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法国新闻教育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法国新闻教育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法国,人们会联想到时尚、艺术,甚至美食,但它作为欧盟内传媒产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我们对其新闻教育却知之甚少。今年4月至5月,作为2004中法文化交流年的活动之一,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穴三大?雪新闻教育中心毕业班的师生50余人来到中国上海,开展了一次海外迁移教学项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部分同学作为法国朋友的翻译和未来的记者同行,全程参与了这次特殊的教学实习活动,体验到迥异于我国新闻教育的“异域风情”。

由于语言因素,中国同学成为法国师生展开工作的“耳目喉舌”,对他们的教学安排得以切身体验;在工作之余,笔者也向他们了解到在其本国的学习状态。作为法国国内最早在大学中设立?穴1958年?雪和最早通过记者联合公约认可?穴1968年?雪的新闻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对于我们了解法国的新闻教育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通过耳闻目睹、一斑窥豹,感受法国的新闻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独特的教学、实习形式

集体海外实习的形式对中国学生尚显陌生。我国大学的新闻学院里存在例行的小实习、大实习,学生被分散安排到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新闻单位,并将每名实习生分配给一个指导记者,承担具体的条线报道,从基本的简讯、消息开始练习。而这些法国学生开展实习却集体行动远涉重洋,围绕一个预定的抽象选题进行操作,这种团队型、“粗放型”的形式与中国学生的实习方式相当不同。

此外,我国新闻学院教学计划内的实习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五月,学生通过积累经验对自己负责的条线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和报道思路、强化新闻敏感。这些法国学生则需以短短一个月时间?穴用于采访的时间更短?雪操作一个陌生的选题,而且并未预先明确报道线索,这种实习方式也是中国同学不熟悉的。

经介绍,短期的海外实习是该学院传统的教学程序之一。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是一所两年制的硕士教育学院,目的是培养新闻从业者。这一教学定位体现出法国的研究生教育与中国的差异:

在法国,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学功能有明确区别,不同程度的研究生教育分别依托于各自独立的学院。如新闻专业,硕士教育目的是培养新闻从业者,重实务、重操作?穴也就是中国新闻教育在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雪,学生获得硕士学位?穴Maitrise?雪后,如果想转向学术,可以申请修读为期一年的“深入研究文凭”?穴D.E.A?雪作为博士预备阶段,经考查合格后进入正规博士班,开始从事学理研究。即,法国的硕士教育阶段与学理研究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直接面向就业。因此,和法国其他开展硕士教育的新闻学院一样,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很强调学生的实习活动,尤其是他们动态地完成主题报道的能力。其毕业班师生每年选择一个外国城市,根据不同主题,通过与当地新闻院校师生合作采访,最终制作杂志、广播与电视节目。从1994年以来,这项海外迁移教学项目已经在10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中进行?穴包括上海?雪。

除了这种作为毕业大实习的“海外拉练”,学生们在日常也处于实习期。因为该学院出版发行自己的杂志《NEWS D’ILL》,这份图文并茂的全彩本杂志为月刊,定价3欧元。每期杂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全面的报道,全部文章由毕业班同学采写完成,插图照片也由他们拍摄、组合。报刊专业的教学工作就基本围绕该杂志的采编工作展开,教授们大都曾是媒体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他们对于杂志制作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学生则在周期性的工作中活学活用。广电专业的学生也定期制作专题节目供公共频道播出。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外实习活动只是完成杂志、广电节目的一次特殊选题的手段,由于报道对象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而增添了学生的工作难度,因此成为对他们硕士阶段学习的全面检验。

尽管通过海外实习制作一期杂志是该学院的特色教学方式,但类似功能的杂志在法国其他大学的新闻学院中也存在。这种自办刊物令中国学生印象深刻,因为它为学院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教学实习平台,而且它的商业化运作也使人耳目一新:不仅定价发行,还在内页刊载各种规格的商业广告。而在我国,由于报刊体制的特定因素,大学的学报或新闻性报刊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刊物内广告更是鲜见,新闻院系也基本没有自己的商业化刊物。因此,两国教育体制和报刊体制的差异,才是法方的教学和实习形式显得“独特”的真正原因。

