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回首中国地域建筑发展历程,从“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到“民族形式”,从“夺回

古都风貌”到“新中式风格”,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形式语言的符号化、标签化趋势明

显。那么地域性建筑如何才能摆脱形式、符号的任意性危险。本文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

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来表达“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

关键词:地域性设计起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地域性与地域主义

地域性建筑的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地域性理论的发展也历经一轮又一轮,最

终形成内容丰富的地域主义与多种理论分支,如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新乡土主义等

等。可“地域性”作为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之一,本与主义无关。当“地域”成为主义,

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便被普遍、抽象的集体叙事绑架,也就成了已有范式的重复、或者对某一

地区的普遍表达方式。

所以,本文立场试图摆脱主义的束缚,避免风格、流派、手法的辨析,试图让地域性

设计更加“接地气”,从回应地域的现实问题入手,探讨地域性建筑以何为设计起点与所在

的地域发生紧密的锚固关系,从而表达出“此时此地”的原生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

2定义起点的探讨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探讨中国建筑本土表达的道路上,有过很多思辨的探讨。其中,

张路峰先生在《建筑的“中国性”》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现实是独特的,现实中的问题是独

特的,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智慧认真处理现实,答案就一定是独特的。也许只有放下“中国

性”,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中国性”。

其实,我们可以将所谓“中国性”理解为地域范围放大至全中国的“地域性”,中国的

建筑如何表达“中国性”与建筑如何表达在中国的“地域性”也就好似同一个命题。那么,

从独特的现实中寻找独特的答案,也就成为同样的出路。

崔恺在阐释本土设计的时候说道:“建筑应该是属于那片土地而不是属于自已,这里的

土地既是自然的土地,也是人文的土地。建筑离不开土地,特定的土地产生特定的建筑。”

这就要求建筑需要与脚下特定的土地发生深层次的对话,从土地中收集信息、寻找代

码,发现并强化场地原生要素的特殊性,通过回应这些特殊性,将建筑与“此地”紧密的锚

固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此在特质。而在回应特殊性问题之前,对问题的定义显得尤为关

键,以此为起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以新加坡为例。

新加坡1965年建国,从荒岛到殖民地再到国家的独立,这个年轻的多民族国家迫切地

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年轻的新加坡人民怀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理想,请来丹下建三、

贝聿铭等多位国际大师,建造了很多现代主义国际式的高楼大厦。可最终,这些国际化的天

际线并没有带给新加坡人真正的本土文化认同,甚至还不及一座虚构而来的鱼尾狮所能提供

的精神象征。

随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人的反思,他们逐渐发现文化多元的新加坡核心的问题是自然

的问题,“新加坡性”的建筑应当是回应热带气候现状的建筑。那么,当这个源自土地的特

殊性问题定义清楚以后,设计的起点便找到了,大量的解决遮阳、通风、避雨的有别于西方

的热带现代建筑应运而生,新加坡的本土文化认同也随之扎根。

如获得第十届阿卡汗建筑奖的作品No.1MoulmeinRise,以开窗方式的设计为切入点,

很好的解决了热带气候的特殊问题。该高层建筑与普通现代建筑的立面形式别无二致(图

1),但将传统的横向开窗方式改变为上下开窗(图2),巧妙的回应了热带雨季时节的多雨气

候,即解决了下雨时开窗通风的问题。这一关键的节点设计,便赋予了该建筑“新加坡性”

的此在特质。

3两个层面的思考

建筑的地域性,便是建筑的“真实性”,即真实的回应问题。客观世界中,两个层面的

“真实”制约着建筑的表达――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这个制约并非消极的限制,而是从

制约因素中寻找问题、定义问题、回答问题。将问题的回应作为设计起点,才会使建筑的地

域表达更为真实。

3.1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地域性问题包含了气候、环境、材料等多种地域性要素,这是建筑首先要

面对的问题,也是建筑差异性表现最直接的相关要素。

1以物理环境为起点

建筑所面临的物理环境包含着自然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环境,这都是制约建筑形

式的现实物质存在。自人类学会干预自然、营造栖居之地开始,便不断应对、利用着周边环

境,为自己提供适宜的生存场所,便也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穴居和巢居这样截然不同的居住

方式。因此,以这些要素为设计起点,通过对其回应,不同地域的差异性自然能够得到体现。

2以物理材料为起点

建筑是材料的诗意表达,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不同

的地方材料也造就了地域建筑千姿百态的勃勃生机。运用天然材

料,就地取材,这是不同地域建筑的最初选择。因此建筑形态在

材料上的表现上也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例如2000年汉诺威

世博会的瑞士馆(图3),彼得・卒母托利用一堆松木筑起了一个

四面通透、近乎露天的临时展厅。在这个需要表达瑞士地域特色

的建筑身上,卒母托单是用木材这一属性,结合优美的建筑语言,

极好的展现了瑞士这个林业资源极为发达的国度的性格。

3.2非物质层面

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性问题则包含了技术、人文历史、传统空间、传统形式等要素。建

筑作为人类与艺术相关的文明造物,在满足了为人遮风避雨、驱寒纳凉等基本诉求之后,自

然会被赋予更深层的内在意义,技术、历史、文化、空间等非物质层面的要素即为表现。

1以技术手段为起点

图2No.1MoulmeinRise窗户图1No.1MoulmeinRise

图3瑞士馆

技术被柯里亚称之为“对建筑起作用的第四种力量”,“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如此受

到技术的制约”。正因为技术在建筑中的特殊作用,所以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中

形成的不同技术手段,对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制约和显著的影响。从木建筑与石头

建筑的技术差异,到同样是转材质的不同砌法,无不在传递着不同的地域属性。

2以人文历史为起点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不仅是一种物化的表现,同时也具有精

神的体验,是人类文化的结果。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赋予了建筑不同的内涵,体现在建筑

的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建筑中不同的

符号、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

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因此以人文历

史为设计的起点,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

涵,也丰富了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如王澍

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图4)便从中国传

统文化出发,将传统建筑形式通过现代建

筑语言加以演绎,从精神气质上传达地域

特性。

4结语

中国传统建造哲学与西方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中国更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因此在

建造活动中提倡的是因地制宜。而现代建筑受到西方的建造传统影响而形成的习惯是“自设

周遭”,即先平整场地,找出所谓正负零的标高,再进行房屋建造。然而,对于地域性建筑

来说,笔者显然倾向于因地制宜的建造哲学。因此,再设计的过程中,什么风格、流派、手

法已不再那么重要,也并不需要什么炫目的概念来标新立异,更不需要习惯性的自设周遭,

而是应该看到周遭有情。有情之物自然值得关怀、值得尊重,将这些有情之物视为设计的起

点,无需宏大命题,用建筑的语言积极回应,这便是地域性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张路峰.建筑的“中国性”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J].时代建

筑,2011,01:30-33.

[2]李晓东.当代新加坡建筑回顾[J].世界建筑,2000,01:26-29.

[3]杨长贵.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D].中南大学,2010.

[4]刘亚哲.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图3中国美院象山校区