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成长是他最深的牵挂,后辈成才是他最真的欢乐,学术研究是他最初也是最长久的爱好――他就是我的导师,张亦春教授。

教书育人――如师如友,

如丝如雨

相识近三十载,我眼中的张老师,仿佛只为学术而存在。他居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砖混老房子里,每次上老师家拜访,我大多会坐在客厅里那张坐垫已然塌陷的沙发上,或是那把坐上去就嘎吱作响的老藤椅上。一排书柜占满了墙壁,地上的拐角处也堆满了书。没有宽敞明亮、装修考究的书房,没有红木家具、真皮沙发,没有多余的装修和粉饰。涤去纤尘,他不为生活所累,悠然于心的,是他的书香,他的学术,他的心满意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厦门大学学习时,我有幸听了张老师一个学期的专业课。那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旧体制下的银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强烈碰撞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个金融从业人员都是不小的考验。借着一学期的师生缘,我勇闯师门,诚心求教。本不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张老师竟没有丝毫推脱拒绝,不仅托人送来诸多参考书,还专门打电话给我提示阅读要领。在电脑还不普及的那个时代,我把学习笔记和拙笔文章寄给他,张老师会在上面写满意见后再托人送来,还担心我不能理解他的书面意见,邀我到厦大直接面授。

恰如阳光雨露,又如潺潺清泉,张老师循序渐进地传道授业,看重的是授人以“渔”而非“鱼”。师门问学绝非一件清闲事,而是十足的苦差。回首读博漫长的五年时光,一篇博士论文,从初稿到成稿,耗去了我三年里所有的业余时间,终于获得福建省博士论文一等奖并付梓出版,我仿佛体会了一回“范进中举”的艰辛和磨难。忘不了的,是张老师长久的支持鼓励和严格要求,是他如师如友的真挚关爱;有感于心,是他最不经意却是最真实的榜样力量。每当我疲惫不堪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张老师灯下埋头苦修的背影,指尖从未熄灭的香烟,还有他下半夜才会熄灯的那扇窗。

毕业之后,无论工作生活,我与张老师依然有不少往来。这长久的师生缘分,饱含着老师对我的厚爱,亦是冥冥之中的知遇之缘,万分难得。其实,老师执教五十载,桃李遍天下,像我这样的弟子不胜枚举,且更有甚者!老师留给我们的侧影,是他在教学上的诲人不倦,是他匡正学风的身体力行,是他律人律己的严师品德,是他在金融学术上的孜孜以求。

建立学术团队――永不止步,

鞠躬尽瘁

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并未让张老师止步不前。独善其身只是完成小我,而建设金融学术团队,为培养更多的学术人才积蓄师资,才是他始终的不遗余力。

多年的辛苦工作和年龄的增加并未丝毫减少张老师对学科建设的热情。走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岗位的他,并不满足于安享晚年,而是将眼光定格在更广阔的未来。本着一颗责无旁贷的心,张老师不仅成为了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更继续倾心推动厦门大学乃至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

整合、运用厦门大学财金系的既有科研力量,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接轨,以期给予金融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是张老师创建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的最初设想。由设想变蓝图,由蓝图变通途。在张老师的倡导和努力下,新创建的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聘请来自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专才,适时引入国际金融的最新理论思想和学术动态;在国内金融界中聘请一批银行行长、各高校教授为兼职研究员,为研究所注入了金融实践者的思想和经验;在学术研究上,张老师为了补足厦门大学金融专业在计量经济学上的不足,积极招收了魏巍贤、蔡庆丰等几位结合了现代数理和经济学研究的难得人才,为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补足了栋梁,进一步充实了力量。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开始逐步展露它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力,学术成果也不断崭露头角。

虽年事已高,张老师却不甘落人后,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点项目。以他为总负责人,带领九大高校学术研究队伍出具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被称为教改的第一部“白皮书”,并于2001年荣获高等教育福建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张老师领导下的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既是孵化器,又是加油站,更是助推器,为厦门大学金融系助威呐喊不遗余力;逐渐形成强大的师资队伍,厚实的学术底蕴,以雄辩的实力在全国高校金融专业中脱颖而出。

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1700多所院校,600多个金融学专业,仅选出6个金融学重点学科。在这样激烈的竞争面前,多少人退缩了;面对似乎渺茫的希望,多少人止步了。而此时,身为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张老师,欣然承担起厦门大学金融学重点学科评选的重任。以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办公室为基地,他一方面运筹帷幄,筹谋规划,一方面身先士卒,召集了几位老师,夜以继日奋战五天,草拟重点学科的申报材料,为评选创造机遇。在他的推动下,厦门大学金融学犹如一匹黑马,成为继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之后,排在全国第三的金融学重点学科。顺理成章地,厦门大学金融系也从模模糊糊的概念到清晰的思路,从一个假设到逐步露出雏形,从不可思议的梦想成为脚踏实地的现实,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是一个创举,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

光辉背后,也许没人记得这位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无人知晓张老师无怨无悔的辛劳与奉献。而他心中承载的是矢志不渝地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塑造金牌学术团队,打造过硬学术水平,只要有成果,谁知谁晓,又有何干。

大公益为天下――立足科研,服务民生

当厦门大学金融系连续多年当之无愧地位居全国金融学前三甲之列,当一届届学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或崭露头角或有所成就,张老师并未驻足不前。站得更高,则望得更远。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中小企业发展逐渐为万众瞩目。此时,张老师又开始筹划一个新的蓝图:跳出校际,关注民生,奉献社会,服务实践。

张老师找到了新的支点――筹建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之初,他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基金会设立的各项推动工作中,不但积极游说厦门大学领导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他还积极筹措30万元资金,为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发起一方出资,促成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并亲自担任该基金会的理事长。

成立不久的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寄托了张老师“大教育、大科研、大公益”的奋斗理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需要的就是一批具有扎实功底、优秀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赞助他们从而支持教育正是张老师的“大教育”目的所在;促进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互为扶持、互为发展,而“大科研”正是为引导和资助研究人员投身于此,发展壮大;为贫困教师、学生提供最急需的帮助,为临时救灾救济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是张老师“大公益”的寓意之所在。

在张老师的不懈努力下,2009年4月刚刚起步的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已经筹集数千万元资金,功德斐然:资助建设一个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站,为中小银行发展研究提供学术资源,输送和积累研究人才;设立金融学科突出贡献奖,策划建立金融培训学院,为中小银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资助贫困地区学生和教师,为基础教育雪中送炭;赈济捐助,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五十年执教生涯,平凡却又璀璨。我不知道张老师为每一届学生讲解相同的理论如何保持热情不减,我不知道他如何做到站在全国金融学研究的最前线而同时推动着厦门大学的金融研究不断发展,我也不知道他如何年届暮年却依然志存高远,投身公益,为何对自己的生活聊无所求却心怀帮扶贫困师生之大事,我更不知道他如何能不懈追求心中的梦想,将中小银行的先进理论服务民生揽为己任。但我知道,张老师是我的导师,一位普普通通的高校老先生,不懈于内,教书科研,苦修而止于至善;忘身于外,奉献公益,灼华而志在千里!(作者为厦门国际银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