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及其转化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及其转化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教师的缄默知识会影响其教材处理,影响其授课风格,影响其教学判断,影响学生缄默知识的重构。在教学中,可以用巧用比喻、引导探究、重视表征、拓宽视野等方法,将师生的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

关键词:缄默知识;教学影响;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31-04

一、缄默知识及其特点

“缄默知识”的概念是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1]之后他又在《缄默的维度》一书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这一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2]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类知识除了显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

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同显性知识相比较具有“非逻辑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非公共性”(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说明)、“非批判性”(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等特征。[3]在波兰尼之后,人们对缄默知识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补充、修正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论,提出就缄默知识的特征而言,除“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之外,还具有“情境性”(缄默知识是对特定问题或任务的直觉综合或把握)、“文化性”(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建立在显性的社会规则上,而且建立在缄默的社会规则上)和“层次性”(缄默知识不只是一种形态)等特征。[4]总之,缄默知识是个人的、难以言传、难以形式化、难于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它基于经验、存于内心,对于拥有者来说是介于“知”与“不知”之间的一种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直觉、体验、技巧、价值观、想象力和洞察力。

二、教师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

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前者是显性知识,是停留在教师头脑或口头的知识;后者是教师内心真正认同的缄默知识,需要经过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感知、辨别、过滤、检讨、澄清,通过解构、重组和重构才能生成。它总是与教师个体的数学教学信念与行动保持一种“共生”关系,镶嵌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而无法剥离。

1.教师的缄默知识影响其教材处理

在对数学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教师会受到自己缄默的数学教学信念的影响。所谓教师的数学教学信念,“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适合的课堂活动、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合理的教学步骤、教学结果的认识和看法”[5]。Kuhs和Ball指出了教师常有的四种教学信念:“(1)以学生为中心,即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为中心;(2)以内容为中心,重概念理解,数学教学应以教学内容为主导,强调概念理解;(3)以练习为中心,即数学教学应强调学生的练习,是对数学规则和步骤的掌握;(4)以课堂为中心,即数学教学应以有效的课堂为中心。”[6]研究表明,数学教师信念强烈影响其教学,教师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总之,教师信念支配着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7]譬如,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上,如认为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倾向于恪守文本、照本宣科。事实上,由于教材的简明性,编者的大量缄默意图,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建模过程、数学的精确定义是如何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等等内容,教材都难以一一展现。另外,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时间段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而这些‘具体’,对教材的编者来说都是抽象的,我们怎能指望抽象的预设可以为具体的生成做好一切准备?”[8]因此,教师由于其缄默知识的文化性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教材处理方式。能否在对教材认真钻研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综合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的缄默知识元素,对教材作出全盘接受或适度调整的决定,这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有丰富实践智慧的教师,就能适时适地的对教材进行顺序的调整、知识内容与习题的恰当替换与增删,并且力求使学生课堂知识与教材内容实现无缝对接。同时,他们通常能对自己的缄默知识保持一种理性自觉。例如在“以考论教,分数等于质量”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师的课堂追求特别容易在不经意间陷入“重知识技能,轻素养发展”的窠臼中难以自拔。教师若能意识到自己的缄默教学惯性,就能时常自警自省,要求自己纵然“戴着镣铐”也要尽力“舞得精彩”,即在兼顾教材知识、兼顾应试目标的前提下,课堂上仍要尽力展现作为人类思维典范的数学、充满数学“雅”与“美”的数学、揭示知识教学中的文化元素的数学。石中英先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越能意识到自己的缄默知识对教学的制约的存在,他就越能理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反之,他就越容易陷入教育教学的惯性与习俗中而难以自拔。”[9]综上,教师关于自己、学生、教材的缄默认识,决定其处理教材的方式方法。

2.教师的缄默知识影响其授课风格

Thompson研究发现,教师专业数学思想的形成,与他们表达数学内容的典型方法具有一致性,这有力地说明了教师的数学观、数学信念和爱好的确影响他们的活动。[10]Kuhs和Ball也指出,持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信念的教师,在其教学中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提出有趣的问题,设置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强调“以内容为中心”的课堂上,强调学生对观点和过程的理解,让学生理解数学步骤中的数学观点,数学思想与逻辑……[11]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到:教师如认为数学是动态易谬的,教学中就较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且常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如认为数学是静态、绝对的,上课就侧重于“一言堂”地灌输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数学的严谨表述、规范表达。教师若意识到学生头脑不是白纸一张,那么在学生的学习中,就会关注学生缄默的认知基础和数学学习体验,并愿意提供大量的数学思维活动与交往互动活动,通过活动中学生的外显言行,来揣测、分析他们内隐的缄默认识,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干预或引导。意识到缄默知识具有“情境性”的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浓郁数学文化气息的情境和氛围,润物无声地让学生感悟数学在语言体系、结构、模式、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精美,通过思维过程、探究过程的“慢镜头”放大,通过讲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力求让学生在平凡中见奇崛、具体中见抽象、零散中窥体系、无疑处偏生疑,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八方联系,浑然一体。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进入天巧地灵、境美理达之境。

3.教师的缄默知识影响其教学判断

缄默知识影响教师的实践活动,它既会提高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判断能力,也可能影响教师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可能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受过下述现象的“折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典型错误,虽经教师多次纠正,但在以后的做题中仍会重复出现。对于这种现象,许多教师要么归因于学生头脑笨而大为光火,产生沮丧情绪和放弃心理;要么归因于学生未认真听讲,于是采取训斥、责骂、让学生写保证书、找家长等措施。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热情被消磨,学生的自信心被打击。事实上,对于学生错误重复出现的现象,有学者从七个方面指出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原有思维定势影响,数学“美”作怪,类似知识的干扰,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对错误原因的剖析不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补救强化训练不够。[12]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学生知识理解中的错误背后很可能有一些消极的缄默知识在作怪,而教师对学生错误纠正的措施效果不佳,也很可能是教师内隐的消极缄默知识的影响。

