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国百姓日用之赏善罚恶原则,与佛教因果有密切渊源。明朝居士袁了凡之《了凡四训》,即紧依佛家因果,并以生命阅历为证,宣扬为善以立命之说。文章指明,其行善改过并以之为安身立命之道,此学说于民间伦理中大有作为,对当今社会亦有极大补益之功。

【关键字】 了凡;因果;安身立命

人是有作恶权利的。一些恶行,往往还可以避开众人眼目,给人带来现实利处。但问题在于,放眼四周,为什么还有人积极为善,哪怕无人监察,哪怕会牺牲近前利益?若持此问,求一中国普通百姓,他会告诉你:倘若作恶,是要遭报应的。哪怕无人闻见,头上三尺有神明,逃得掉吗?

普通百姓心中“神佑鬼惩”的观念,可以说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兼而有之。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受佛教因果学说的影响则太过明显。佛教之因果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多给百姓以“敬畏感”,从而促其戒恶向善。从这层意义上讲,佛教因果学说在维系民间伦理之底线上,功莫大焉。

佛教因果学说,系贯穿三藏十二部之宗纲,本身繁复庞杂、精深博大。其主要精髓,约而言之为:从宇宙万有之生灭变化,至主体境遇之苦乐顺逆,皆贯穿因果规律。所谓有因必有果,造业必受报。

中国人不难将这套理论加以消化。乃至以真切可感、简单易懂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字,扼其主旨,而使之深入人心。可见中国佛教的民间面向性以及普通百姓的生存智慧。

上文已经说明,佛教因果学说在民间伦理中的地位,实为重要。而其作用方式,则需细加辨析。因为,其实因果学说本身,就饱含张力,乃至完全可以从两条截然不同的向度加以解释。

第一种解读为,既然今生今世之种种,皆为前世姻缘造化,想必注定,妄自作为也是无益。第二种为,既然自因自果,自作自受,那么无论当下之境遇为何,只要积善行德,便可获福,今生之境遇想必改观。笔者将这两种解释路径归为“命运”与“运命” (操控、运作生命)的分别。中国人如何弥合佛学之因果学说中“命运”与“运命”之间的张力,这诚然是需要深加思考的事情。

中国人信“命”。“命”这个概念很有意思,极有大军压境之势,让人无力改观。就连孔夫子本人,也会感叹“文不在兹乎”[1]。所以,懂得认命,这里有一种很深刻的中国智慧。但于生活面前,种种现实经验又告诉我们,苍茫人世,个体虽卑微,但又绝非毫无作为可言。总有很多例证,刺激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很多理想之中的美好,亦有可能实现。即或许,可能通过“运命”,进而“转命”。

中国传统不乏“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之气概,“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之追求。权衡之中,自然不失对因果学说第二条解释维度的拾起与倚重。即重视自身作为,数可改,运可转,命可变。

其实,在中国百姓的头脑里,“认命”与“运命”倒也真无实质冲突,反而相得益彰。认命,为生活提供一个基点,安抚人心,不至于使人为当下所经受之苦境而抱怨颓靡。运命,为人生之奋进提供动力及勇气。由此,生活就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如俗话所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由此,因果学说便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促人“有为”之学说。

接下来,就遇到一个实践论的问题。做什么,如何做,才能改变命运,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呢?古书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2]。《易经》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3]。也就是说,中国自古即有行善得佑的思想传承。直至佛教传入,因果学说遍行,以行善积德来谋福求祉之事,就有了更易把握、更深得人心的理论依据,这种“运命”逻辑在民间才真正普及到深广程度。

这种行善运命的逻辑,催生不少劝善之书。而众多劝善之书,又反过来加强了这种逻辑。若论众劝善书中之杰作,当属《了凡四训》无疑。其成书以后,历来影响不减。

《四训》书中,了凡先生回顾一生。其自身,便经历了由“认命”到“运命”,进而“转命”的过程。早年,他被一孔姓先生算定一生,几经验证,分毫不爽。于是感悟“进退有命,迟速有时”[4],从而“澹然无求矣”。

但后来,了凡先生入南京栖霞寺见云谷法会禅师,谈及命数以及自身之经历时,却被禅师斥为凡夫。从而听闻法会禅师,得受“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之学问。从此,以此践行,生命轨迹不再似孔姓先生算定之种,而得以大转。可谓“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5]。

了凡先生于年六十有九总结一生,戒于子女,言“立命之道”。立命之道,即为“改过”,“积善”,“谦德”。 改过有机,其机在心,即须发“耻心”、“畏心”、“勇心”三种心。更需于“理上”改过,“心上”改过,而非仅在“事上”改。积善有纲,纲分十目:“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谦德,为虚心屈己,戒有骄矜之气,不可薄视一切。

以上种种细目,皆极具生活性,方便把握,易于操行。体现民间伦理之色彩。又难得为了凡先生现身说法,以自身之经历为证,以佛法因果报应为依,说明以积善行德来改变命数之法,真实不虚。

这里还需强调两点。一、虽然了凡先生也讲“立命之学”,讲究内在德性培育(例如改过、谦德)。但此立命,绝非儒家式的“挺立道德主体”(牟宗三语),即不是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格调、气度,而仅是为谋得福报。其讲究德性培育,做善事,克己过,也仅是为了作为谋得福报的一种保障。书中,了凡先生与禅师谈论孟子“求则得之”之言。了凡先生认为:“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而禅师则讲,无论道德仁义,抑或功名富贵,均能求而得之。可见,其立命之道,偏离儒家式“君子学问”甚远,而是另一种求福得祉的“百姓之说”。

二、佛家因果,可分现法果、等流果、异熟果以及增上果等。这是覆盖生生世世,有无限缘起之意味的整套复杂系统。而中国百姓,仿佛更偏好现世果,即将视域拉回到今生,满足于今生做好事,今生得回报。至于往世之种种,往往悬而不论。了凡先生得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6]之道,旋即立下求功名子嗣之愿望,这很能反映现世面向的问题。以上两点,均深合李泽厚先生所总结的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浓重“实用理性”之倾向。

《了凡四训》既蕴含佛法妙理,又难得为作者现身说法,可谓字字肺腑、句句妙药。故此书自明末直至民初,一再刊刻,流传广远,历久不衰。其教化之功甚伟。清末民初之印光大师对之推崇至极。据说清末名将曾国藩也将此书示与子女,要求读上三百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其实,哪怕将此书放在今天来看,对于当今之社会,亦有很好的教化之功。因为,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资源。人们日常生活之实践,常处于一种无规矩可循的状态。究其深层原因,就是缺乏一种伦理生活的内在精神保障机制。其实,因果学说,便可提供如此保障机制,供人以畏感,立人以规矩。如此,《了凡四训》对于梳理民间价值信仰以及底线标准之意义,还值得反思与挖掘。

【注 释】

[1] 孔子.论语[M].张燕缨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

[2] 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3]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4] 袁了凡.了凡四训[M].商荣 徐敏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1.10.

[5][6] 同上,P18.

【参考文献】

[1] 袁了凡.了凡四训[M].商荣 徐敏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1.

[2] 任益敏.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J].人文杂志.2007.4.

[3] 肖群忠.《了凡四训》的民间伦理思想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谢一(1989.11-)女,河南平顶山人,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