二、松、紧结合的教学过程

表现法国风土人情的文章、影片大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浪漫、甚至散漫的处世风格。但直到参与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的实习,我们才领教这种民族性的“散漫”也渗透在其教学过程中。

以这次实习为例,教授并未明确制定工作日程及内容,学生也表现出较大的自由度,但随着实习的展开,工作又体现出具体、严谨的一面。整个实习期间,虽然教授并未预定明确的报道计划,但对总体进程有严格的把握,使之层层递进、脉络清晰,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教学空间里,锻炼了沙里淘金的选题能力、通观全局的视野等职业新闻人的基本素质。而在成稿阶段的技术层面,老师则提出具体而微、“吹毛求疵”的指导意见,要求相当严厉。

因此,从工作流程来看,法国人的散漫也颇有特色:并非是不求甚解的浮皮潦草,而是松紧适度、随意的形式与明确的主题相结合、宽松的时间支配与严谨的工作要求相结合,而良好的工作效果则是“散漫”特点在新闻教育中得以存在的原因。

三、专业、技术设备、教育理念的特点

除了教学、实习的形式和手段之外,法国新闻教育的专业设置、技术设备、教育理念也具有一定特点。

1.专业情况:在当代中国,广播在四大传统媒体形态中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而电视,尤其是省级电视台众多免费的专业化频道发展迅猛,平面媒体则是新闻从业的主体。因此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体现出相应的媒体格局。而法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在报刊、广播、电视3种新闻专业教育中,广播是最热门、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以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为例,学生经过第一年的集中学习后进行专业选择,由于首选广播专业的人数众多,院方必须加以名额限制,只有成绩优异者才能入选。

存在“广播热”与法国的媒介市场形态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是欧洲国家有重视广播的视听传统,另一方面则是法国的公共电视频道数量少,缺乏本土的付费新闻频道;而作为报刊市场主体的地方性报刊由于地理范围和受众数量有限而发展缓慢。因此,就业率影响到各专业的热门程度。

2.技术设备:法国新闻教育的技术装备非常精良,通常每名学生均由学院配备笔记本电脑,报刊专业的学生每人配备一台数码照相机,广播和电视专业的学生则每人可以使用一台数字录音设备或摄像机。在其日常学习中,网络也是公共开放的免费资源。相对而言,我国的新闻教育在硬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技术设备的差异体现了中法两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而法国学生则要缴纳高额的学费。

3.教育理念:仍以实习为例,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选择“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遗产保护”这个主题,体现了渗透于法国新闻教育中的社会人文关怀。具体到这个选题:对城市发展进行报道,不仅关注它的破旧立新,同时也关注它的文化传承。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关注建筑的存废、拆改、保护和新建来把握作为城市主体的人们的发展观念、文化心理和建设活动。相对于模式化的以统计数据、重大事件、政策精神来诠释城市发展的报道,这种文化气息浓厚的选题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考城市空间和城市精神的角度,也反映出法国新闻教育的人文理念。当然,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也感受到一些问题,比如法国学生在工作前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的了解有限,资料收集不够,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具有深度的报道方案;学生在采访进程中根据自己的预设思路提出可能引导受访者的问题;摄影师拍摄“万金油”式空镜头或者采取摆拍以及在报道中使用并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等。尽管这些问题发生在实习过程中,但它们显然也是其日常报道方式的体现。

这些问题在我国的新闻实务中同样存在,这恰好从某种程度上旁证了两国的新闻教育具有某种共通性,有相似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有通行的职业理念需要普及教育。而透过两国新闻学子的双向对视,让我们在了解对方的同时,也得以反观自身,因此,虽然本文所述的特点并不是法国新闻教育的全貌,但是,这些特点为我们思考本国的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