4.教师的缄默知识影响学生缄默知识的重构

缄默知识对个体显性知识的获得起辅助的、向导的作用。当个体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一致时,能促进个体显性知识的获得,否则则干扰个体显性知识的内化,影响其学习过程中的领悟力、判断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示范自己的缄默知识,促成学生唤醒、觉察、检讨、重构自己的缄默知识。

“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取向、数学悟性,无需也无法刻意为之,靠的是每堂课学生从教师那儿缄默学到的研究数学的方式方法。比如,教师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把自己最初拿到题目时对题目潜在思路的估测、追寻,碰到岔路时对路径的选择依据(经常是可错的、试探的),做不下去时何时感觉要回头、怎么回头的心路历程不断暴露在学生面前,在潜移默化之间,学生就会从教师那儿缄默地体悟到“数学原来是这样的”,教师的缄默思维就会逐步转化为学生处理问题的着眼点,融会贯通为学生缄默的问题解决观,最终达到教师希言、贵言,而师生心有灵犀,在静默相视一笑中达到行不言之教的目的。[13]

三、教师缄默知识的转化策略

克莱蒙特认为,在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存在一种“连续性”或“谱系”现象,而不是截然不同的两极。[14]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缄默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才能变个人的独享知识为共享知识,才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缄默知识加以批判性的反思、澄清、改组及重新生成,教师也才能够在课堂上更清晰地表达思想,让学生学得更本质、更高效。同时,只有学生的缄默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教师才能以学定教,更好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将师生的缄默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

1.巧用比喻

爱因斯坦曾对一群物理学家说:“为什么所有电子的电荷都一样呢?”猛地,他又接着说:“为什么所有的羊粪蛋的大小都一样呢?”爱因斯坦后一句比喻虽然看起来不甚高雅,却把“只能意会”的第一句话用简易的语言解释得明确可及。[15]对于某些缄默知识的教学,爱因斯坦的巧用比喻法值得借鉴。比如高一学生初次接触集合时,对于题目“判断{Φ}是否为空集?”,总有许多学生判断出错,笔者打比喻说,一个袋子里放一个空袋子,这个袋子里有东西吗?学生们脸上马上露出会心的笑容。波利亚认为,为了使学生明确一些抽象的东西,谈不上什么样的语言富有诗意或什么样的语言轻浮无聊,只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师大可不必约束自己。[16]教学中通过恰当比喻,常可较好地实现将缄默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的目的。

2.引导探究

许多时候,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为了应试,或限于自身数学眼力,对于教材中一些关节点内容往往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表面上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问题了,但照本宣科的结果是让许多缄默知识外化的契机白白滑过,因此大大弱化了育人效果。例如,在复数的起始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复数系的建立过程,前后历经了300多年,教师常就此打住,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可是教师如果在此延伸一下,追问一句:“长期以来,数学家为什么不肯承认复数?”这就能促成师生的思考上升到数学的观念层面,从而数学共同体的行为准则便凸显出来:复数是在没有意义的表示式上赋予意义,这与之前的数学传统,即数学是“发现”而非“发明”的做法不一致,从而使17、18世纪的数学家对使用复数的合理性始终抱有疑问。再比如,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我们令a2-c2=b2(b>0)后,教师常“顺理成章”地往下讲。可是如果教师在此再追问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做?就会揭示这里面隐藏着的数学共同体的行为准则:追求简洁美,追求对称美。课堂上教师如能常常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体会出数学的深刻,日积月累,就能让学生养成“见微探萌,见端寻末”的良好探究思维方式。

3.重视表征

表征作为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形式,若是心理、主观的东西,称为内在表征;若是外在于人脑的、客观的东西,即为外在表征。对于同一个数学对象,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表征方法,同一数学对象也可有多种表征方法。由于每种表征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或是思维运演的素材,或是联系沟通的角色,或是化抽象为直观可视化的手段,故利用多元外在表征,常可将缄默知识外显化。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为了说明空间线面关系,我们常借助实物让学生了解其空间位置关系;对于函数问题,我们总是符号表征与图像表征相结合,以此化解题目的抽象程度。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鼓动、激励、“逼迫”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经由这一过程,学生才能将自己模糊的、零散的缄默内部表征转化为外部表征,经由师生交流、讨论、评价、澄清、梳理,进一步内化为学生新的缄默知识。

4.拓展视野

个体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常处于动态变化中:昨日的缄默知识,今日数学素养提高了,看透问题本质了,就可能变成明明白白的显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炼就一双分析与研究数学的“火眼金睛”,除拥有学科知识外,还要有一些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等知识基础。“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当教师能在更宽广的视野中来看数学教学时,就能看出潜藏在教学背后深刻的观念并加以显性化,就能更精准地诊断出学生当下的认知困境,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就能让学生时常在“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灵动课堂中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2]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3][4][13][14]黄晓学,李彭.缄默知识与数学教学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3).

[5][6][7][11]金美月,郭艳敏,代枫.数学教师信念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09(1).

[8]裴光亚.教材的重组与创新[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8(3).

[9]程瑞娟.论缄默知识对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10]黄兴丰,李士锜.数学课堂:教师的观念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6(3).

[12]王富英,王光明,魏荣芳.“错误重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对策[J].数学通报,2011(7).

[15][16]刘云章,赵雄辉.数学解题思维策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