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主课堂,个性飞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主课堂,个性飞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灵动的生命。回归生活、回归主体、回归生命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而通往这一佳境的最终途径又是阅读。阅读是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这座桥去探寻世界的奥秘,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由于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对文本材料的理解的多元化。然而长久以来,班级授课制却禁锢了孩子的思维,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趋于单一、呆板。令人欣慰的是自《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及时了解了个性化阅读这一重要理念,懂得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一、 积极倡导自主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实施个性化阅读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教学中要把阅读的自由、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唤醒和激发心灵深处的灵感,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个性,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使其个性得到张扬。

我在教学《我叫“神舟号”》时,指导学生初读嫦娥姐姐的话:“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你?”要求学生先想想嫦娥姐姐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再自由朗读,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

生1:“嫦娥姐姐这时的心情是高兴的,因为她日夜都跟着地球妈妈转,没有小伙伴和她说话、和她玩,她太孤单了。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她心里很高兴。”(高兴、热情地读)

生2:“嫦娥姐姐这时的心情是奇怪的,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神舟号。”(疑惑地读)

生3:“嫦娥姐姐可能还有点害怕,担心这个陌生的伙伴不是她的朋友,会欺侮她。”(惊愕、慌张地读)

生4:“嫦娥姐姐可能还有些急,想知道这新来的伙伴是谁。”(着急地读)

在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个性化地朗读,把文本演绎得多姿多彩,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活动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个性化地朗读文本不是目的,旨在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

我在教学《我叫足球》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我请小朋友们先读一读这个句子,然后问他们:“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许多孩子做恍然大悟状,说:“原来足球最早是在我们中国踢起来的呀!真没想到!”我接着问:“现在你们知道足球是诞生在中国的,有什么感想呢?”有的学生说:“我知道足球最早出现在中国,我很自豪!”有的学生说:“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很多很多事物都是最先在中国诞生的,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正当大家沉浸在无比自豪中时,有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读到这句话时,为中国人感到脸红,没想到足球最早居然是出现在我们国家的,可是看看我们国家现在的足球吧,踢得并不好,甚至连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都拿不到,我真为中国的足球而遗憾!”

这个意外的声音给骄傲的中国小朋友们泼了一盆冷水,可是泼得好极了。当我们许多成年人还躺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天真无邪的孩子却看到了差距。多么精彩的发言!多么独特的音符!我禁不住称赞道:“听,陈珂说得多好呀!他说出了我们中国球迷的心声,中国是最早踢足球的国家,可现在却远远落在其它一些国家的后面了。这不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今天你可能是最棒的,但是如果不努力,说不准哪天你就落在人家后面了。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足球的明天会更好!”

在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发出了不同寻常的声音,这声音多么可贵,这样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阅读,孩子才真正拥有了个性的体验,个性的思考。他们不再是教材的奴隶,也不再受教师的牵制,而此时教师的沉默也是同样的可贵,我们退居一旁才能让孩子张扬个性,自由思维,这是教学上的以退为进。

三、 创设民主、自由的阅读氛围

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多元,决定了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必须体现在阅读主体的自主性上,体现在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自主地与文本对话的形式上,体现在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领会和感悟作者所传达的感情与思想行为方式上。这就要求教师舍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入理解、探究的氛围。

《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棵长在山顶的小松树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最高的,于是它嘲笑长在山脚的一棵大松树。

当解读课文中“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这一段时,我问孩子:“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你喜欢他吗?”许多孩子都批评小松树,说他没有礼貌,很骄傲,自以为自己是最高的,瞧不起大松树,真是一棵没有教养的小松树。可是有几个孩子却说:“我觉得小松树并没有瞧不起大松树的意思,他很小不懂事,以为自己长得高,并为自己能看到那么远而感到高兴,他叫大松树说不定也只是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如果有一天我能站在那么高的地方,看到很远很多的地方,我也会像他一样高兴的!他也很有礼貌地叫大松树‘朋友’了呀!”马上有小朋友反驳说:“他如果有礼貌,对长辈就应该称‘您’而不是‘你’。”课堂中有了小小的争论,我没有去打断学生,给了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新课程理念倡导生生平等对话,师生平等对话,师、生、教材平等对话,“平等”的观念如春风细雨,浸润了师生的心灵。

个性化阅读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的激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尤其是在还没有完全理解、领会其实质的情况下,其功效恐怕只能是“有效但有限”了。“个性化阅读”也一样,我们在为它一路唱赞歌的同时,也应该对它进行一些冷思考。总之,一切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获得成长为准绳,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价值取向为前提,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根本,在阅读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