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预防性切除乳腺不是人人都适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预防性切除乳腺不是人人都适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月14日,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向外界透露,自己不久前已完成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的母亲56岁时死于卵巢癌,而她也被检测出带有一个“缺陷”基因BRCA1,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大。双乳腺切除后,医生称她患乳腺癌的概率已经从87%下降到5%。

不少网友纷纷发出感慨:害怕得乳腺癌就切掉,是不是太激进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真的有必要吗?美国都能做,在中国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切除乳腺非切掉

“很多媒体都误读了这条新闻。”朱莉所做的是内的腺体预防性切除与重塑,而不是器官的完全切除,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说,主要由支撑和固定的结缔组织、脂肪、乳腺腺体及大量血管、神经构成,切除乳腺腺体会造成不能泌乳。

腺体切除就好比是房子里换家具,而全切就是拆房子。因此,腺体切除术不会让女人失去这一重要的性器官。通过切除重塑手术,患者自身的脂肪或人造硅胶等物质的填充,形态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张恒伟说,这种误解不止存在于这条新闻,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少早期乳腺癌患者病情一旦确定,就会因为无法接受失去的现实而逃避手术,最终导致病情一再拖延。而实际上,对于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了正规的治疗和保乳手术后,几乎是不会影响的大体外观的。

“连媒体都出现误读,由此也折射出国人对乳腺保健知识的匮乏和不重视。”张恒伟说。

预防性切除在西方屡见不鲜

在美国,每8个女性就有1个会患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但还不到美国的1/5。所以,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检测比国内开展的早,临床应用的经验与相关预防机制也更加健全。

研究发现,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基因突变后,乳腺癌患病的概率为85%~100%,西方女性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较高,特别是犹太女性基因突变的概率占15%左右。一些极端的医生会建议这类女性,进行预防性切除术,从而达到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已经对有这种基因突变、明确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开展了这个手术。相关研究也表明,实施了预防性乳腺切除后,高危人群乳腺癌风险降低了90%。

河南省靶向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郭永军说,近年来,在国内也对此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与西方女性不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采样调查能够证明,对东方女性来说,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另外,与美国乳腺癌发病率有较高的家族性倾向相比,在我国目前仍属于散发状态,家族性倾向并不十分明显。

东方女性也可进行基因检测

朱莉所做的基因检测,在国内已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大众的认知率低、费用较高,造成遗传基因检测的普及率、推广度都很低。

预防性切除乳腺不是人人都适合,郭永军说,如果母系(母亲、姨妈)成员都患了乳腺癌,女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基因检测及评估,确定是否属于易感基因突变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切除术。

目前,一些肿瘤专科医院逐渐将易感基因检测纳入常规的检测手段,以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例,该院已与国际领先的生物高技术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对健康人开展个体遗传检测,从而预知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辅助有效预防和早期诊断。

定期体检仍是预防乳癌的不二法门

从新闻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朱莉保留了部分,为了避免损伤乳晕的血供,使得残留乳腺组织增多,而一旦有少量的乳腺组织残留,仍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但与切除前相比,这种风险要小得多,所以医生对她说的是“癌变概率从手术前的87%,降到了5%”。

张恒伟说,对于东方女性来说,定期体检仍是预防乳腺癌的不二法门。18~39岁的女性,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一旦摸到有肿块等,应及时去专科就诊;40岁以上女性可考虑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这在美国是列入医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