界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